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971.第971章 航空备战(三)

新军重新换装的热气球的有效载重大概三百公斤,实际上则不止此数,因为按照川西北地区热气球作战的经验。在一些有一定海拔的地方作战,热气球的实际载重会降低。因此实际上新军的热气球都是按照四百公斤上下的起飞载重来规划。在携载两名航空操作人员以及一百二十枚两近半重手榴弹之外还能够携带一些其他必要的装备。比如空投测距地标。

这空投的侧距距地标是由铁环套着的一个如降落伞一般的颜料袋,铁环的直径约一米左右;全重约二十公斤上下,只不过这颜料袋下落的速度要比寻常的“降落伞”快上不少。

在解决高空测高测距问题的时候,张海及其身边的战士们首先想到的是气压计和铁棒组成的空投测距尺。当然还有大小已知的牵引车

但是气压计只能提供一个大概高度,精度并不理想。而测距杆和测距尺从高空中落下来的时候可能歪歪斜斜,这些东西如同凭借经验的拇指测距法一样,寻常人只能满足二十分之一于高度左右的测高测距精度。而根据牵引车用三角函数来估高,则需要太多的计算量,虽然如今的航空兵热气球操作手都是选择的在文化方面最优秀的战士,实战中也不可避免的还是要猜。因为战场的实地高度往往与牵引车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后来又想到了圆柱或球状的测距标识物,但是这些东西在对抗性的实测演习中不是被摔的变了形,就是有可能被敌军所破坏掉。而为了控制这类东西的重量并保证一定的大小,又不可能做的太过坚固。最后折中的办法就是这类大饼一般摸样的颜料袋了。

当这东西落在地上的时候就会被摔个粉碎,不过其中的颜料却也会比较规则的在大地上染上一个橘红色的圆。这个一米大小左右的圆在数百米的高空中以五倍左右的望远镜看来依然并不算大,而且也做不到边缘绝对规则,但至少可以为测距提供一个依据了。

特别是在不少的航空热气球同时作战的时候,就算自己投放的航空标识并不合格,也可以借用别人的。

在完成了最初的测距标识物空投与测距之后,一枚枚二斤半左右的重手榴弹被从吊篮底部投放了下来。

投放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大概仅仅和踏张弩差不多。两名航空操作手则可以达到如寻常弓手一般大概每分钟十发左右的射速,主要是把二斤半的手榴弹从这么高的高度扔下去之后,还要完成“卡定尾线”的工作。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在接近地面的高度上空爆,空投的重手榴弹是如穿针引线一般大小的细线拉发引爆的。引线的粗细大概三分之一毫米大小,重量大概在每百米十克,五百米五十克左右。在常见的四百米到六百米相对高度的作战距离上,有二十尾线卡标物,大概每十米一个。这样以期望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配合上有效的测距可以把重手榴弹在地面十米范围左右的高度上引爆。

爆炸声开始从远处的空投靶场上不断的隐隐传来。相比海战中经常使用的火箭爆破船,这一里以外的距离上只有一斤左右黑火药威力的手榴弹的声势要小的多了。按张海的印象来估计,此时装有一斤黑火药的重手榴弹爆炸时的烟雾和声响也就和粗一点儿的大号二踢脚差不多。不要说与***相比,就是与现代的烟花爆竹中装的工业炸药相比,同等重量能有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威力就不错了。

从天空中落下的重手榴弹炸弹最初的时候并不多,爆炸声在见多了场面的张海看来也并不密集。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空连在地勤分队的通力协作下抵达目标区域上空,十六架热气球组同时进行投弹训练,那远处的爆炸声就如同时起时落的鞭炮声一般密集了。目标区域越来越多的地方也开始被烟雾所覆盖。

张海在十倍双筒望远镜在小高地上仔细的观察着处目标阵地上时不时炸起的白烟,似乎并不是很理想。

应该有大概三分之一落下的重手榴弹隐隐的弹影并没有爆炸,很可能是从数百米的高空落在地上之后巨大的冲击力使引信失灵未爆。在没有碰炸引信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还有大概四成左右的手榴弹在距离地面三四丈以上的高度上爆炸了。

也就是说在距离地面十米左右范围内爆炸的手榴弹大概只有不到三成约四分之一强的比例。在空中投弹训练进行了一阵之后从远处穿来的一些有关成绩的消息也大致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队伍第几次进行实弹训练?”张海忽然向直接负责航空队总管事宜的刘洪涛问道。

“第三次了,选拔一次试训和一次完成投弹投弹训练,现在看起来,不依赖地面突击部队的情况下,高空投弹的有效空爆精度也只能控制在这个范围了。”刘洪涛有些失望的说道。在刘洪涛主导部队训练的这些年,大规模的演练之中几乎没有过只练熟练项目等弄虚作假或半弄虚作假的事情。

其实张海也有些释然了,空投的颜料地标还是有些过小,而且也做不到真正精确。能达到20世纪简易体式光学测距仪在完全没有任何精确已知标识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个精度其实是已经算是不错的高度了。

“示意训练暂时中断吧,让突击分队布置野战地标杆之后再进行空投训练看一看。”张海下令道。

在旗语的示意下,大概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后,爆炸声就逐渐稀落下来。被从各旅中随机


状态提示:971.第971章 航空备战(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