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两人迤逦来到一座镇子之上。
小镇城门处设有关卡,有士兵吆喝盘查,城墙之上也安插了不少士兵,手执兵器,来往巡逻。二人心中都禁不住纳闷:“为何小小一镇,竟有兵士盘查?”
幸的是盘查得甚是轻松,既不搜身,也不仔细打量模样,想是装模作样一番。入得镇来,但见人烟稠密,又听得人声鼎沸,一片繁华气象。
青衫人又叮嘱许问书道:“市集之上人多眼杂,你当心跟着我,否则去不了鄂州,可别怪我。”
许问书听他说去鄂州,心情舒畅,暗想:“这青衫人可真邪门,我说要去鄂州,他一直惦在心里,带我来这里,原来也是为了我。”忙紧紧跟着他的身影。
青衫人叮嘱之后,径直找了一家饭店,走了进去。许问书闻得饭菜之香,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暗中又赞叹青衫人想得周全。
店中伙计见有人来,上前陪笑着招呼,两人择了靠西首的一张空桌子坐下,青衫人除下头上斗笠,问道:“许家兄弟,你要吃些什么?”
许问书听他口气温和,这才敢抬起头来,正眼视他。
这一看之下,却是险些惊叹出来。但见青衫人面如冠玉,唇似涂脂,满脸风霜之色,双目如潭,正看着自己。
他与这青衫人相处了有半日光景,心存畏惧,一直都是侧目而视,实不想他竟然是一位翩翩的温克公子,当即呆呆说不出话来。
青衫人微微一笑,问道:“怎地了,许兄弟?”许问书这才回过神来,说道:“小子向来不挑剔,囫囵着能填饱肚子便是。”
青衫人道:“也好。”唤伙计过来,要了两碗青菜肉丝面。
不消片刻,伙计将面送将上来。许问书方才低头吃了两口,便听得门外传来“得得得”的马蹄之声。蹄声越来越近,不多时候,人马嘶喧更甚,许问书好奇之心大起,将筷子放在桌子上,抬起头来。
青衫人也停下了手中筷子,往门外看去。
奔在前头的是八匹栗色骏马,马蹄子踏在青石板上,得得震人双耳。马背上分坐着八人,二前六后,铁衣盔甲,束发长须,一看便晓是军营中人。
八匹马之后,跟着五六十个士兵,手中皆拿有器械。青衫人与许问书都是一愕,不明其中究竟发生了何事。
一番马蹄过后,青烟漫起,街上更是议论纷纷,过了好一会子,才趋于平静。
听得邻坐一个四十上下的汉子说道:“唉,大白天的巡城,扰人清梦,他奶奶的,一连好几日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身旁的一个黑脸汉子道:“贾老三,我看你是黄汤灌得多了,糊涂了脑子。听说近些日子,江南躁动得紧,说是……说是……不日就要打到咱们信州来啦,孙大人这才派兵每日巡逻,怕城中混进什么可疑之人来。”
又听得另一人道:“我也听说了,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却又动荡起来。大伙儿说说看,要真打起仗来,那可如何是好?”
方才说话的那汉子贾老三呷了口茶,接口道:“要我说哪,要真两军交战,那可真是妙得紧了。”
伙计一边抹着桌子,一边“嘿嘿”笑道:“贾三哥,要是真打起仗来,你村头的三亩地,可就种不成了。”
那贾三哥“哈哈”一笑,对伙计道:“要真打仗起来,你那如花似玉的老婆,可要好生看管,莫让贼寇捉了去,让你当那裙下之龟。”
伙计听他说得轻薄,微愠道:“贾老三,你胡说什么?”
贾老三道:“小二哥莫生气,我贾老三灌饱了黄汤,糊涂了脑子,哈哈,哈哈!啊噗!”想是说得急了,被呛了一下,食客尽皆哈哈哄笑起来。
一时店中喧闹不已。从他们的口中,已然知道情由,青衫人也无暇去听他们闲聊,吃好了面,径直去结了账。
许问书本已在掏银子,不料他倒先付了钱,只得向他说一声“多谢。”
两人出了饭店,青衫人问道:“许家兄弟,你会骑马么?”许问书点了点头,本想问他何故问此事,惧于他的威严,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心里想:“只不知他是否晓得去鄂州的路?”眼见青衫人走进一道巷口,只好跟着他,心里却隐隐着急起来。
走到小巷尽头,转过巷口,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许问书听得马嘶不已,抬头看时,只见不远处栽着两排柳树,柳树旁密密麻麻坐落着七八间圈,却是到了马厩来了。
许问书心存疑惑:“难道他是来买马的么?”
果不其然,青衫人从腰间解下银子,径直向掌柜的要了一匹高头的枣色大马。
许问书见他出手恁地阔绰,又是吃了一惊。青衫人接过缰绳,又向掌柜的问起路来。
掌柜的是个四十上下的中年汉子,听他二位询问道路,往西北角一指,说道:“从这条路往前走个三里地,便是黄沙道,再往前走个二里地,沿着小溪折而向南,便是大道。要去鄂州,得走自中那一条,路段官多多留心便是。”
信州多是烟水之路,他开马厩本就生意惨淡,好不容易来了个买主,是故说得滔滔不绝。
青衫人道:“多谢掌柜指点迷津。”把缰绳递道:“这匹马便送给你了罢。你前去鄂州,路途遥远,有了这匹马,方便了许多。方才掌柜的说的道路你都记清楚了吧?”
许问书一怔,却不敢去接。青衫人道:“你是读书人,怎地这般扭扭捏捏?”不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