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855美国大亨>第六百一十七章,防空战

老实说,飞艇空袭的效率并不高,至少是在使用常规的炸弹的前提下,它的效率很成问题。..飞艇的速度有限,一次行动,光飞行时间就要花掉十多个小时,而即使用了大力丸,飞行员也不可能坚持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所以很多岗位上都要配上副职,好轮流休息。而且飞艇的飞行准备,任务结束后的检修都相当的花时间花钱。更重要的是,飞艇本身就非常昂贵。

长达一百多米的齐柏林飞艇,需要用上大量的铝材,托起它的氢气也不便宜。然而,它能携带的炸弹的数量却相当有限,加上英国人在各个城市都开始部署了一些急就章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其实就是用普通的加农炮和机枪改成的)。这些防空火力多飞艇的威胁其实很有限,防空炮的射速太低,而且射高也很有限,至于高射机枪,有效的射高更是连一千米都没有。飞艇只要飞高一点,就能无视它们。不过它们的存在也使得飞艇必须飞高一些,而这就意味着载弹量的下降,以及轰炸精度的下降。也就使得一次行动,能够给英国人带来的损失的减小。

不过,德国人还是坚持着只要天气好,就每天派几架飞艇去英国的城市打个转,胡乱的扔点炸弹。虽然依照计算,同样数量的帝国马克用在飞艇上杀人的效率远远要低于大炮,也就是说,如果德国人放弃这些飞艇,把生产它们,以及维持它们的轰炸行动的钱都换成大炮,打死的敌人会更多,但是,德国人觉得账不能这样算,因为德国的飞艇袭击,英国人同样被迫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国内的防空,而这个投资要比德国人在飞艇上的投资更大,如果德国人放弃了飞艇攻击,那英国人也完全可以把那些布置在各个城市的高射炮什么的重新变回加农炮,然后送到法国前线,打死更多的德国人。

这就像在另一个时空的二战中,美国英国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在43-44年达到高峰,但同样是在这两年,德国的军工生产也达到了高峰,以至于很多人因此,对战略轰炸的效果产生怀疑。但是如果考虑到,德国人为了对抗美英的战略轰炸,不得不将航空兵的主力用于国内的防御,而不能用于关键的战场,考虑到德国人生产的大口径火炮中很大一部分都必须是价格昂贵,生产消耗资源和时间都明显超过一般火炮的高射炮,而且这些东西同样不得不留在后方,而不能投入前线,战略轰炸的意义就绝对不容,43-44年德国生产的大口径火炮的数量比苏联多出了三分之一,生产的大口径火炮的炮弹更是远超过苏联,但是,在东线的战场上,苏联人却在炮兵火力方面占有几乎压倒性的优势,因为德国人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其中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是高射炮,它们都要留在后方保护城市。

如今的英国也是一样,仅仅是为了保卫伦敦,英国佬就不得不在伦敦布置了数以百计的高射炮。所以,虽然单独看飞艇轰炸,效率的确非常低,但是它能让英国人做出效率更低的事情来,这就值得去做。

……

即使是世界大战,雇佣兵也能找到一席之地。比如说如今英国从北美航空订购了大量的海风式战斗机,但是英国人立刻就发现,他们缺乏足够的飞行人员。战前英国人在飞机方面花的功夫并不多,事实上,出了麦克唐纳,大家对飞机的重视程度都相当有限。所以,英国没有多少正儿八经的受过训练的飞行员。

一开始英国人打算临时挑选一些志愿者试试,最后的结果表明,让那些家伙直接开飞机,简直就是在搞谋杀。虽然双翼的海风战斗机的操控性其实相当好,低速性能也是顶呱呱的,起降也相当简单,有个足球场就够了,而英国多的就是足球场。但是,这东西毕竟是飞机,不是新手随便就能用的。于是英国人不得不又超北美航空购买了一批双座的教练机,并且从黑水雇佣了一批飞行员来执行防空以及培训新飞行员的任务。

贝尔曼就是这样的一位雇佣兵飞行员。依照他们和英国人的合同,除了固定的工资之外,如果他能击落一艘德国飞艇的话,英国人还将支付给他整整一百英镑,而且直接用黄金支付。这可是笔不小的钱,所以如今贝尔曼几乎每天都在盼望着德国人赶紧过来送钱。

然而天不从人愿,这几天的天气都不太好,所以,德国人也一直没有来。前天天气好转了之后,英国人布置在英吉利海峡岸边的观察哨也发现了来袭的德国飞艇,然而,这些该死的德国佬却没有来伦敦,而是去了伯明翰。英国人还没来得及在伯明翰部署战斗机,那里就连高射机枪都不多。所以,那一百英镑还是没能落到贝尔曼手里。

不过贝尔曼没有灰心,他知道,即使是从政治上考虑,德国人也回来轰炸伦敦的。他需要的只是静静地等待。

这个时候,休息室里的电铃声突然猛烈的响了起来。贝尔曼赶紧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将喝了一半的红茶人在茶几上,顺手抓起飞行服,一边往身上穿,一边朝着飞机跑过去。

这个时候,机械师已经将飞机转备好了,爬进座舱,贝尔曼将头盔戴好,风镜拉下来护住眼睛——那个时候的飞机还都是敞篷的货色,没有这个,风会吹得眼睛睁不开的。

螺旋桨越转越快,贝尔曼看了一眼转速表,松开了刹车,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不一会儿,就飞上了天空。而在他身后,又有好几架飞机陆续起飞了。

这个时代的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七章,防空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