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220.第1220章 首遇劲敌(三)

累计伤亡损失两成左右的敌军竟然还能使战场如演练一般展开接连不断的进攻,这让新军主力部队当中的不少老兵骨干都感觉到惊异了。第二十五旅的旅长在新军中的资历并不出名,但也是当年南征北战并与后金决战的年代就曾经是一名军官骨干。当年的后金骑兵中的精锐也能在遭受两三成损失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攻势,但肯定不可能像眼前的敌军这样几乎是毫不动摇的展开行动,好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那些人似的。

被击退的翼骑兵在二百米外又迅速的展开了进攻,而投入到进攻中的翼骑兵只剩下了不到八百人。在敌军数量并不算多的时候,如果此时的中重火炮集群展开猛烈的打击,无疑又会让波兰人进攻的矛头被折断。

可是在这个时候,似乎是意识到了战局进入关键阶段的波兰其他各方向上的骑兵也展开了不计代价的进攻。预期是在针对第九暂编师两翼及中央的炮兵集群方面。

而在此时,面对敌军不计损失而娴熟的重新攻势,第二十五旅二营三连及二连一部大概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战线上,敌军的冲击又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施展开来。而二十五旅二营的官兵们也像训练场上表现的一样迅速用填装好弹药的燧发排枪展开了冲击。按照新军战斗条例,面对无防护的骑兵,只要敌军展开冲击并进入到了有效射程之内,就要迅速展开火力给予其打击。因为骑兵冲过小小铳口的有效射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新军一般步兵准备的燧发排枪早已填装好弹药的枪管完全可以应对这种局面。

同时,官兵们也坚信:不管是什么样儿的骑兵,在连珠般的火力面前展开正面冲击那绝对是找死的行为,敌军重新展开的集中兵力攻势也一定会遭受失败。

连成一片如同放大了十倍声音的暴雨一般的密集火力迅速打了出来。在略大于一个连的进攻正面上,二百名新军主力步兵在十几秒种的时间内再一次接连把剩下的三支填装好弹药的排铳弹丸全部打了出去。十几秒内发射出去的三千发弹丸至少两千发飞入敌群之中。

尽管波兰翼骑兵的马匹也是优中选优并得到主人的细心管教还经历了无数实战,几乎如同军犬一般忠诚,可在这密如雨般的火力之下还是接连不断的因为失血过多而丧失了力量并接连不断的摔倒在进攻中的道路上。

在这样的压力面前,翼骑兵整整两个冲锋在最前面的连队都被打的近忽全军覆没,三百匹马以及三百多名骑手被彻底的淹没在了后面冲上来的洪流之中。当然:板甲和护具的改善还是大大的减轻了人员落马后的伤亡率,可不论怎么说,这一次进攻在冲击过程中遭受的伤亡就至少超过一个连队的兵力了。

在这生死转瞬之间,让第二营的官兵们想象不到的是在这样猛烈的打击面前,波兰翼骑竟然在累计一半的人马被打倒在地的情况下,后续的队伍依旧展开着冲击,似乎就像自杀冲锋的敢死队员一样。

当第四个再次投入最一线交锋的翼骑兵连逐步替代了那被打崩的连队轮换到最一线的时候,翼骑兵终于逼近到了手枪能够展开压制的地方。一般来说,在同瑞典人交锋的时候翼骑兵虽然以那比步兵防阵长矛还要略长的矛为主要武器,但通常也会配备几支随身的填装好弹药的手枪做为特殊情况下的压制兵器,并会在逼近极近的距离上减慢冲击距离直到在马上同前排敌军展开肉搏。

可是新军主力部队那“坚硬蛇蛋”式的外强内弱式的特征也让翼骑兵改变了套路,在逼近到极近的距离上的时候依旧没有减速,因为对面的新军主力官兵在打光了提早填装的待发枪管之后手中只有短矛式的装备,根本在近战中够不成丝毫威胁。

第四个翼骑兵连在逼近到白兵距离上的时候已经被最后的待发枪铳打的残缺不全起来,但仍然义无返顾的冲入了第二十旅二营三连的正面阵线上。

自从新军建军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除了零散的散兵以外,很少有敌军能成规模逼近到这个距离。但对于这种威胁官兵也并不是没有准备,来不及展开炮火的队属炮兵和工兵这时也逼近到近前以爆破筒一般推杆雷伸向了前方并以火绳管拉燃了引信。虽然这些推杆雷在面临前所未有的骑兵高速冲击的时候大多不能在正确的时间点内引爆,不过因为翼骑前锋已经被打的残破不全,不能形成一面森严的矛枪,还是至少有五六十个推杆雷爆炸开来。

一般的情况下,这种爆破近战会至少让整整三排逼近到近处敌步兵或是一排敌骑彻底丧失战斗力。而新军主力部队凭借早有的准备和精良的防护却会相对无事。而接连不断的重手榴弹及随后发起的反击会将企图近战之敌彻底击溃。

可是波兰翼骑兵的铠甲却和新军主力部队一般步兵同样精良,战马也拥有坚韧的意志。炮兵和工兵们的推杆雷与重手榴弹攻势在炸掉第四个翼骑兵连的残余人马的时候,整个第二营三连的阵线也飘起了血雾。那是逼近到近战距离上第五个翼骑兵连密集的长矛在飞驰中精准的直接戳入了第三连和第二连一部分新军主力官兵的面部。

在付出了过半比例累计数百人伤亡的情况下,最后的翼骑兵力量终于达成了突破,并试探出了新军主力部队的大部近战底牌

在面对其他敌人的时候,拥有优良防护的官兵们就是被打倒在地乃至战马踩踏也不一定必损,可


状态提示:1220.第1220章 首遇劲敌(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