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辉煌之世>第五百四十二章 决战大西洋 (五)

“开火!开火!!”美国救援舰队外围的基德号重型巡洋舰上,防空指挥官站在防空指挥位上大声命令自己麾下的防空炮火拼命的向着天空之中猛烈开火。 。密集的炮击声中,数不清的弹雨飞上天空,在半空之中炸开一朵朵黑色的烟花。

基德号重型巡洋舰是属于美国海军最新一代的防空战舰。这是美国人在吸取了日本人与明军交战战败的教训之后紧急研发的专用防空战舰。不但配备有大量的防空武器,而且加装了最新式的对海探测雷达,有效探测距离高达近三十公里。

此外基德号上还安装有全新的火控指挥雷达,能够有效的统一指挥整舰的防空火力。其防空作战效能相比之前的老式战舰大幅度提高。而这一切的科技进步最大的动力就是因为美国人在实战之中的损失太过惨烈,不进行大规模的改进已经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

装备有上百门大小各种口径防空火炮的基德号火力异常凶猛,他们使用的是近炸引信高射炮弹,其威力之强大对明军£wan£書£ロ巴,海航的空袭编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基德号此刻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正好处在明军攻击编队前往美军航母核心位置的必经之路上。而且作为防空指挥舰,基德号还指挥着附近的几艘美军战舰一同进行区域防空作战。区区数分钟的时间里面,明军攻击机群就在这一海域损失了近十架飞机。

大明海航的战机性能非常优秀。不但航速快,航程远,火力强大而且任何一款战机都加装有合金装甲。其飞行员同样都是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从众多优秀飞行员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而且许多飞行员都有着上千小时以上飞行经历和作战经验。短时间内遭遇如此重大损失当即就引起了明军指挥官的注意。

实际上基德号能够指挥着周边的几艘战舰取得如此成绩,除了本身的能力出众之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明军攻击机群之中的鱼雷机攻击群正在进入攻击航行。不断的降低高度。这个时候被附近的基德号抓住机会一通猛揍打下来了好几架。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是也为自己招来了死神的目光。

“红箭11小队,蓝箭第9小队注意。”驾驶着自己的战机在高空盘旋观察着整个战场的叶风上校在发觉了基德号的强势之后当即开始下达命令“西北-3海域敌军大型水面舰艇火力凶猛,你们去解决掉它。”

所谓的训练有素就是指在战场上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作战战术,而不是一窝蜂的冲出去乱打一通。有层次,有节奏的执行作战战术才是真正的训练有素。

作为由指挥官亲自指挥负责处理意外状况的编队,一支由八架俯冲轰炸机与八架鱼雷机组成的攻击编队很快就呼啸着冲向了基德号。

老实说。以明军海航的这种实力,这十六架战机都足以去对付一艘美国人的大型航空母舰了。只是基德号的表现太过抢眼,叶风不愿意给它任何翻身的机会。枪打出头鸟,说的就是这种事情。

飞机的速度很快,这十多架明军战机很快就已经各就各位。飞行在高空之中的俯冲轰炸机从近三千米的高度上呼啸着俯冲而下,向着基德号疾驰而去。而海面上的八架鱼雷机则是分成了两组,分别从基德号的左右两侧快速逼近。

骤然遭遇集中攻击的基德号在训练方面做的很好,他们很快就调整了部署通过全舰防空指挥系统开始迎击快速靠近的明军战机。同时基德号也开始全面加速试图摆脱不利局面。

基德号上的美国海军官兵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只不过他们的对手太过强大。被大明海航精英舰载机部队给盯上的战舰基本上还没有能够成功逃脱的。基德号与其附近的战舰虽然疯狂射击试图阻挡明军的攻击,但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而已。

八架从两侧靠近基德号的鱼雷机仅仅被击落了两架而已。他们在距离基德号大约一千二百米远的距离上就投掷下了自己的鱼雷。原本按照大明海航的正规规定上来说,鱼雷机对舰攻击的时候投弹距离原则上是在一千米的位置。而实际之中飞行员们不成文的规定则是在八百米。

这是因为距离敌舰越近其命中几率就越大。不过这一次这六枚鱼雷明显只是掩护,他们是用来打乱美**舰航向的。真正的致命杀手来至于高空之中的俯冲轰炸机。不过如果鱼雷能够命中目标的话,其威力同样足以摧毁战舰。

基德号的满载排水量高达近两万五千吨。因为要为其装载的众多防空火炮提供有效的射击平台,基德号的舰长超过了二百一十米,舰宽也高达近二十八米。这个尺寸已经是非常接近战列舰了。可是其排水量却只有战列舰的一半。这种情况下其装甲防御力量就显得非常薄弱了。

哪怕此时的基德号已经跑出了超过三十二节的超高航速,可是其如此庞大的身躯在从高空俯冲而来的明军精锐飞行员们的眼中与平日里训练时候遇到的靶船没有什么区别。

八架俯冲轰炸机因为角度的关系在对基德号发起攻击的时候没有被击落一架。只有一架俯冲轰炸机因为投弹高度太低而没有能够在投弹之后成功拉起来,一头撞进了大海里。而还有一架则是在改出俯冲轨道之后被基德号上的防空火炮在近距离击中而坠落。

八枚重型穿甲弹里面有三枚直接命中了基德号宽大的舰身。致命的第一枚穿甲弹落在了其一号主炮的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二章 决战大西洋 (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