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清弊主>第398章 微服私访(一)

胤祯昨日在府中想了一宿,越想越觉的这次机会难得,不仅可以此事为借口,整治京城的治安秩序,还能乘机提议对宗室管理进行改良,当然这得循序渐进,若能说服康熙同意,对日后的整顿旗务亦是大利,因此,他昨晚是下足了功夫。

一见成功引起康熙的关注和忧虑,他不由暗暗高兴,听闻康熙问及,他略微沉吟,便道:“宗室乃是皇室血脉的延续,与皇室休戚相关,可谓是皇室的藩屏,朝廷的柱石。然而,如今的宗室子弟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以前,宗室不过数百人,尚涌现了无数杰出的文臣武将,如今,宗室人数翻了几番,杰出之士却寥寥无几,反不如以前。这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天下太平,宗室子弟丧失了锐意进取之心,朝廷对宗室子弟不仅给予丰厚的待遇,还有优厚的特权,特别是司法特权。

司法特权原本是为保护宗室和彰显宗室的身份和地位,如今,却被他们作为为非做歹,欺压百姓、盘剥商贾的资本。

其次,八旗崇尚奢华、安于游惰,惯于逸乐之风亦正是宗室子弟引导的,儿臣窃以为,要纠正京城的奢靡之风,这源头便在宗室。”

康熙听到这里,眉头已是皱了起来,老十四难道他想拿宗室开刀不成?他特意提出宗室的司法特权,难道想在这上面整改?宗室的特权可不是轻易能动的,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得打消他这个危险的念头。

胤祯哪里知道康熙的想法,兀自接着道:“宗室既是皇室的藩屏,朝廷的柱石,便不能任其如此腐化堕落下。否则,一旦国家有事,根本就无法指望他们,所谓藩屏、柱石更是空谈。

儿臣以为,该从三方面入手扭转这种局面。一则,设立宗学,仿皇子教育制度,十八或者是二十岁以下的宗室子弟必须在宗学读书,考试不合格者,剔除出宗室,大清不能容忍废物成为皇室的藩屏和朝廷的柱石。

二则。修整宗人府的管理条例,加强对犯过宗室的处置力度。

最后,在京城开展一次全面的整治清理行动,严惩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盘剥商贾、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歪风邪气。”

一听胤祯并未直接触及宗室司法特权,康熙不由微松了口气,对于建宗学。他倒是没有意见,宗室能多出点人才。毕竟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如此一来,能极大约束宗室年轻子弟。只是,考试不合格者就剔除宗室,这是不是有点太狠了。

琢磨了一阵,康熙又隐隐有些担心起来,宗室太强,对皇室却并非是好事。前明对宗室之所以要实行强杆弱枝的政策。也不是没一点道理的,一旦遇上懦弱之君又或者是年幼之君。便有可能酿成大变,这一点,他是深有感触。

但象前明那样,养一群废物一般的宗室,却是徒耗钱粮,于朝廷于皇室无丝毫益处,这实在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这个老十四,又提出了一个两难的抉择,康熙瞥了他一眼,伸手端起茶杯,呷了几口茶,才开口问道:“前明对宗室的政策,你该知道?”

康熙担心宗室太强?胤祯闻言不由一楞,这点他倒是没想过,沉吟一阵,他才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可以通过两方面来缓解,一是加强皇权,进一步削弱八旗旗主和王公宗亲对旗下旗民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二是,宗学可以侧重于西学。”…。

加强皇权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让宗室学西学,却是大出他的意料,他不由诧异的道:“让宗室子弟学西学?”

胤祯欠身道:“回皇阿玛,这并无不妥,皇子也都有学习西学,宗室子弟自然也可以学。儿臣如今察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西学,造船、火器、炼铁炼钢,勘探测绘,修路架桥,筑堤筑坝,矿藏勘测提炼,甚至是农业都需要西学人才,但西学人才却倍感缺乏。

西学不同于国学,即便学得再好,也不会危及皇权,宗室子弟学习西学,不仅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国出力,而且还能引发带动士子对西学的兴趣。”

康熙本身对西学就甚为了解,对数学、几何,天文都下过一番苦功,也觉得老十四这提议有理,不过,转瞬间,他又皱起了眉头,西学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对朝廷而言,都是好事,唯独在火器方面的应用,让他甚为担忧。

略微思忖,他才说道:“宗室子弟学习西学,若是用于火器的制造,对以后朝廷收回封地极为不利,民间习西学之风兴起,亦同样存在这隐患,你可曾虑及这点?”

见康熙果然是对民间推广西学有顾虑,胤祯忙欠身回道:“回皇阿玛,火枪火炮以及火药的研发、制造涉及到炼钢炼铁、铸造等方面,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匠,民间根本不可能规模制造而不被发现,再有,火器目前是处于不断的研发、改良的阶段,朝廷在这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岂是民间所能相比?

儿臣窃以为,根本就无须担忧民间制造火器的问题,至于海外封国制造火器,更无须过问,只要朝廷能够与时俱进,始终处于火器研发的最前端,西洋尚且不俱,何俱封国?”

“若是不能与时俱进,那又如何?”康熙沉声问道。

胤祯毫不犹豫的道:“一旦落后,大清就要遭受欧洲强国的入侵,海外封国丧失殆尽,本土亦有可能与莫卧儿帝国一样,任人蹂躏。”

康熙沉默半晌,开口却是问道:“你欲整治


状态提示:第398章 微服私访(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