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也正在为下一步如何处理青州黄巾军而头疼。听到哨探这样说,就觉似有门路,连忙道:
“快让他过来。”
哨探领命而去,片刻之后,一名头裹黄巾的使者来到了曹操面前。
向曹操拜了一礼,使者面容愁苦地道:
“曹操啊,我们本是平民。我们之所以头裹黄巾,是因为不这样做就会饿肚子。如今天公将军已经仙逝,我们的日子又不曾改善,难以维生的日子始终未曾改变过。所以,曹操大人,我们想问问你,是想让我们活下去?还是杀了我们?”
曹操当即道:
“这不需要考虑,当然是让你们活下去!”
使者眼中一亮,似乎是看到了希望,不过还是有些不能确信地道:
“大人能够照顾到百万的我们之生计吗?”
曹操点头,道:
“那还用说!”
黄巾使者如释重负,不觉间竟已是流下泪来,向曹操再拜大礼,道:
“多谢曹操大人!这样的话,我们就没理由与您再战了。曹操大人,从今天起,青州黄巾众就是您的人民了!”
曹操也欣然地点了点头,道:
“我接纳你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人民了!”
提示:(历史概要)在黄巾起义中战力最强,转战时间最为长久的青州黄巾军,就这样被曹操所收编。而后,曹操从青州黄巾军中挑选精锐,创建为“青州兵”。作为一支特殊编制的军队,青州兵追随曹操转战南北,子继父业,世代为兵,为曹魏基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史称魏武之强,由此而始!
看完了这段信息提示,吴凡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总算把青州兵剧情顺利完成。尤其这段剧情是在自己的争取下,力谏曹操讨伐,并由自己率兵将数倍于己的敌众一一击败,因而才得以完成。这一刻,吴凡觉得自己甚至有那么点伟大的意思。
如果后世史官写到这场争战,只怕免不了要浓墨重彩地将自己描述一番吧。
想到这里,吴凡嘴角也不禁泛起了一丝微笑。
接下来,曹操便率领全部兵马踏上返回陈留的路途。吴凡环顾了一下,发现军队中除了此前从陈留带来的二万余曹军和于禁的千余人骑兵外,还有三支手持长枪的劲卒部队在后面紧紧跟随。
这三支劲卒部队就是青州兵,每支部队都是一千人,说白了就是兵引子。在这三支青州兵所在的城市,太守或君主可以对其执行补充命令。假如其中一支青州兵在战场上被敌人击败,全军覆没,一个伤兵都没有逃出,那么这支青州兵就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就算是神仙也无奈何。
于此,这三支青州兵就是当之无愧的宝贝疙瘩,战场上交给谁来率领,怎样运用,都要谨慎对待。
一路无话,曹操率众兵将于第二天傍晚时分回到陈留。在留守文武官员的迎接下进城后,曹操率领众人直接来到宫城正殿,就在宫城正殿这里,曹操命人摆上丰盛酒宴,庆祝这次征讨青州黄巾军大获全胜。
酒宴总是能让人心情振奋。这场庆功酒宴由于是曹军自起兵以来,获得的最大胜利,并且占有了濮阳城,众位文武官员的心情更是欣喜不已。
就在这片喜庆氛围中,曹操将威东将军印绶交给吴凡,并具说吴凡在此战中的英勇表现,令留守的文武官员们听得如痴如醉,说到**处,众人禁不住拍案叫绝,纷纷对吴凡投向钦佩的目光。
而我们的吴凡同学,却是对曹操这样当众夸赞自己颇不自在。本性上,吴凡是一个偏向于低调的人,不喜欢被人过多地关注;而曹操这番当众夸赞,无疑令自己在曹操部将心目中的地位陡然上升了一个档次,令自己从以前的默默无闻,立即变得引人注目。
这种短时间内自身定位的完全置换,令吴凡还真有点适应不来。所谓荣誉与压力并存的道理,吴凡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吴凡没有想到曹操这番夸赞其实是包含了两个用意。其一,就是对吴凡在此战中的卓越功绩予以肯定,这是勿庸置疑的。其二,曹操是故意提升吴凡在手下众将心目中的地位,令手下众将对吴凡形成一种“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能力不凡,并且智勇兼备,冷静审势”的印象;因为接下来,曹操要把一个重任要交给吴凡。
这场庆功酒宴欢饮到午夜终告结束。众人打着酒嗝,一步三摇,于宫城门前互相告辞后,纷纷回返家中。
吴凡回到家中后,由崔莺莺安顿睡下,直到第二天时近中午,才算醒来。
醒来后的吴凡抓紧洗漱,草草吃了些东西,便辞别崔莺莺赶往宫城。
虽然曹操昨晚酒宴结束时说过,今天并无要事,众将在下午时分赶来宫城领取军政指令便可。不过吴凡已不同于在河北袁绍手下时得过且过的心态,终于得遇赏识自己的君主,吴凡是一心要为曹老板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况且,不论是战场上奋勇杀敌,还是平时勤奋执行军政指令,都可使自己的功绩获得提升。功绩高了好处自然多多,这其实是一种互惠双赢的过程。
来到正殿的时候,除了正座上正在翻看竹简的曹操,整个正殿空无一人。让吴凡佩服的是,曹操昨晚喝了很多,比自己醉得还厉害,看此时样子已经在这里坐了有段时间了,不知是喝了多少醒酒汤才达到这种效果。
果然还是做君主累啊,尤其是做这种勤政的君主,更累。
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