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遑论,如今环贵妃正手握凤印,代掌皇后之职。
若非开国之时祖皇帝因感念已逝元妻的襄助,曾定下过“妾不可为妻、庶次嫡三等”的话,只怕此时环贵妃已是继后。
今上是个念旧的人。
当年争储何其艰难,先皇却是个色令智昏的,满眼只有后宫中他一个个的“心尖尖”和她们的儿女,使得那时已是太子、空有身份而无皇宠的今上,硬生生给立成了一个毫无防护的活靶子。
且那些人在外头对付他不算,竟还一个劲儿往他后院里塞人,甚至就连他当时的太子妃,也是一个他敌对家族出的女儿。
抛开这个不说,太子妃也只是一个中流家族的嫡次女,才学品行通通平庸得很,便足可见当时的今上不受重视的程度。
若非长公主出嫁是在他母后先昭肃皇后仙逝之前,只怕说不准也会被以“和亲”为由嫁得远远,也许叫他一辈子都见不到--这是他曾无意偷听到先帝亲口所说,若长公主未嫁,便使去当时动乱的和藩和亲,使两地平静。
好在长公主早已嫁到了秦家,虽说秦驸马心软多情并非良人,但归根结底也是秦家嫡支的长房嫡长子,身份上却是足够了。
也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层关系,今上才彻底得到了秦家的支持,加之秦家书香人家重规矩,一向将嫡庶看得很重,故而那时的今上倒也略微放下心--哪怕秦家忽而不支持他了,好歹也不会转身去支持他的那些个狼虎兄弟们。
之后又过了几年,那时秦家嫡支唯一的一个小女儿、如今已是环贵妃的秦氏终于及笄,今上便迫不及待迎了她进门做侧妃。
后来今上成功夺得皇位登基,以种种理由将当初间接害了先昭肃皇后、又企图害他的皇子们通通贬斥或圈杀,再使宫中所有妃嫔或去为先帝守皇陵或陪葬,又好好清理了一番自己的后院,这才有功夫亲自为秦氏赐了宫殿、赐了品级、赐了封号,且那赐封的圣旨上,还写了“协理后宫”的字样。
皇后当场就瘫倒了。
可她什么也做不了,在这场争夺中,她的娘家一次一次的站出来对付她的丈夫,就连她自己,也曾背着丈夫给娘家递过好些回消息。
好在祖皇帝说过“妾不可为妻”的话,她的身份地位好歹还保得住。她想。
可惜,保得住身份保不住命。
三年后,皇后病逝。因为那时的今上实在不想再包容这个总也捻不清的皇后了--明知自己此刻已经自身难保,不好好躲在宫中装鹌鹑,还一个劲儿蹦哒着早打压宫中妃嫔,甚至因自己没有儿女而企图夺走或祸害皇子皇女们。
是可忍孰不可忍,今上忍了三年,已经忍无可忍。
于是,皇后殁了。
今上原本还算爱脸面,也不愿意做得太过,故而依旧给了皇后一个“兆献”封号,但心口的那口气却怎么也咽不下去。
恰逢此时,让他无意间瞧见了那个长得很像先成妃的、先帝第十二女--也就是后来的平旎公主--这一下子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今上当即决定,等她一长大,就立时将她嫁到和藩去。
父皇,你要嫁我皇姐,我便嫁你爱女,好歹如今和藩已平,我也不算太对不起你。
也就是今上这样的一个念头,才有了后来平旎公主远嫁和亲的事情。
就是这样,那时的今上依旧没有消气,他又下了一道旨意,大意为兆献皇后仁慈,但一生无子,为了使她在日后有后代真心祭拜,特将如今宫中全部共七位皇子均记入兆献皇后名下。
若此事是在兆献皇后活着的时候,想必她一定欣喜若狂,可如今兆献皇后已逝,这些被记入嫡谱的皇子的身份,也只能便宜了他们的母妃。
虽说得到好处的皇子共有七人,因此在这一群人之中无人突出,但区别于之后可能会有的皇子们,便是天壤之别。比如八皇子和九皇子。
而如今明争暗斗得正厉害的,则是记上嫡谱的四皇子司珏和五皇子司琅两人。
不过好在,这些和司瑁并没有太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