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5年,随着金国与西夏的相继灭亡,随着燕云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因为燕云大婚之日,北燕王武植当着天下各国势力代表的面儿,发出那番“这个世界很大”的言论,让天下人终于不再坐井观天,终于得知,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角落,还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再加上燕云空中精锐的强势登场,强烈的震撼了天下各国势力,在燕云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天下暂时偃旗息鼓,各自休养生息,百姓极为难得的迎来了一片宁静。
当然,这并不包括倭国。
燕云水师开赴倭国,天下皆惊,倭国虽然没有奋起反抗,但倭国本土倭人的确是有种想要吐血的冲动。
别的暂且不论,燕云水师切断了倭国与外界的海运交通,短时间之内或许还看不出太多弊端,但长此以往,倭国必然亡国。
打个最简单的彼方,后世强大的大清帝国,就因为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才导致了被八国联军攻入,而如今的倭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倭国与后世的大清唯一的差距,无非大清是主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而倭国则是被动的被燕云切断了而已。
大清都因此而走向灭亡,当下的倭国能与后世强大的大清帝国相提并论吗?很明显,不能。
何况,倭国领土太小,弹丸之地,物资匮乏,没有商船与外界联通,这会对倭国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所以倭国必然主动会跳进武大提前为他们挖好的大坑,被坑死了还沾沾自喜是显而易见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要对书友们致歉。前面几章写燕云水师切断倭国海运的时候,忘了计算倭国与燕云之间的距离,忘了燕云水师前往倭国也是需要时间的,万分抱歉。没办法,一想到燕云即将把倭国挫骨扬灰,我总是那般迫不及待,写的太嗨了,就把这茬给忘了,而且书友们已经订阅了,我如果修改了,大伙儿还需要重新订阅,那太不厚道了,所以只能先这样写着了,大家看的开心就好,万分抱歉,望书友们见谅。)
倭国的尴尬地位与燕云在天下各国势力之间的特殊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日,武大与西门庆这两位燕云两大首脑,就燕云到底应该如何自处,通过往返的信函,爆发了极为激烈的辩驳。
是辩驳,不是争吵。
书信当中,西门庆认为,燕云一共只有十六个州府,看起来地广物博,其实就天下形势而言,与各国疆土相对比,燕云终究也只是弹丸之地而已,并不能算的上是很大。
如今燕云从表面上来看的确是铁板一块,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无非是因为武大当初得各大势力拥护,前后总计超过二十万人马,强势入驻燕云,尔后再次招募新兵,逾三十万人马驻扎在小小的燕云,将燕云十六州保护的严丝合缝,说穿了,是用强大的武力来震慑宵小之徒。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马背上得天下容易,马背上治理天下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乎,西门庆断定,如今的燕云应该趁着风头正盛,理应最带限度的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与天下各国势力保持足够的距离,全力发展自身实力。
武大看完书信后,对西门庆的观点批注只有两个字:幼稚!
西门庆的意思很简单,便是让燕云超然物外,自给自足,完全自治,不与任何国度有过多的牵扯,颇有些笑傲天下的意思。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的燕云的确很强,但燕云真的有资格笑傲天下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起码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
说穿了,燕云之所以能够保持如今的特殊性,无非是因为武大手里头有足够的作坊,以及各种让各国眼红的新鲜事物,当然还包括武大麾下那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猛地看上去很了不起,但与各国军力对比一下,真的很了不起吗?大宋有多少兵马?辽国有多少兵马?全都已经破百万之众!尤其是大宋,人马之多简直就是超乎想象。
而燕云之所以能够保持其特殊性,最为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宋辽之间不合,彼此仇视。
大宋主动背叛了与辽国的联盟,联手金国灭辽,这件事始终是摆在宋辽之间最大的一根刺,根本无法轻易抹去。
有句老话说的好,在两个仇人之间说话要有分寸,以免日后他们和好之后你将无地自容。
而发展势头良好的燕云,一旦摆出一副超然物外的架势,就是在逼宋辽修好,毕竟,燕云的底牌太多,无非是缺少足够的时间去彻底的繁荣起来,宋辽不会作势燕云真正屠戮天下。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燕云去插手宋辽之间的矛盾,更不是超然物外,就应该直接与其中一方交好,而武大所选择的是辽国。
宋辽彼此仇视,燕云帮助辽国灭金,对抗高丽,并有偿帮助辽国兴建作坊,此时理应趁热打铁,加大与辽国的合作力度,如此一来,辽国会非常欣喜,而大宋虽然非常不喜欢燕云的这些举措,但是大宋敢于贸然对燕云兴兵吗?很显然,大宋不敢,因为大宋害怕会直接将燕云彻底赶到辽国那一边,大宋忌惮燕云与辽国联手,挥师南下。
既然无法贸然对燕云用兵,那么大宋便只能尽可能对燕云怀柔,拉拢,把燕云从辽国那边抢过来。
大宋如此施为,辽国势必会愈发的着急,为了稳固与燕云的良好关系,辽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