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奋斗在新明朝>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中的本原
来没有公主在旁边参与的。

归德千岁固然经常在文华殿出现,但那是天子读书讲学的经筵上,并非朝政议事,她来监督天子上课而已。

可今天她出现在武英殿君臣面议的场合,就是不合常理的举动了,不过刚才没有人往这方面去想,默认了眼下是个特殊时候。

既然彭阁老公然 提了出来,糊涂是装不下去了,必须要有个明确说法。

众人确实没有什么道理替归德长公主说话。李佑大约也是有所顾忌,不敢公然挽留长公主在殿内参政。

殿内沉默半晌,金屏后传出了归德长公主的声音,“既然如此,别过母后与诸公!”

随即金屏后又有悉悉索索的响动后,恢复了寂静无声,应该是长公主已经出去了。

众人不像彭阁老这般,孜孜不倦的以阴谋论反复推测李佑。并看破了李佑与长公主之间的联系。只觉得彭阁老在这关键时刻有点小题大做。不过既然归德千岁已经主动走人了,那就没什么可说的。

下面该谈正事了…不得不说,殿中氛围很微妙。

说白了。大家进这个殿,就像两个绝顶高手各自发了压箱底大招后,仍然拿对方没办法。在不得不妥协的情况下谈交易来了,谈不拢朝政就暂时崩盘了。

殿里至少都是五品官员和资深御史,没有初入官场的小白,对此皆心知肚明。

微妙尴尬之处在于,前一刻还在高喊仁义道德、天理纲常,后一刻就开始生意买卖似的讨价还价,叫众人总是有些唏嘘。好在能站在这里的官员心理调节能力还不错,很快便适应了。

先要谈的是,把宝玺尽快收回。该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去。这东西一直在宫外搁置太不妥当了,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全都得担责。太后收回圣旨的议题,可以略微靠后慢慢谈。

又是彭阁老充分发挥了大学士的首领作用,一马当先侃侃而论,“李佥宪妄言天子宝玺,酿生宝玺离宫变故。有失人臣之道,请圣主从重处置!其余逼宫大臣,可罚俸为惩!”

殿里众人对此默然,钱太后的态度如此强硬,要解决绕不过去的宝玺问题。不牺牲李佑不行,他要光荣了。

这就是“带头大哥”的代价!在获得名满天下的巨大名气和声望时。常常也要承受被贬职的荣耀。在国朝,大规模谏议事件中,最激进的领头之人被处置仿佛成了一种潜规则。

没错,直言谏君后被贬职和廷杖一样,既是惩罚也是可标榜终生的荣誉,别的官员也都对此致敬,大明官场的心理就是这么怪异。

追其源头,大概是当年的官员们在某些情势下,既无力解救同僚,又舍不得同甘共苦、同进同退,故而渐渐的给被廷杖贬职的同僚套上一个荣耀光环进行褒扬,以此来消除理想和现实产生矛盾后的内疚,或者叫自我催眠。

动静越大,被处罚的越厉害。景和八年那次,李佑遭遇的贬谪属于非常轻得了,简直只算小儿科。依照这次的动静,和触怒圣主的程度,怎么也得贬为云南或者贵州的某个驿丞罢,运气好了能有个主簿去当。

彭阁老斜视李佑,他很清楚,这厮虽然汲汲求名,但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还知道,把李佑贬到天荒之处,即使能守着荣耀光环过日子,对李佑而言也是极大的痛苦。当然,对他来说是畅快和清静了。

彭阁老心中冷笑不已,想联合归德长公主为你打掩护?想既得到虚名又不付出代价?门都没有!

等到如今,他可算找到了绝佳机会。你李佑的大靠山丁忧去职,还敢自不量力充当大谏议的带头人,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真当他们这些仇敌是吃干饭、干瞪眼的不成?

其他众人经过细想,除了推出李佑似乎无解,实乃大势所趋。又纷纷将目光投向李佑,却见李佥宪神色平静,挺若松柏,不由得无能为力的暗叹,就让李大人求仁得仁罢!

此时,听到珠帘后钱太后言辞激烈的开始发话,“此次尔等无礼逼宫,宝玺移位,虽是科道所为,根源却在内阁与诸卿!若非重臣纵容,焉有今日之祸事?”

“说李佑有罪,那又是谁用廷推廷议纵容李佑?八月二十五日,廷议李佑殴人过错时,又是何人全无异议?”

“内阁六科对哀家置若罔闻,不分青红皂白屡屡抵触,这又是为臣之道么?尔等重臣皆有门生故旧、同窗同年,互相援引使用难道就少了?哀家用几个人偏生就用不得,这个大明究竟是谁在做主!”

彭阁老见慈圣皇太后借题发挥越说越激动,在这样下去,又没法谈条件了。趁着她停顿的空当,便劝道:“圣母息怒!臣等不过尊祖宗之法而行,绝非有意慢待。偶有过失…”

彭阁老话才说了一半,便听到钱太后喝道:“彭先生怎么会有过失!”

众人只见得珠帘乱晃,宝座上已然空空如也,钱太后又离开了。

彭阁老目瞪口呆,他并没有说出过分的话,语气也很缓和,是哪里触怒了太后?

他正反省并检查自己的发言,忽然眼前人影一晃,李佑走到他身前,对他厉声呵斥道:“彭阁老!你气走圣母,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朝纲崩裂,国家无主,就便于你在内阁大权独揽吗!”

彭阁老怒容满面道:“小儿辈休要血口喷人!闪开一边去!”

面对阁老发威,李佑丝毫不示弱,词锋更加咄咄逼人,“之前不见你彭阁老慷慨激昂,与我等共同


状态提示: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中的本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