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重生的红小鬼>三六六章 鼎之轻重

燕大的大一学生赵雅苑问周朝的春秋鼎盛,为什么突然就进入了战国?历史上是没有什么记录这个转变过程的,所以解释的也各异。

强霖说:“不断积累的。诸侯和诸王们,传了几代,就被家臣给篡位了。这些家臣只是看到当王公的好处,却看不到坏处。诸侯们的教育,他们没有受到。

“下愚而上位!就对毫无实力的大周朝,没有崇敬之心了。”

赵雅苑说:“奥,你这个解释是合理的。孔子就是想办法教育这些诸侯,但是他抑制不了这些家臣的上位。”

刘子丹说:“大周朝无能,国鼎松动。大家都要试试这个国鼎的轻重,不就是战国时代来临的原因么?”

赵雅苑说:“你就是这样思考么?真的是国学加上革命的教育,让人越来越呆了。”

刘子丹说:“如果国鼎很重,大家自然不出歹心。”

赵雅苑说:“我们昨天受袭击,就是因为我们的警卫不重,没有重兵么?”

刘子丹说:“当然。如果我们有一个营,自然就无人敢于试试。”

赵雅苑摇头说:“你的意思是,每个重要人物都要有一个营的兵力?真是无法救药了。”

刘子丹说:“那也不至于。关键看是否有仇人。”

赵雅苑说:“什么是仇人?难道做好事就没有仇人么?真正有仇人的,都是做好事的人。得罪了别人,妨碍他们的利益。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刘子丹不敢再分辨,因为这涉及到强霖的仇家是谁,还有强霖的德行问题。

强霖说:“我认为还是孔子的德治问题。你不能完全说,武力不足才是国鼎失重的原因。因为国土分封制度,是世界通行的一种制度。大家都靠这个稳定天下。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短命的了。”

刘子丹说:“那就是德了。难道左转说的‘问鼎中原’还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文章?因为里面的意思是鼎之轻重,在德不在武力。这就弄不清楚了,西方哲学重要,还是中国哲学重要。”

赵雅苑说:“强令庸没有说什么是德。而是说,下人们没有受到教育而篡夺了王位,不恭敬天子了。为这件事,大清的粉丝王国维愤懑而自杀。”

刘子丹弄不清楚赵雅苑的跳跃思维。

赵雅苑说:“你不知道意识流么?就是人的意识总是自己独立在运转,并不是理智能够完全控制的。”

强霖制止了赵雅苑的意识流状态。左娜也拦住了赵雅苑。左娜现在不怎么说话了,她只是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

强霖说:“问鼎中原的故事,是说服楚王的。所以楚王没有夺鼎。如果我说给你听,你能停止夺鼎么?你的犹豫,就说明你知道一些教育。但是陈胜、吴广是不用犹豫的。他们认为,做王侯将相,是轮流的,谁都做得。他们的问题是:难道还分什么优良品种么?你说说王侯将相,应该是什么品种?”

一直没有说话的显屿,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辩论。

熙洽等人满族贵族出身的绅士,虽然也受过日本的军事教育。但仍然是生活优越,家族的思考教育很完善。他独立领着几个下台的满族军官,考察黄河。现在也凑过来,听他们的高谈阔论。

刘子丹还是有些不满这个回答:“难道上下尊卑就是真理么?这套上下尊卑也没有保住天下安宁。”

强霖摇摇头,没有说话。儒家的解释,真的是功利心十足,比革命党的学者都是一个路子,就是领袖的神话,祖宗理论是碰不得。

晋军上校杨维垣也是私塾出身上军校的军官,他奇怪道:“强老弟你认为怎么才能跳出这个封建体系的循环?”

强霖说:“就山西和陕西这个汉族的起源地来所,先学会诚信先。”

杨维垣说:“我们这里就是讲忠孝节义,应该是诚信在先啊。”

强霖说:“你们这里,风陵渡和蒲州,黄河北岸,属于属于春秋时期的虞国。河对过的潼关是虢(音:郭)国,也就是“郭”国的老姓之国。“假道伐虢”,就是目前黄河北段,太原故地的晋国,借风陵渡虞国的路,去讨伐对面的虢(郭)国。你应该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杨维垣说:“这是三十六计中的,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课程。”

强霖问:“你们学习了什么?”

杨维垣说:“计谋,和反计谋。随你怎么用吧。”

强霖说:“是失去诚信的问题,但你们确还在学习这些古老的计谋。虞国和晋国是同宗,显然这一条什么东西都保障不了。虢国与晋国的关系还要近。后人说虞国拿晋国的好处,同意他们讨伐虢国。这都不是要点,要点是你不能趁机灭了虞国。不合条约精神,是骗子。”

看大家不服气,强霖接着说:

“后来重耳当晋国的国王,就有了与楚国‘退避三舍’的故事。因为他逃难楚国时候说过,一旦与楚国开展,要退避三舍,以报楚国收留的恩情。你们联系起来看,是否就找出其中的道理了呢?”

杨维垣说:“在军事上,这些道德条条有些儿戏了。”

强霖说:“是的。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孙子兵法的军国大事,为将之道,在乎智、信、仁、勇、严而已。孙子讲,对付仁者,可以用下三滥的计谋辱之,用民众去拖累他。对付信者,可以用假投降的计谋去骗他。我们一边打白旗,一边开炮,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等等,无所不用其极。不过孙子是反战的,


状态提示:三六六章 鼎之轻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