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已打开,正在关闭锂电池供能。”
“高感光镜头正在探出,雷达船询问指挥官,请求提供侦测范围及坐标。”
“这里是阿库拉,方案一已传送。”
“我是秦风,卫星先自检周围环境,确认当前轨道是否安全。”
“雷达船收到,正在打开姿态调整喷口,随时准备变更轨道。”
……
短暂而又令人心悸的沉默,眼下显示屏上显示的全是一串串让人看了眼胀的数据,侦测蜻蜓飞不了那么高,而摄像头只是预先挂载在了火箭箭体上,并不可能加在卫星上来占用宝贵的载荷。因此潜艇内的众人等于是眼前一抹黑,只有雷达船里的技术专员们能从那不断更新的数据中读懂卫星此刻的情况。
但终究没有画面来的直观简便。
站的越高,望的越远,这句话仅仅适用在卫星对地和对太空的两个面观测上,而对于它的两侧,那就跟站在海平面上的人一样,看似能望很远,实则距离有限。
秦风便是寄希望在这有限的距离内,卫星看不到一只异虫。相对应的,虫群也不知道这么一个小不点般的人造物来到了广袤无垠的太空,从而能获得宝贵的窗口时间来让卫星对这颗星球做一次大面积的体检。
如果卫星一头扎入了虫群在近地轨道上的聚落,那么这么久的时间和努力都将像打个水漂一样,溅起几朵不大不小的水花便再无声息。
“高感光镜头探出的方向正对着太阳,暂停开启,等待卫星自然偏移。”
“明白!当前姿态变化率0.05度/秒。”
当姿态角在几个呼吸之间达到0.4度的时候,炽热而灼眼的太阳光总算不再正对着精密的镜头,与此同时,地面显示屏上的数据在一瞬间退去,明亮的光芒开始从屏幕向外散射出来。
巨大而又带着半透明薄膜的弧形体几乎占据了屏幕三分之一的内容,在它的右侧,是一片广阔的虚无,光线有些过于明亮,待在潜艇内的人们一时难以适应。
很快人们就能分辨的出来那个巨大的弧形体便是众人身处的广袤大地,地球的外表仿佛镀上了一层光辉,与人们记忆中从小在电视上看到的蔚蓝色球体,仅从色泽上来说,相去甚远。
人的肉眼需要调节适应的过程,但机器不会,主系统已经遵照最初拟定好的顺序迅速的分析镜头划过的每一毫米,而每一毫米都对应着71400平方米的面积,约等于10个足球场的大小。
“没有异虫!”
不知道屏住呼吸等待了多久,一声惊呼突兀的在雷达船上响起,很快的,潜艇与万里之遥的水上遥感中心交换起对这一现象的意见。
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雷达船在向最高指挥官汇报技术员们的分析结果。
“coos-2437号眼睛卫星感光元件并不存在问题,我们可以确定,它刚刚以及现在正在传输的影像的真实性。宇宙背景的波长也符合真实宇宙波长的既往规律。”
秦风的个人电脑上投影出了一个身着笔挺制服,戴着软式海军军帽的中年军官的上半截身躯。后者正在竭力消除指挥官对于太空影像是否受到干扰,乃至被电磁入侵而看到虚假太空影像的疑虑。
中年军官继续说道,“您的卫星可以确信是处于一片虫群势力的真空地带,按照我们对地球半径加上大气层厚度的计算结果,虫群不可能围绕着整颗地球外层空间布满它们的军队,如果它们真有那么多的数量,那么光是降临的那一天就能将全球的陆地、海洋都覆盖上2-3层厚了。因此,最高指挥官阁下,我们确信您的卫星是幸运的。”
对于这一算是期盼已久的结果,秦风并没有太过纠结,几乎是在军官话音刚落的时候,他即下令将镜头对准地球。
与此同时,卫星上的遥感监测系统也一并开始了运转,大半个亚洲的轮廓在屏幕上逐渐的清晰起来。
雷达船上,一边有人负责对地面情况的测定,另一边也有人利用卫星系统上装载的其他仪器开展视觉之外的诸多观测活动,无需最高指挥官提醒,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刻机会的来之不易。
“大气数据收集完毕。”
“微波辐射计已获得海面风和盐度的数据。”
“热红外和微波未能穿透海面,正切换为可见光遥感。”
紧密有序的氛围始终徘徊在雷达船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其结果甚至要比战场上打生打死的刀光剑影更加的具有决定性。
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卫星能够长久的运转下去,几乎每一个人都做好了下一秒信号中断的心理准备。
“磁力卫星已上线,指挥官。”
“好样的!”秦风重重的以拳击掌,同时吩咐道:“遇到威胁时可将引力吸口对准相应方向,强磁力不仅可用于对地,同样也可用于太空。方法别太保守了。”
老早之前秦风就曾思考过卫星系统的防御手段,但受限于火箭的运载能力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研发部门提交上来的方案都没能通过论证。技术壁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突破的,也因此秦风不得不将方向转到,以卫星上现有的设备来制定防御措施。
虽然很可能再绞尽脑汁定下的自卫措施在异虫的利爪下也是不堪一击,但即便是螳臂当车,秦风也要奋力一搏。
阿库拉远洋潜艇正在按照预定方案平稳而迅速的返航,按计划它将在进入深水洋的时候启动最大的推力辅助装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