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全战军阀>第31章 新旧更替
他现在在南京的民军中担任文职人员。

孙大总统与次日提出辞呈,将总统之位让与袁世凯,孙禅让之举让南北免予再战,获得一致好评。但当事人心中情绪怎么能是外人知道的,如同把自己的女朋友让给了别人般,心情肯定不会好……或许是南京的一片混乱让孙文感到了自己的无力,这种政令出不了总统府的境地,也无法给孙带来掌控天下的感觉,是上不了瘾的,所以让的时候也能干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孙做出如此决定还是很让人佩服的。但孙所做出的牺牲也不过是把内战的推后了一点,当初,各省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起义方式就已经埋下了混乱的种子。再往前还得追溯到太平天国年间,清廷为了剿灭发匪,准许鼓励地方练兵,地方督抚权利大大增加。清末实际上已经有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子,只不过现在有了以前所没有的,等级落差巨大的外来威胁:列强。大家有共同的敌人,为了保命还是围在一起的好。

随着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局势也暂时安稳了下来,但南方各省手握大军的都督仍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不过也不乏有做出让步的,比如不知道怎么回事放弃地方权力进京任职的蔡锷。如果其他人都这么做,说不定还真能让国家长久稳定下来,不过是不可能的,各省都督不会乐意,西方列强也不会乐意,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华夏绝不符合各国的利益。胡志不是一个正常的人,放弃地方那就等于放弃了生命,刚结婚的胡志肯定不忍让杨翠当寡妇的,但胡志是一个正常人的话,那就更加不会放弃地方了。奢华的生活、掌控的一切的美妙、没有任何的约束,已经让胡志沉浸其中,让其放手,与笑话无异。

袁世凯当上了国家的领导人,也是目标达成,心情兴奋而又舒爽,但这种欢乐没持续多久,清廷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接过权力的同时,大量的赔款、不公平条约也一块接了过来;同盟会那边也非常恶心的搞了个内阁制,让他大总统的权利没剩多少非常不爽;南方那一坨所谓的都督也是游离在中央之外,不听号令,让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力?袁自己都不会想这样的问题,除了那个非常配合的蔡锷。于是袁大总统在能谈就谈的时候,也做着第二手准备,向国际银行团借款提上了日程,钱到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开战的时候了。

光战争准备还不够,袁在二月下旬,遵照约定,令湖北的北洋军逐步撤离,转由皖军接防,黎元洪提出了严正抗议,同盟会方面更是不乐意,但“地盘即正义”的胡志不会管这么多,令包括第三协在内的八千兵力进入湖北。胡是和北洋、同盟会这两大阵营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另一拨人,他袁某人是非常期望两者能斗上一斗。但这些扰乱措施还不够,毕竟在袁的眼中,胡的力量并不强大。

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命各省裁军,主要针对拥有大量兵力的同盟会派系。国家毕竟已经共和,作为以共和为奋斗目标的同盟会自然不能不顾共和大局,南京留守司令黄兴将原来的二十五个师裁剪去了二十个,不过那本身所谓的二十多个师也只是听起来吓人而已,大都是烂铁涂金,有千把人一个师的,少的只有几百,大量除了混吃就是为祸乡里的民军被裁汰,虽说数量是少了很多,但改编后的部队质量也算得到了提升;袁世凯也大刀阔斧的裁剪整编着,数量庞大的老式巡防营,看起来煞是骇人,但北洋本身则占着政府中央军的名义,进行着扩编,最后军队还比以前更多了,总兵力在不到一年后增加到了二十二万。

武汉方面也有六万多兵力,但和黄兴那边情况差不多,多数为战力堪忧纪律败坏的民军,虽然安徽胡志突然趁北洋撤走的空隙占领了湖北长江以北的地区,在汉阳汉口两镇驻扎了七千兵力。但本身是职业军人的黎元洪也对那些民军受够了,以中央命令为由同时也为了向袁世凯示好,狠心的裁汰,将湖北所谓的八个师精简为两个师又两个旅。

胡志则对中央的命令不管不顾,兵力继续缓慢的增长,不过袁大总统也没放在心上,皖军虽说精锐但老袁不会认为姓胡的能强过自己的北洋,再者胡的兵力现在才接近两万,和自己的北洋比起来人数实在太少,而且让姓胡的多嚣张嚣张,说不定真的能让他同盟会干起来。袁世凯可不会说“是我把安徽让给胡志的”。

三月中旬,黎元洪以“无视中央命令、破坏共和、非法占领”为由将胡志告上了国会,胡志与同盟会本身就一般的关系,顿时再次降低成差。北京政府来电要胡志给个解释,胡志只能“呵呵”了之。同盟会在国内威望颇高,全国各地顿时对胡志这种“破坏共和”的行为是骂声一片。这给胡志带来了很差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被战事拖后的(与张勋的宿州之战),即将开始的安徽“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者有近一半没来。


状态提示:第31章 新旧更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