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综]末代帝王求生记>第93章 百越

在后世中国,每当美国大使馆每年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发吃火鸡微博时,那条微博一定会被轮上几十万,而且网友留下来的发言虽然各有不同,但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印第安人。

“百越人的战斗力并不强,之所以难对付,只是因为他们常常化整为零,躲在大山之中,山中地势险要,毒虫瘴气遍地。而我秦军将士皆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不熟地理,所以才会屡屡败退。”胡亥表情平静的说着。

身为一个前楚国人,按着大吃货国的教育系统,学习过本地本县历史、地理,自然知道自楚国以来,南方诸省诸郡都未能真正有效融入中原文化。中原王朝真正对南方诸省诸郡的开发,要到南宋被迫南迁才会重视,要到明代时曾经用来流放犯人的两湖,才会因为“两湖熟,天下足”而变成真正的鱼米之乡。

至于派大军扫荡山中丛林里的敌人,无论是兔共发家史、东北抗联、两次越战的历史都告诉胡亥,二十一世纪都解决不了的事,公元前二世纪就不用再想了,派多少人进军去都是个坑,只会像毛熊、美国打阿富汗这个著名的“帝国坟场”一样,把自己坑进去,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其他人拉进去。

“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重兵压境,只需要派出数万人,再加上足够多的犯人,告诉那些犯人,以及全天下的人——凡我大秦子民可以规定每上缴一个百越人,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婴儿的首级,可得……”胡亥想了想,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比如杀死12岁以下婴幼儿和杀死女人,奖五金,杀死12岁以上青壮年男子,奖十金。父王不是一直天下游侠儿太多而烦恼吗?此令一出,相信那些游侠儿也会因此心动,到是省了我们不少麻烦。”

“胡亥!婴儿和女人也要杀吗?”扶苏惊呼一声,这太有违他的道义。武安君白起长平坑杀四十万人,杀的也是军中壮年男子,并是这样的老弱妇孺。

“大哥,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发展。”胡亥歪着撇了一眼扶苏,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昔日春秋时代,一场战争就如儿童过家家一般,多则几万人,少则几千人,能上十万人的便算是震惊天下的超大规模战争。战争中死的人一般不多,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场游戏;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只要是有记录的会战,哪场战争少于十万人了?华夏总人口不过三千万年,可是长年竟有四百万以上的士兵,一次大战动辄斩首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且……”

胡亥忽然将脸凑到扶苏面前,冲着他露了露自己的大白牙,低声开口说道:“杀俘大哥就受不了,若是屠城呢?”

“屠……屠城?”扶苏瞳孔放大,一脸惊讶的看着胡亥放大的脸,好半天才开口说道:“古之未有,qín_shòu……不……如。”

“据王翦将军来报‘楚国治理南海之式,与周天子遥领诸侯无甚差异。甚至,比诸侯制还要松散。大多部族,其实只有徒具形式的朝贡而已。如此延续数百年,南海之地,已经是部族诸侯林立了。若再延续百年,南海诸族必将陷入野蛮纷争,沦为胡人匈奴一般的部族争斗。其时,南海必将成为华夏最为重大持久之内患。’大哥想想,蛮人会跟你说‘温良恭俭让’吗?大哥若是想不出,不妨去九原看看,若是匈奴人冲进长城,他们会干什么?”胡亥看着扶苏因为自己的话,而忽青忽白的脸,在心中微微感叹。

扶苏是个好人,这个时代的好人。虽然孔老夫人子说“这是礼乐崩坏的时代”,但是在胡亥看来,这个时代已经很守礼了,无论是宫斗朝堂斗还是战场厮杀,和后世历史一比——楚汉相争、三国乱世、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靖康之难、蒙元入中原、满族入侵中原、鸦片战争、列强分中国、抗日战争,都是那么的温情脉脉。

“一个婴儿,只要十五年,他们就能长成一个成年人,来屠杀我大秦的百姓;一个妇女,她虽然柔弱,但只要一个男人,她就能出三个、五个、或者七个未来的刽子手;一个老人,他已经老了,但是百越人和华夏人争斗这么多年,他的手中就没有染过华夏人的鲜血吗?”胡亥用诱惑的口气说着,对于扶苏这种人,胡亥知道的很清楚,那就是必须为自己的行为,笼上一层“仁义”的面纱,否则他决计接受不了。

妈蛋!劳资穿越过来,是为了当喝酸奶不舔盖的权二代,不是当扶苏的知心姐姐的。

“丛林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百越人也好、匈奴人也好,要么融入我华夏,接受我华夏文明,成为我华夏子民,要么只要死路一条。”胡亥将他用点心摆出来的,代表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即广西、广东、海南)这些地方上的点心,全部放进自己嘴里,两口咽下肚子,表情严肃的看着嬴政说道:“入我华夏者皆为我华夏人;不入华夏者,非我族类。非我族类类,其心必异,其族必灭。”

“入我华夏?胡亥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嬴政摸着胡子,表情古怪看着胡亥,只觉得心中有些疑惑说道。

小小年纪,就懂这么多东西,看来出门两年,越发成长了。

嬴政不关心胡亥一身所学是从何处学来的,只要胡亥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血脉,就当他是上天赐予给自己的又如何?胡亥大秦少公子的身份决定了他永远不会背叛大秦——纵然背叛自己,也不会背叛大


状态提示:第93章 百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