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灵异档案全录>第66章 看门狗

历史上有很多出名的学者都研究过这吕不韦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有人说他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也有人说他是“幕后操控”秦始皇的罪人。不过大多数的人都认同前面那个看法,认为这吕不韦,就是实打实的秦始皇的亲生父亲。

因为据《史书》记载,当年这吕不韦在邯郸城内搞了一次名为“邯郸献姬”的举动。他将自己手中的一名名为赵姬的美女献给了当初的秦国的太子爷秦异人,而赵姬在入宫六月之后就产下了后来的秦始皇。这个时候秦国太子秦异人才发现这嬴政的长相和自己没有一点相像之处,他内心难受至极,但是打死也不能说,因为在重血统关系的王室,这种事传出去,自己太子的地位肯定泡汤。于是他就明察暗访,发现了这吕不韦和赵姬之间的丑闻。

另外在公元前247年,登基仅三年的秦庄襄王(异人)死,时年35岁。庄襄王死后,13岁的嬴政即位(即后来的秦始皇)。由于嬴政年龄小,吕不韦主持朝政。有意思的是,这时吕不韦不仅任丞相,还有一个称号叫“仲父”。

这就搞笑了,因为仲父这个称号究竟是谁开始叫的目前还不清楚。“仲父”既不是官名,也不是爵名,而是叔父之称,是颇具亲qíng_sè彩的称呼。最早称仲父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帮助齐桓公改革,使齐国最早称霸,成为强国。齐桓公非常尊敬、信任管仲,把齐国朝政交给管仲,尊称管仲为“仲父”。吕不韦称仲父,一是表示他与嬴政的关系不同寻常;二是表示自己也要像管仲一样处理朝政,嬴政不要干涉。

这一切的一切都似乎能够说明这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亲骨肉,而孙国辅发现的那具鬼棺里面注入得有诅咒,可以让棺中之人的后代连年不利,噩运缠身,寿命短缺等等等等。如果这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后代,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是这鬼棺里面躺着的老者,根本就不是吕不韦?

众人不解,正好此时又只能待在龟背上不能走动,所以全都开口问道。

李孟凡教授啧啧了两声,摸了摸自己的长长的胡须,然后缓缓说道:“这吕不韦成为仲父处理朝政一干就是九年。这九年之中,秦始皇也一天天的长大,势力也逐渐强悍了起来。吕不韦生怕秦始皇年龄再大一点,就会夺回自己手中的权利,所以就准备下黑手悄悄弄死秦始皇。但是问题来了,这秦始皇要是不明不白的就死了,他这个仲父也不能直接登上帝王之位,所以他就准备找了一个叫做嫪毐的男子去勾引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这嫪毐男子器官特别大,竟然可以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赵太后长期身在后宫,早就饥渴,见到这一幕自然而然的就行了苟且之事,并且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吕不韦见孩子产下,就准备动手除去秦始皇,另立这两个孩子当中的一人做皇帝,然后自己在接着做仲父。但是赵太后爱子心切,将这些偷偷告诉了秦始皇,所以秦始皇后来直接出兵杀了叛乱的嫪毐,并将其和赵太后生下的两个孩子杀死。”

李教授还没有说完,王胖子就咋胡了起来:“啥?男子器官大还能有这等好处?那胖爷我要是生在那个年代,说不定身边美女成群,比那皇帝老儿还要风光。”王胖子笑嘻嘻的挺了挺腰身,哈哈大笑道。

李孟凡闻言也是笑了一笑,然后继续说道:“后来吕不韦所做之事败露,秦始皇原本要杀他,但是赵太后求情说自己这一生都受到吕不韦的帮助,杀了他心中过意不去。所以秦始皇想来想去,终下决心,免除吕不韦所有职务,发配河南。但那吕不韦是何等人物?他被发配到河南之后,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纷纷前来问候,送来粮草,兵马武器等等。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如果你胆敢再次暗中集结兵马,我就把你发配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见信大怒,回信到:“当年你母亲就像是一只狗一样跪在我面前祈求庇护,我见她怀胎在身,就将其送给了太子。而你这条小狗如今不想着回报我,而是想着贬低我的地位,如今天高皇帝远,我不怕你。”这样一来就激怒了秦始皇,他直接派兵压境,吕不韦见大势已去,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秦始皇听闻他自杀之后,就说你骂我是小狗,我就要你永远当我的看门狗。不过后来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就没有记载了!”

“李教授,那按照你这么说来,这秦始皇和吕不韦没有一点关系了?另外,你是怎么判断这棺材当中的老者就是吕不韦的呢?”孙国辅听完讲述后也是暗暗吃惊,当下立即向李孟凡请教到。

“古文记载,这吕不韦脸长耳宽,高鼻隆起,也就是说他长了一张马脸,而这个老者也是长了一张马脸。不仅如此,你看这棺材上面的铭文,汝为狗,吾当以其安门护家千载也!意思就是说,你这只狗,我要你帮我看家护院千年。正是结合这两点,我才能断定这老者就是吕不韦。”李孟凡指着棺材侧面的几个小字说道。这些小字孙国辅之前也看见了,也能翻译出来,不过他没有想到这里面还隐藏着这么个含义。

“我说李伯伯,你扯这么多有什么意义么?有空还是赶快想想这鳖兄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吧?”王胖子见到李孟凡说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早就有点


状态提示:第66章 看门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