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按照方士掐算好的吉日吉时,城外双马镇大渡头那家名为“四季常青”的饭肆开张了,果然是看准商机又找得好堂口,第一天生意便十分红火,到贩字另忱绰缫锊痪,一拔去了一拔来,厨房里甘妈妈领着两个厨子挥汗如雨,炒菜剁肉声不绝于耳,大灶下柴火不停,雪白喷香的馒头和米饭一笼笼一锅锅抬出来,香气溢出店铺,勾得路过走过的人都忍不住要往店里蹭,两个跑堂的脚不沾地,就连后院临时雇来洗碗洗菜的三个婆娘也直嚷嚷,说是忙不过来了,腰都要断了……郭掌柜站柜台里收钱,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以前在别的饭庄做掌柜,没见过生意这般好的。
林谨知坐在柜台后小间里隔着竹帘往外瞧看,也是乐坏了:还是六妹妹有心计啊,这生意若能天天都这样红火,那就太好啦!
双马镇上不止一个渡头,大渡头是最先砌建的,规模也最大,往这儿靠拢的船只很多,岸上往来的人更多,林雅青针对这个情况制定的经营方式十分有效,她弄了个促销手段——在指定时辰里进店吃饭的食客,可以免费享用豆汁和薄粥,就凭这一点吸引了大批食客,等他们再看过、尝过、吃过本店饭食小菜,林雅青相信,回头客那是妥妥的!
双马镇距离京城仅十几里,自东城门延伸而来的官道打此过,一条宽阔清江水将镇子分为东西两个集市,南下北上走水路的,都得经过此镇,因而双马镇对于京城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存在,通常遇着大事,这个镇子都由军队来镇守巡防,眼下便是如此,灾害之年,流民四处流窜,也来到了京城地界,只是天子之都岂容惊扰?京营早做好防范,布置兵力在城外巡逻,城墙二十里以内不准出现流民,双马镇自然也没有流民的影迹。
林家的“四季常青”饭肆,就安安然然地运营起来了。
又过几天,京城内西城区荣兴大街,一家名为“福香斋”的点心铺开张。
林雅青领着二房两个姨娘和几个堂姐妹在小作坊里做出点心,先让家里人品尝过,个个都夸赞,说比那些名气极盛的酒店和点心铺做的还要好,林源济一高兴,亲自赐名“福香斋”,林雅青虽觉得这店名不合自己的意,但是长者所赐,只好用着了。
福香斋门店暂时由梁嬷嬷看管,梁嬷嬷倒是挺乐意,可以边卖糕点边看大街上的热闹风景,林老太太纵使不太高兴,想想如果不放梁嬷嬷去,难不成要让家里的媳妇姑娘们当街去卖货?便拉长着脸,什么话也不说了。
甘妈妈每天辰时过后去城外的饭肆,酉时末刻回到城里林宅,她原本就是个勤快闲不住的,现在有了小酒坊,更是一刻也不肯闲着,只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光都埋头在酒坊里,做她喜欢做的事。
忽一日,酒坊里飘散出甘醇浓郁的酒香,渐渐溢满整个文杏巷,墙外路过的人无不啧啧夸赞,好酒的人更是站在小侧院边,陶醉地闻着那甜美酒香,久久不愿离开。
俗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宝碗里倒出来的全是优质粮食,加上甘妈妈的祖传酿制秘方,甘泉酒品质上佳不容质疑,都不用跑出去找销路,自有人上门来洽谈买酒事宜。
这些林雅青就不管了,反正林慎知根据她的意思拟写有甘泉酒销售计划书,就由林谨知和林慎知自去商量怎么料理。
她现在要把林家几个小姐妹培训成糕点师,脑子里考虑粮食后续和店铺运营中该注意到的问题,时不时还被长辈喊去问话,挺忙的。
福香斋的点心如意料中那般,卖得很好,开张三天就有人到店铺里询问可不可以定做点心,数量不少,想用做办酒宴的还礼,梁嬷嬷忙回家来问,林雅青一口应承下来。
林家的姑娘自小严格教养,琴棋书画要学,女红针线也要学,十三四岁开始学习管理家务事,茶艺烹饪都要懂些,林雅兰、林雅青、林雅晴同年,都是十五岁,林雅青会做点心吃食,林雅兰、林雅晴自然也会,林雅青技高一筹,手艺娴熟并能做出多种精致美味令人垂涎的点心,林雅兰、林雅晴只能望之项背,却没有人感到意外和怀疑,因为林雅青十二岁起就开始单独教养,她的先生是有钱也请不到的名师,教导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未来王妃的教养,岂是别的姑娘能及?因而林雅青不用做太多解释,名正言顺地将她前世吃到的美味糕点制作出来,并手把手教导大家一起做。
林雅佳年纪小些,幸而她对制作点心兴趣浓厚,二房的两位姨娘也是手脚灵活挺能干的,加上朱氏、钟氏、庞氏闲空了也来帮忙,这么多人,制作一批点心完全没问题。
两天后,梁嬷嬷将四十两银子拿了回来,加上定金十两,一共五十两银。
要是放在过去,林家这些太太小姐们谁手里没有个几十两银垫箱子?五十两银还真不会往心里去,可现在,这五十两却是她们用两天一夜的紧张劳作换来,每个人都忍不住凑上来摸了一下,感觉这银子怎么那么的亲切可爱。
林雅青也不将这银子交到林慎知那里入帐,直接平均分给家里的女人们,不分尊卑长幼,只要是女人就有份。
女人需要的体己小物件很多,有点银子傍身,也可以从容些。
不知不觉,八月十五就快到了。
可以开始筹备做月饼,有些馅料得提前买回来腌制,甘妈妈如今忙得脚不沾地,林雅青不能再给她增加负担,目前家里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