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505.第505章 顺利战局

攻略西南的五路大军在展开进攻后的不过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内,就从各个方向上越过了越过了天险或人烟荒芜的重重山岭。北方或者江南的人们也能感觉到早春来临的时候,就逼近到了云南和四川的腹地。

明代四川是类似山东或者南直隶一般规模的大省,从广元至万县一带进入蜀地的第五旅及第六旅外加随行的公安军部队不过两万余人的兵力,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驻防的公安军队伍在不少县城依然与残敌进行鏖战,主力部队也仅仅是刚刚占据成都重庆等重要城市。

而此时的云南虽然在明时人口增长不少,全境实际人口超过了二百万,但在关内十三省当中依然属于类似于贵州一般人烟稀少的边地。全境的主要人口集中在大理,昆明等核心城市周边,这也让进攻入云南的张海等人所率领的队伍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完成了对滇地核心地带的有效控制。在完成了新一轮补给物资的备制之后就挥兵北上,从南路向在川北新军主力部队下逐渐南逃的敌军展开了交战。

队伍走在茫茫的群山之中,从亲卫连的宋子悦再到各营的弟子不知怎的,都似乎有些失落。就像是久经战场的人在突然间进入和平安逸时生活那种奇怪的感受。

“自盐山起事算来至今差不多四年的时间了,不计算并非主力部队系统内的临时征集的民壮,还有我们的各个辅助部队,队伍致今的伤亡损失大概有多少人?”张海向身边一名负责掌管勤务的小女孩问到。当年不过六七岁的孩子如今已经过了低龄儿童的年纪,认真而沉稳的回答到:“自从师傅及众弟子盐山起事以来,历经庆云,武安,三战青州,扬州,奉化,舟山,守两战南京,乃至今年以来的历次大战,如果严格的来说:我们的精锐主力部队在作战中从来没有遭到过比较严重的失败。攻无不克,战无失利;但仅仅只计算各营旅的主力部队,也有六千余人的牺牲和失踪,近两万人左右的伤亡。仅仅是今年夏天以来番阳湖,南洋,闽地夏季三场大战加上辽东的辽阳,辽西,漠西还有其他一些部队的交战就有七八千余人的伤亡,超过两千人左右的牺牲。如果包括为我军服务且登记了姓名的各路辅助武装,则有至少十几万可以确定的牺牲,这还不包括数以十万计的叛逃和失踪。不过,我们的战果也是巨大的,仅仅累计斩守杀经制之敌就多达一百一十八万,其中关内的明军约近百万。还消灭至少规模在三百万以上的各路豪强武装乃至在地方上同我们做对的人,这还不计累计规模多达百万放下武器投降的敌人。”

张海叹道:“起事以来因为我军始终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身的战斗力,并配以最为精良的资源,所以伤亡算不上重,不过也让不少人在历次作战中都感觉到了不少压力。似乎敌军拥有强大的战争潜力和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可敌军的‘数量’终归没有战胜我军的‘质量’这不仅仅是因为天帝的告戒和指导,也是因为理性和量化的思维战胜了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如今,最后的残敌早已在之前的作战中油尽灯枯,我们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也就毫不奇怪了。”

近卫旅群里也有的弟子看了看这附近的大山说道:“关外的异族我们解决了大部分。这西南诸多异族多也有不服王化者。从数年前延续至今的川贵叛局就是证明。就是在万历之时,这大山里也多有不稳。”

张海思索了片刻才回道:“西南的土族势力当然要压一压。传统王朝对于边远的很多地方想管也官不了。土司制度就是平衡了,我们新朝不吃那一套。不过对于言下来说,开国初期最首要的任务还不是这些总的来看比北方的异族老实许多的西南夷,而是完成我们对于关内汉地的控制和公安军队伍的扩军与建军训练,切实的掌握全国两千个州县的地方,重新丈量人口土地并使并使整个政权在渡过了依靠吃大户挖地浮财生活的日子后能拥有正常的税赋体系。”

对于一个追求变革和进步的政权来说,儒家或自由派们的小国寡民,联邦自治,小政府或无为而治等思想或许在某些条件下有其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但对于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东方来说却显然是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近现代化变革的要求的。要改变和进步就要有投入和投资,如果指望所谓“自然的力量”,那在落后的社会环境下其实就是放弃了追赶和改变的动力。

不过张海却深知对于如今的新朝政权来说,核心力量和统治能力还很薄弱,根本无力在建政初期就维持一个像两宋乃至新中国那样财政势力雄厚,政府涉足广泛的大政府。如今新朝政权所能够掌握的经济资源,也不过是有限的东南一带的盐税,还有依托战争建立起来的涉及规模多达几万人的“军需复合体”,包括可以转为民用来赚前的铁匠,丝布织工还有一部分饮食加工乃至医药方面的人力等,再加上有限的关税和商税乃至有限的官田,不过每年千万两左右的收入,这个规模的财政收入刚刚够维持火炬学校数年内自身的运营还有出版,都城福利,教育等方面的开支。供养最终规模需求达到百万左右公安军力量都难以做到。能够建立正常的财政机制,供养这些地方治安武力就是新朝四年,也是宣称的“三年免粮”之后第一年最主要的任务了。

当张海与石垒所率领的近卫一旅,第三旅,第七旅,第八旅整整四个旅群


状态提示:505.第505章 顺利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