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带着蓝绸和红罗急匆匆的往老太爷和老太太住的明和堂而来,吴三太太从她那边才走了没一会儿,齐老太太那边就来人叫她过去。
吴苏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娘家三婶跟老太太明说了没有,希望三婶还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明和堂是整个齐府正中间的上房院,齐老太爷和齐老太太住的。而他们的这个府邸,在宣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不但是雄伟,占地广,而且这个府修建的时间长,是传了几代的齐家祖宅。他们这一支是齐家最正统的一支,往上数三代,都是齐家的长房嫡子,自然是住在祖宅中。
如今的老太爷有一个弟弟,当然是已经分家出去了,二老太爷那一支也在宣城。
老太爷有三个儿子,老大齐慕华,是齐子晟的父亲,妻刘氏。老二叫齐轩华,妻张氏,膝下两儿三女。老三齐金华,妻姚氏,膝下两儿两女,最小的儿子才七岁。
老太爷和老太太年岁已高,老太太身体还有些毛病,冬夏两季都是要吃药,因此掌家的早就交给儿媳妇了。最早自然是长房的齐大太太刘氏操持中馈,齐大老爷带着妻儿女去了京城之后,掌家的就变成了齐二太太张氏。
张氏性格比较的面,办事不是那么的雷厉风行,并且也不是那么的不通情理,对待下人比较宽松,倒是落了个好名声,下人拿齐二太太对比齐大太太刘氏,觉着齐大太太实在太刻薄太厉害了些,幸好走了!
吴苏来到了明和堂,果然看到齐二太太张氏也在这边,忙上前先给倚在罗汉塌上的齐老太太行礼,齐老太太叫她起来,又去给齐二太太行礼。
齐二太太伸手拉起来她,笑着叫她坐下:“都是一家子人,不需要总这样行礼。”
老太太就道:“大孙媳妇到底是大户人家出身,知书达理,知道礼多人不怪。”
吴苏心中就是一沉,抬头笑着看老太太,老太太穿着件棕红色的锦缎褙子,头上戴着镶红宝石暗红纹祥云抹额,这抹额还是吴苏做的。吴苏看到老太太脸上神情如常,就知道老太太并不是讽刺她,心里松了口气。
经过三年的相处,家里人尤其是老太太、齐二太太这些常见面的长辈是什么性子,吴苏已经比较了解了,老太太其实是个心直口快的,说话常常是脱口而出,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层的意思,也不是说一句话叫人琢磨半天的。
老太太这样的性子,其实是家里人的福气,不管是儿媳妇还是孙媳妇全都轻松。
而齐二太太也是比较好说话的性格,因此上从进门到现在,吴苏虽然相公不在身边受了些闲话的,但是在这个家里,却并没有受多大委屈。
齐二太太拉着吴苏坐下了,看了一眼老太太,见老太太微微点头,意思是叫自己说,还是斟酌了一下,这才道:“大侄媳妇,你娘家的三太太刚刚去你那里了?”
果然是说吴三太太的事,吴苏咬着下嘴唇点了点头。
看到她这样子,齐二太太和老太太对了个眼神。齐二太太声音放轻柔了些,道:“你娘家是不是……说了什么?吴三太太在这边脸色也不太好,说想要接你回去住一段时间……”
停顿了一下,才问道:“你是不是也想回去?若是想回去……回去看看父母亲可以的,但是若住一段时间,怕是不太好。”
老太太大约觉着齐二太太的话说的有些没点到重点,便接了一句:“大孙子这几年在外面,确实也太胡闹了,等他回来了,我和你祖父自然会狠狠管教他!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些什么……”
说到了这里老太太也纳闷,还侧头闷闷的想了一会儿,又想不明白,打起精神又接着对吴苏道:“不过像他们这样年纪的孩子,年轻的时候总是会胡闹一阵子,大一点就好了。你不能为了这个想不开,大孙子其实是个好孩子,小时候淘了点,长大了常陪着我和你祖父,还知道给我捶腿。你有什么委屈,等他回来了,一股脑儿找他算账!祖母站在你这边,帮着你教训他!但是,别的心思不能有的,你已经进了我们齐家门,就要定了这颗心。”
齐二太太不安的看了老太太一眼。
吴苏低下头去,果然,吴三太太就算是没说和离两个字,但是肯定也是暗示了这个意思,老太太和齐二太太全都听明白了的。
她轻声道:“娘家三婶来是说想要接我回去,不过如今府里事情多,再过两个月又是祖母的寿辰,而且我也想着……进门也三年了,该跟着二婶学学料理家务的事情了……若是二婶不嫌我笨手笨脚的话。至于娘家那边也没什么事,如今节令多,也不是回娘家的日子……我跟娘家三婶说了,到了六月里,该回娘家的日子,我自然会回去。”
老太太和齐二太太一听就明白了,老太太脸上马上就露出了喜色,连连的点头,齐二太太也笑着点头道:“难为你这样懂事理……这就好,我也想着以后找你帮着我一块料理家务事,这不是正要和老太太说呢。”说着转头看老太太。
老太太笑着连连的点头,正要张嘴说话,从外面进来了一个婆子,笑着躬身:“老太太,前面老太爷身边的小厮传话进来,老太爷才收到了大老爷的信,说是已经动身了,还有半个来月就能到家了。”
屋里的人全都愣了一下,齐二太太奇怪的看向了老太太,老太太也惊讶的坐起身道:“不是前几天才来了信,说回来的事情还不一定呢,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