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天狼突击队>1270.第1270章 :强攻昌平

黎明到来前那一刻,总是天地间最黑暗的时刻。第二师在距离昌平城外五公里处所有卡车全部熄灯,由侦查部队指引道路,放慢速度向昌平靠近。

他们一夜奔袭两百多公里,围着京城绕了一个大圈,这样的奔袭速度和进攻方式,除了古时的蒙古骑兵办到过,小鬼子根本连听都没听说过。

蒙古骑兵在鬼子们的心里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杀戮和勇气并存,是所有追求军国主义的日本士兵的最崇高向往。他们从不会把蒙古骑兵和中国人联系在一起,因为鬼子们不相信,中国军队也能做到那样。

高东的指挥车停在了路边,此时已经可以看见昌平的轮廓。昌平城内一片寂静,鬼子们显然没有任何的准备。

“包围这里,然后进攻。告诉任珉剑,是四面合围。小小的昌平,不要放走一个鬼子!”高东冷冷的下令。

车队缓缓的在大路上分开,随后绕着昌平陈行驶。没过多久,昌平城已经彻底被包围。车队开始向着昌平缓缓包围过去,直到此时,城里的鬼子都没有发现半点的端倪。

死亡之刀已经缓缓的向着鬼子们的脑袋上砍去,而此时昌平的城头上,大部分的鬼子居然还在打瞌睡。

距离天亮只有不到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段也是人最容易瞌睡的时候。等第二师的车队已经距离昌平一公里左右时,城头上才有鬼子猛然惊醒。

“喂喂喂,别睡了,都别睡了,你们听.......”那名被惊醒的鬼子是个中尉,他立即一脚一个踹向他的部下,随后脸色煞白的听着城外的动静。

随后,城头上执勤的所有鬼子都惊醒。他们闭上嘴,沉默的听着四周的动静。

空气里传来了轰鸣之声,并且轰鸣之声越来越近。如同是一团闷雷正从不远处缓缓的向昌平逼近,在那闷雷到来之时,必将是狂风暴雨席卷之时。

“是,是,是......应该是汽车.....”一名鬼子脸色已经无比的苍白,他不是听出了声音的来源,而是他已经看清了黑夜里渐渐露出的汽车轮廓。

“支那人,支那人.......是支那人的部队来了!”之前那名最先发现异常的鬼子中尉突然大声吼了起来:“拉警报,支那人来......”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发炮弹已经轰在了他所站的城墙上,直接将他整个人轰飞,也省去了鬼子拉响警报。

紧接着,更多的炮弹呼啸着从城外砸向城头。命中的精度都非常的高,几乎是每一发都落在了昌平的城头上。

城外,第二师的车队还在继续前进。但在车队后,第二师的迫击炮几乎全部拉开,近距离对准昌平城头的鬼子猛轰。

迫击炮是可以掌握命中率的,如果使用大口径的火炮,很容易对城内的平民造成误伤。想要出其不意的让鬼子死伤惨重又不伤及城内的百姓,迫击炮是最好的选择。

轰轰轰.......昌平城头四面开花。城内的日军被彻底的惊动了,所有还在睡梦中的鬼子直接从床上跳起,也不用他们的长官指挥,直接朝城头飞奔而去。

可他们刚冲上城头,不是被落下的迫击炮弹给炸死,就是被已经靠近城下的机枪给扫死。城头上的鬼子顿时死伤惨重,到处都是尸体,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不准后退,全部给我上去,快......”一个鬼子大佐从城里跑了过来,跟着他的还有一个中队。显然他是昌平城的日军司令官,看着城上的鬼子被炮火轰了下来,立即开枪示警,不准一个鬼子后退。

“你们是大日本皇军的勇士,就是死也要死在城上!”鬼子大佐扯着嗓子大吼:“要是撤下来,等会儿城被攻破了,你们还是要死!全都给我滚回去,用你们手里的枪,狠狠的打支那人!”

跟在大佐身后的那个中队立即架起了机枪,那架势摆明了就是谁敢退下来就立即毙了谁。

鬼子们无奈,只得哇哇大叫着重新冲上城去,和已经逼近城下的解放军展开生死激斗。

远处,高东和胡兴汉在两公里外看着正在交战的双方。高东一直在用夜视望远镜查看着交火的动向,此时缓缓的方向了望远镜。

“昌平城里肯定有炮火,鬼子之所以没有用,是因为我们进攻的太突然了。等会儿他们反应过来,肯定是要用炮火猛轰我们的部队的。”高东对胡兴汉说道。

“我觉得也是,昌平可是京城的门户啊,这里的驻军就是再少,准备个几十门火炮应该是不会少的吧!”胡兴汉点头同意。

高东说道:“我们进攻的强度仍然不是很大,昌平这么小,第二师压上去应该是压倒性的进攻。要是还这样更鬼子拖延下去,等会儿鬼子用火炮和我们拼命,第二师的死伤肯定很大!”

“那怎么办?要我亲自带队上吗?”胡兴汉急忙问道,他明白高东这句话的重要性。

“不用!”高东摇摇头,然后转身对跟随的传令军官道:“立即去通知任珉剑,让他组织敢死队,然后把卡车靠在昌平的城下。让敢死队先上城,抢占阵地!”

“是!”传令军官转身就要走。

“慢着!”高东大吼:“告诉任珉剑,他只有两个小时。小小的昌平要是两个小时后还攻不下,我处分他!”

“是!”传令军官吼声如雷,立即飞奔而去。

片刻后,正在指挥战斗的任珉剑便收到了高东的命令。

他抬头看着并不太高的昌平城墙,冲着副官大吼:“叫警卫连的都给


状态提示:1270.第1270章 :强攻昌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