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村长后面走出来的人是方志忠,他匆匆往外走,吆喝了一声:“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开始摆席了!”
这时,村口又驶进来一辆驴车,来到近前时,方志忠看着驴车上的人不由张大了眼,有些不敢置信地喊道:“大舅?二舅?”
“啊哟,你是老大?怎么只喊你舅,不认识舅娘啊?”一个头发略有花白的老太太端着热情的笑脸嗔了一句。
“志忠见过大舅、大舅娘,二舅、二舅娘,济世表哥!”方志忠收起心思连忙躬身作揖迎客。
方小福在院角瞧见外面的动静,不由好奇。这又哪儿冒出的亲戚?
很快,老太太同方杨氏得了信儿连忙迎了出来。方小福这才知道,这是在她记忆里没有上门来过的老太太的娘家兄长,因此大伯才叫大舅、二舅。
只是没见过老太太走亲戚,也没听大家提及过,因此她根本没印象。又或者,她只是穿越过来后宿主的记忆失去了这部分……
没多久方子健也从外面进来了,想必也是得了信儿,过来行礼的。
两个老太太的嫂子先去了新房看了新娘子,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这才被老太太和方杨氏迎到小姐妹们屋里去坐。
因为堂屋里事儿还没说完,老爷子和二爷还没得信儿,方志忠就请两位舅舅和表哥在院子里先坐,又连忙扭头想要喊人上茶。
正好姐妹们都走远了,方小福立刻接了活儿:“大伯稍待。”
结果方小福还没走远,就听见身后传来那位什么表哥王济世不悦地声音。
“志忠表弟,是不是这亲戚常年没走就不亲了啊?咱们来一趟确实不容易,可你当成邻里来招待,就在院子里让人坐,是不是有些失礼?”
“表哥误会了。”方志忠一脸尴尬,连忙作揖致歉。
解释道:“实是今儿族里也来了两位族老,正和我爹、二叔还有村长、方氏耆老在商议事情,稍等片刻就好。”
方小福听到这里无奈地撇了撇嘴,不管是族里的,还是这老舅家的,都是不醒事儿的啊……
方小福来奉茶,非常礼貌地行了礼、唤了人,奉上茶水摆了点心便退下了。她年轻,那舅爷爷和表叔也没正眼瞅她。
方小福又去给两位舅奶奶奉茶。那两位舅奶奶接过茶才看了她一眼,问老太太:“妹子,这是哪房闺女啊?都这么大了啊!”
看来是真的很久没联系过了,刚才对方志忠说的那些话也不是故意。
“这是三郎的媳妇儿,进门早,一直当闺女养着呢。”老太太便解释了一下。
“三郎?”也不知是大舅奶奶还是二舅奶奶便错愕地嘀咕了一句。
“二房刘氏的儿子,十年前娶了这个小媳妇。”老太太反应比较平淡,没有很高兴,也没有很不高兴,只是寻常礼貌上的招待。
方小福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但人家客人说到她身上了,而老太太又没发话,她到不好离开了,只好拿着托盘站在老太太身侧。
“噢!是好像听说你家当年拣了个童养媳,就是她呀?”另一个舅奶奶恍然大悟,说着还特地打量了一下方小福,“小模样还是不错啊。”
“……”方小福实在提不起精神应酬这种感觉很奇怪的亲戚,便装乖不吭声儿。
“小七儿,你去外面忙吧,一会儿堂屋那边忙完,过来说一声。”到是方杨氏注意到小丫头的不高兴了,立刻说道。
“是,大伯娘。”方小福连忙应道,又朝两位舅奶奶行了一礼,立刻离开。还听见那两个老太太在嘀咕着说她看着挺乖巧地,就是嘴还不甜,不知道喊人。
方小福差点抚额,这两老太太是耳朵不好使还是咋?她进屋就喊了“大舅奶奶、二舅奶奶请用茶”了!怎么叫不知道喊人了!
方小福总算看见方子湛他们了,兄弟几个和村里那些后生们都在张罗着摆席呢,桌椅在正院里就并列摆下了八桌,加上小侧院那边院子也能摆两桌。
堂屋里用上圆桌后,只能宽松摆上四桌。剩下的,就得往院子外面的道路上摆了。二爷那边堂屋加院子也能摆上十二桌。
再有道路上连接二爷家一路合理利用空间是可以摆上二十桌的,另一头再往东边多摆四桌,因此,第一排流水席一共能摆上五十桌。
但是第二排流水席是摆不了这么多的,有人吃得快、有人喝酒就慢,得看哪桌空下来就清理着摆新的席面。
而且,在没有多余屋子待客的情况下,两边堂屋就第一排会摆席,后面吃完就不会再摆了,得给近亲、有辈份的客人们坐。
今儿姑婆那一房人也是后面过来了的。
今儿是石家老二房嫁女,但也是姑婆娘家侄孙娶妻,因此,他们老大房就都过来做客了。不过都在二爷那边罢了。
方小福把方子湛拉到院子外面走远一点,才噘起了嘴说道:“今儿来了两批客人,都挺奇怪的。”
“两批?不就是族里来了两个族老么?听说是要大修族谱,要每个谱上的人都交一两银子算作修谱费用,多出来的就修缮祠堂。”
“另外,族里不知道从哪儿知道咱们家如今发家了,要咱们捐一万两扶持族里。”方子湛便解释起来。
“还有方山村都出了这么多举人,要咱们将廪米捐给族里救济家境贫寒的族人,说是积了功德,以后入仕,族中自会给在外做官的族人去信交代他们照顾一二。”
这才是族里的来意,并不是知道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