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说不清楚的感觉。 ..”郭弘明继续描述内心的感受,语言却非常谨慎,“虽然我记不起,具体在什么地方见过那个人,可就是觉得,他不该出现在董宵的公司。并且,董宵还提过,那个人跟过狗仔队,还做过新闻爆料,我觉得这其中……唉……说不好……说不好……”
用心拍了拍郭弘明的肩膀,陈涛关切地说,“老郭,你在芜平几十年了,认识人多,见到眼熟的也正常。再者说,李光达的案子牵扯到新闻爆料,或许让你对这几个字眼比较敏感,先别多想了,好好休息吧。”
“好吧。”也认为自己是过于敏感,郭弘明只能暂时放下了心里的疑窦。
只是,两位队长都没想到,这一瞬间的感觉,是多么的重要。
4月5日
芜平日报社会议室
偌大的会议室,日报社的主要领导,以及各部门的中层领导如数到齐。坐在长长会议桌尽头的,正是难得一见的报社总编杜文博。
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副总编余凯、柯路杰。
今天的会议话题,有点些许的沉重。分析原因,也十分简单。
近年来,随着络技术的发展,报纸这类传统的媒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上激烈的行业竞争,各报纸的销量和受众面,无一不受到影响。哪怕是颇有影响力的《芜平日报》也不例外。对此,向来沉着稳健的杜文博也不禁有了几分焦急。
于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经过斟酌再三,杜文博决心对《芜平日报》进行全面的改版提升,这次会议,就是报纸提升改版的讨论会。
……
“针对社会新闻版、公益民生版、文娱体育版、公安专版几个版本的提升改版,各位都已经发表了意见,我认为有不少可取之处,这非常好。所以,请负责记录的人员迅速整理好会议记录并纳入最后的请示报告中。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板块,‘每周新闻人物’。关于这个板块,一共有两项讨论议程,第一项,是否还保留?第二项,如果保留,在可采访对象即将匮乏的情况下,如何继续选择对象?如果不保留,由什么板块替换?”会议进行到最后一个阶段,杜文博也抛出了最重要的议题。
“老余,你先说两句吧。”见大家都不肯急于表态,杜文博首先对右侧的余凯说道。
“这个……”习惯性地欠了欠身子,老道的余凯缓缓开口道,“关于‘每周新闻人物’采访对象匮乏的情况,这的确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当初,考虑到芜平市历史悠久,产业众多,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文化艺人以及创业明星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可是,人物资源毕竟有限,按照板块要求,我们每周都采访一位新闻人物,几年来,可发掘的人物的确不多了。之前几期,我们尝试过做底层人物,诸如小区热心大妈,维修工等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
“老余,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出来,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一下可行性。”向来不欣赏余凯冗长的发言,杜文博忍不住提醒。
“这个……”被总编打断,余凯难免有些尴,却没有太多变化,“虽然,做下去有些难度,但若贸然撤版,很难在短期内填充版面,因此,这件事还要好好商议。”
无奈叹了口气,杜文博继续征求意见,“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认为余总说得有道理,人物资源不比其他,是有限的,而新闻报道却不能停止,所以我建议,拿出一个月的缓冲期,逐步撤去‘每周新闻人物’版,取而代之以更加贴近民生百姓的内容,诸如‘芜平轶事’、‘百姓说法’等。”为了缓解余凯带来的尴尬气氛,记者部主任王民辉连忙说道。
“我觉得不妥。”很快,编辑部主任齐海昌提出了反对意见,“前一段时间,有几家报纸扎堆做民生栏目,由于标准不统一,把关不严,一味追求报纸的吸引性,结果出现了流俗倾向,这一点,市委的新闻宣传会议已经公开批评过了。”
紧接着,其他与会人员,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路杰,你什么意见?”见双方坚持不下,杜文博又询问左侧的柯路杰。
“我个人建议,‘每周新闻人物’板块暂时不要撤,首先,这是《芜平日报》独有,且做了多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新闻人物的匮乏只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适当放宽标准,可选择的新闻人还是很多的。”柯路杰说道。
“路杰,你该不是又要提你那老点子了?”柯路杰话一落音,还未等杜文博表示,一旁的余凯忍不住插言了,且语调十分厌倦。
“没错。”见状,柯路杰干脆承认。
“路杰,如果你固执己见,我也一样。”提及这个话题,方才还死气沉沉的余凯,情绪忽然变得有些激动,“我始终认为,报纸媒体应该宣传正能量,在政府舆论引导下开展宣传工作,而不是把炒作和噱头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吸引力和读者数量。新闻人物的选择也是一样的,有过污点的人,哪怕再有知名度,《芜平日报》也不能采访!因此,你提议的那个人,我仍不同意采访。两年前,为了《芜平日报》,我已经做过一次让步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步。”
没有想到柯路杰的建议遭到余凯的坚决反对,会议现场一时陷入了僵局。
明通信息咨询公司董宵办公室
就在日报社的讨论会议进入僵局之时,尚未摆脱疲惫的郭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