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474.第474章 权力基础

在起事早期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明军潜力,张海等人所率领的新军主力对于在战斗中被俘的敌军官阶层至少是杀无赦。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步改善,即便在战斗中少数被俘的敌人新军主力部队也并不是以杀为主了,因为随着拥有足够的力量,这些人即便在基层也已经并不构成多大威胁。

辽东集团即便有不少人选择逃亡或者选择继续抵抗,从宁锦一带到山东等地最终选择投降的人也有十余万人的兵力。对于这些人,张海没有以往的那种杀意,毕竟辽东军中的不少人算不上比海内的很多势力更坏,他们所掌握的军事技能或许对于传统王朝的统治者来说是个麻烦。但对于拥有强大中央武力,进而可以拥有相对更强的地方武力乃至社会控制能力的新朝政权来说却算不上值得一提的麻烦。不过张海还是打算将这些人留在京师进行一次甄别,将这其中的一些“不稳定分子”挑选出来,还可以将各省清乡作战中遇到的那些虽然对大军或新政权百依百顺,却实际上是潜在不安定分子的人找挑选出来。这些人如果直接被新朝处决,或许会在新朝政权自己内部的不少人中也产生不好的阴影,但如果这些人是在“天罚”中被解决,那负面影响就会降低到最低。同时还可以极大的强化新朝政权内在的凝聚力。自周以来,东亚民族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唯一能够真诚信仰的就是宗族。可如果有小聪明根本无法识破的法术降临,那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这些即便是刘洪涛等人也并不知情,因此不少的弟子觉得师傅对付这些人或许是过宽了,或许是过于麻烦了。

“我们需要花我们自己的钱养这十数万人半年或一年么?并且据说还要优待?几百万两银子或数百万石粮可是一笔不小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如果师傅是想要摆什么鸿门宴,那大可不必。”刘洪涛直言不讳的说道。

“我们的政权拥有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武力,而不像传统政权那样纯粹是建立在‘人心’和‘利益’构筑的沙土之上,自然无需对这些人摆什么鸿门宴。只是让那些残敌知道:对于并不算野蛮的同族之人,我们没有必要像对待异族那样杀到幼儿以绝后患。也不是丝毫不给那些人活路和出路。”张海坦然的说道。不过想到这次从水路急忙入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师,而仅仅是为了辽东军的这些马匹而来,为冬季展开的草原扫荡行动做准备而已,张海又向弟子们乃至身边的一些人询问了在京师接受这些投降过程中的物资缴获情况。

在京师城下初步的清点中,大致就有至少两万余件合格的铠甲乃至三万余匹还算能够合格的马匹。如果用做战马或者要求高一些,挑选出其中的两万匹,再加上如今队伍所能凑出的近万匹马,那就能够使整个新军主力部队拥有骑兵化的机动能力。虽然不是一人双马,战士们的马术也做不到历史上一些精锐部队那样的长途奔袭,但这种短距机动能力的意义张海已经在第三旅围歼残敌的交战过程中领会的很深。如果这种骑兵机动能力再配合上新军主力部队强大的空中热气球侦察能力和强悍战力带来的随时可以多路分兵展开行动的能力,那就能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做到以往任何传统王朝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彻底的清理整顿整个草原,使得根本不需要在部署什么边军去守边境,连公安军都不需要牵制多少兵力。

辽东军那里得到的合格铠甲虽然不算多,但是如果算上在辽东军中缴获的传统铠甲乃至队伍拥有的铠甲。那就相当于十六七万件铁甲了,这足足是一个大型帝国的家底。而这些铠甲对于如今的新军部队来说最大的意义却只不过是全面的武装用于各县的公安军,使这些公安军每个五百人左右的步兵营能拥有一百件左右的铠甲乃至相应的正规盾牌和火炮。这样在整个政权的统治力上,县一级的单位就完全不需要看某些大族的脸色行事了,再加上传统的知识分子在新朝体系下的失势,千年以来皇权难下乡,或者即便下了乡也往往会被当地势力同化的事情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观。

类似唐汉那样的“吏员社会”当然也会有其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处理不好,那么新的利益阶层带来的社会负担与危害有可能完全不压于传统的官绅,甚至要超出之。不过张海已经从当初南直隶与浙江一带的“微服私访”中想明白了很多:只要在短时期内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按照正确的方向解决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并且统治的基础并不完全建立在旧式的权力集团上,就会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之内解决传统王朝问题方面提供有效的保证。

如今新朝政权的统治体系依然很简陋,没有做为全国统治集团更为明确的大体构架,张海却并不认为这是十分急迫的事情。只要核心的力量不是建立在错误而缺乏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基础上,那么即便是一个千疮百孔矛盾重重的社会,也很容易以霹雳的手段来彻底解决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回到京师之后依然在天空中承担旗语联络的小女孩李千兰从空中传来了消息。数量足够的热气球和望远镜再加上秋季良好的气象环境使得从京师到北塘一带的海边的既时复杂通信也有了可能。

那是这一个月来南京新赶制出的一批燧发排枪已经在得到队伍回师的消息后运了过来,询问


状态提示:474.第474章 权力基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