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阎王杀鬼>第一七零章 落雁飞惊现人狗战

面临如此窘境,李国堂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越墙而入和小梁子兄弟俩同战恶犬。虽然犬多人少,两手斗不过四脚,毕竟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朋友临死之前发现还有个兄弟和他一起赴难,心里或许会宽慰一些。

其实这都是小野预先设下的诡计,他听说有人前来对他行刺,不由心中嘿嘿冷笑数声,心想有不怕死的尽管来就是。他的狗食问题目前正好捉襟见肘、库中羞涩了呢!来一个不嫌少,两个不嫌多,十个八个的统统来吧,也让他的狗只们好好饱食一顿,以缓解眼前狗粮短缺之忧。

狗群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放出的狗多是些训练有素、凶狠强壮而又胆大听话的家伙。这些狗不同于其它的狗,不到格斗搏杀的那一刻,是不会轻易出声的,那怕是通常像一般的犬类动物们习惯性的嘶嘶声也没有。它们会埋伏在墙角旮旯、或是某种物体后面,也可以就地伸展,平卧在场院里,老远看去,尤其像夜间,很难发现。

进入格斗状态时,所有参战的狗只决不会一窝蜂的纠缠在一起一踊而上。这样不但不会给来犯之敌以致命打击,甚至还有可能会误伤自家兄弟,造成不必的减员。毛算这一只狗的时价都应当在四五十个光洋以上,那还是狗苗的价格。再养大成狗,经培训、慢慢铸成狗才,又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据粗略估计,基地一只狗从雏狗到一只完全可供上阵派上用场的狗,费用至少在一百个大洋以上。一百个大洋可不是小数目呀,时下日本老家那儿年轻人娶媳妇下聘礼、一应花销等也不会超过十个大洋,如此换算下来,一条狗就是十个老婆的价,有几个人能出得起?

人有人主狗有狗王,这群埋伏在院内的恶狗早八辈子就发现场院外一直瞎转悠的这俩陌生人了。之所以没下手(口),一是等两人全部入网,二是要选择最佳的伏击时机。中国人不是常说不见兔子不撒鹰吗,人畜一理呀!

狗王名叫日三郎,此名与前回说到的日一郎、日次郎既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又多少有点亲缘关系,说起来日三郎的血统里和日一郎日次郎还是未出五服的至亲关系哩!

众所周知,日一郎是个退了槽的军队功勋犬,因年纪老迈、因劳累过度,或是其它原因,最后只剩下汪汪两声的功能,其它如嗅觉、灵感等基本不起作用,所以才从尖端部门打发到大食堂供职,后因阎王杀鬼的人赶上凑杀鬼数字而把日一郎当鬼子处决了。论责任当然还在鬼子方面,不在日本老家好好呆着跑中国干嘛来了?而且还把个狗也连累上,中国人向来有好生之德,视狗为友,从不无故杀戮的。日一郎随主人大老远跑到中国,被动地做些坏事恶事,最后还搭上一条狗命。日次郎的母亲本是那位在执勤当中走失了的母犬,母犬被一条中国乡下的公土狗相救,遂以身相许,生下了日次郎。日次郎的舅舅是日一郎,三郎又是次郎的儿子,以此换算这种血缘关系还是狗打连环,纠缠不清的。

日三郎继承了土柴狗的凶壮威猛,又从奶奶那儿承袭了奸诈恶毒,偷机取巧,善于钻营等。到了小野部队之后,经严格训练,不断成长壮大,最后不负众望,成了一只狗王。

日三郎视敌不分国籍、民族、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等等,根据它自己的判断,凡是进了基地又没有经基地的有关人士带领者,是人不是人一律按敌人对待。杀无论”,用狗的本能说叫“开口放血”,反正是意思差不多,目的是一个目的,就是把来人整死整半死整得不能动了为原则。

不知主人这两天是玩忽职守还是偶然忘记或者是饭堂里断粮,总之是日三郎和它的同伙腹中空空,除了几口不咸不淡的臭泔水别无它物入口。人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是如此,狗呢?换成狗虽然好些,但也强不到哪里去。不信试试,狗是狗饭是饭,三天不吃照样干。狗对主人不可以随便发火要吃要喝的,即便是十天半个月不给吃喝,也不敢大呼小叫,消极怠工。更不能怨气冲天,骂骂咧咧。这就是狗比人的好说话处,有人对此做过统计,一个仓库放条狗比放个人要划算得多了气了。人要工资、要论流值班、要休息睡觉,这一切狗都不要。随便搭个狗窝,一个狗盆,吃住全在里头了。不管是二十四小时还是四十八小时,十天半月,仨年俩月,狗从无怨言,不计报酬。人有时还有私拿偷窃的毛病,狗不会。人有时也可能贪财受贿,狗不会,尤其像日三郎以及基地中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狗只,即便饿死也决不会食用非基地中的任何食物。

另外再说人,赛时迁跃入墙内时也不是空无一物,为防不测,他事先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握在手中。可别小看了这把小刀,此匕首乃是小梁子在一次行窃中偶尔得到的宝物,据行家验证,这是乾隆爷当年西行时在新疆准葛尔从一位番王手里得来的,刀子不仅锋利无比,而且不折不断,坚固无比。后来八国联

军犯北京时刀子落入一倭寇军官之手,百转千回,最后却又被中国的梁尚君得到。严格地说这不能算作物归原主,但总比让鬼子拿去要强得多。换一步说,倘若乾隆老皇爷在天有知,后人中有人借用他的宝刀正在驱倭杀鬼保国安民,老头儿应该是笑慰九泉的。

正在小梁子猫着腰匆匆前行之际,忽然有一大群不明之物向他扑来。赛时迁乃是久经战阵之人,尤其


状态提示:第一七零章 落雁飞惊现人狗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