(十五)点拨15 在工作中,要主动与老板沟通
主动与老板沟通,一方面会促进上司对你的了解,另一方面会让上司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当机会来临时,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你了オ
李明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公司百多号人里有不少资深人士,可谓人才济济,他在这里没有特殊的优势。但是李明的工作很踏实,不仅能像其他同事那样把老板交代的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还喜欢琢磨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儿。因此经常是下班后同事走了,他还在办公室里找事做。
一天,当老板关上门经过他的门口时,看到他还在,便打了一声招呼,李明便与老板聊上了。话题转到工作上,李明谈到了广告策划、内容制作以及经营等方面的想法,其中不乏对当前广告策划工作的建议。
自然,李明引起了老板的关注,于是老板主动找李明聊工作以外的话题。虽说下属中不乏人才,可在做完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这么关心公司发展的却很少见。渐渐地,老板对李明另眼相看,觉得他会是一个得力的助手,于是任命李明做自己的助理。
李明的晋升原因在于:他不是被动地接受上司交给的任务,而是在工作中与上司更多地沟通,让上司明白自己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还可以接受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具有一种领导的潜质。
懂得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员工,总能借沟通的渠道,更快更好地领会老板的意图,把自己的好主意、好建议潜移默化地变成老板的新思想,并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所以深得老板的欢心。
在人才辈出的现代组织中,信守“沉默是金”者,无异于慢性自杀,虽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这充其量也只能让你维持现状,如果想真正地有所提高,必须主动与老板沟通。/
阿尔伯特是美国金融界的知名人士。他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内担任高职,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老板的心腹。他们教给阿尔伯特的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
话之所以如此说,就在于许多员工对老板有生疏及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会不自然起来。就是职责上的述职,也可免则免,或拜托同事代为转述,或用书写形式报告,以免受老板当面责难的难堪。长此以往,员工与老板的隔膜肯定会愈来愈深。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要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面对面的接触,才能令老板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工作才能,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
要想得到上司的赏识,做上司的“圈内人”,就需要平时多与上司交往。接触上司的渠道有许多,需要积极去创造。要想达到与上司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境界,作为下属就必须加强与上司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接触上司需要足够的勇气,举止要自然。
脱离上司,与上司接触少、缺少沟通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人:一种是恃才自傲,孤芳自赏,不愿甚至是不屑与上司接触及沟通的人;一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老实正直,害怕与上司接触会引来闲话的“老黄牛”;一种是沉迷于具体的事务,缺乏与上司接触机会的人;一种是专业水平比较低,没什么机会担当重任的人。这些人往往都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脱离上司,缺乏与上司沟通,不在上司的视线范围内,就有可能丧失担当重任的机会。丧失表现的机会,将会给自己的发展带来许多的不利。脱离上司可说是一种对自己的前程和发展不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下班之后,公司举办联欢活动,上司的兴致也很不错,加入了你们的队伍。你的一举一动立刻显得不自然起来,不一会儿,你就离开大家,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喝饮料:这样的事已有多次,不知为什么,你好像天生就有畏惧上司的毛病。午饭时在餐厅遇到上司,你不是主动打招呼,反而迅速离去。上司不在,主管找上门来,你瑟缩一旁,一概扮作不知,应付了事。这样长久下去,你和上司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甚至会产生隔膜。你给上司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动,上司也不会把升职的机会给一个不敢和自己说话、交往的人。
但是,主动与上司沟通绝不是要你去打探老板的私人生活。
有人以为,分享上司的隐私和秘密可以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事实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既然是隐私和秘密,就不希望被别人知道,上司自然不希望了解他隐私的部属留在他身边,更不用说重用了。
也许有的上司一时高兴,会把自己的秘密、隐私当作可炫耀的事迹宣扬一番,但之后一定会后悔,补救的办法只有一个:“灭口!”炒你的鱿鱼或调你到别的部门任职。所以遇到这种情形,就得假装糊涂或找个话题支开,或找个理由避开。如果你无意中听到了这些隐私,那也最好“闭紧嘴巴”,不要泄漏分毫。
除此之外,更不可主动去打听上司的隐私和秘密,这会被上司怀疑为“别有用心”。四处探听上司的秘密,像个“跳梁小丑”,上司一定会很不满。知道过多关于上司的秘密,不仅不能做上司的密友,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危险性。
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处理好同老板身边的人的关系。这有时候比处理与上司的关系还难,有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