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法正>171三十六计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宋朝决策层的昏溃无能,只争吵,不干事,只会抱怨别人,只会空喊口号,只会不切实际的发牢骚,不懂军国方略还瞎掺合,制造无脑愤青舆论。这些人在蒙古兵攻入江南以后就四散奔逃了,留在皇帝身边的只有一个叫陆秀夫的人,那些无脑愤青和清高士大夫早跑的没影了。

无脑愤青,清高士大夫导致亡国的,还充分体现在了明朝末年。

李自成都攻进北京了,明朝士大夫还在争吵,这些士大夫好个人名声,不顾国家危亡,只会抱怨指责别人,不会自身为国出力。

皇太极的总结算是比较客观的:晚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

崇祯皇帝和明朝大臣当时有很多机会可以保证自己不亡,可机会被一个一个的浪费了。

上策,精锐兵马放在山海关和潼关这两处,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挑选忠诚且智勇兼备的人统领,不能用书生,更不能用莽夫。

对内精简官吏,保证国防的前提下最大幅度降低农民的负担,减免赋税,嘉奖耕战。广泛宣传北方威胁,将国内矛盾转移。人民丰衣足食是稳固根本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西北的叛军,恩威并施,众人皆可免,匪首必须杀,软硬兼施,谁也不敢挑头造反。

对关外的满清政权,表面上要以和为贵,以和为主。背地里努力训练士卒,打造一支精锐部队抵挡。重金拉拢蒙古、高丽,许以土地,共同对付满清。派高级杀手,刺杀满清有能力的将领,要是杀了皇太极或者多尔衮就彻底挽救了大明。重金收买满清有前途的将领,离间满清内部关系。训练擅长偷袭的精兵偷袭满清的粮草囤积地,秋季去纵火烧其草场山林。也就是说,重兵稳固把手山海关,然后动用各种手段削弱满清政权,使其不能顺利发展。只要维持三十年,时代可能就会发生转变。

这是内修内功,外练武功的手段。武侠中,这种武功应该是降龙十八掌中的叫潜龙勿用和现龙在田。在弱势的时候,需要隐忍奋发,表面上的功夫一定要做到位,背地里下苦功夫这是决定以后是否能崛起的关键。这是以退为进,弃车保帅之辅臣谋国之计。

中策,对叛乱的匪首坚决斩杀,其余人可以教育后释放。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实行先军政治,鼓励非政府军事组织有组织进攻满清,胜了有赏,败了不罚。稳守山海关,与满清展开全面战争,势不两立。全面解放关内民众的战斗激情。这一招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武侠中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计。这招未必能胜,但也不一定输掉。动员全民自愿参与军争,一旦历练出几名俊杰人才,那后面就有好戏了。这是安国拒敌,内柔外刚之良臣护国之计。

下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内用有军国方略的人全权经略西北,有人事任免权,每三年向天子汇报一次,朝廷不得干预,十年换一次,不得世袭,西北肯定能稳固。对外,袁崇焕能镇住努尔哈赤,可以大用,让其放心放手整顿山海关防务,有北面人事任免权,每三年向天子汇报一次,朝廷不得干预。崇祯自己放手发展国力,拖三十年下去,形势可能就有改善了。

下下策,对内部忍造反的头目,对外中反间计杀袁崇焕。撤了山海关的精兵至天津,渡海至山东,引满清入关与李自成火并。北京不保,就必须得迁都南京,精兵驻守黄河以南,与满清对峙。允许各地组织练兵抵挡满清,在虎牢关,函谷关,潼关驻扎精兵。守住入蜀的各关卡,在荆州派良将镇守。在南京操控全局,形成南北对峙,最终将争夺地域放在秦淮一带,使骑兵毫无用武之地,扭转南北强弱对比。这是各方争雄,乱世安身之良将绸缪之计。

自取灭亡之策,对内软,对外昏,中敌计,好清谈,善推诿,喜指责,好议论,事危机,不定计,国破家亡皆自取。对内不杀反叛首领,对外不用猛将良臣,北京难保还不逃命,不能屈伸还不能隐忍。

崇祯一朝幻想着能像于谦一样保住北京城。于谦那是人中俊杰,布置兵马千里之外也如同当面口授,且当时组织了二十万军民抵挡外族。崇祯一朝,哪有如此有担当,有能力,有远见,有毅力之人。崇祯吊死以后,那些好议论,喜指责的人都去抱李自成大腿去了。

崇祯这一朝的混蛋,除了袁崇焕和史可法,其余全是败家子儿。

明朝末年各种职能机构一样,不干事就爱扯淡,好议论,爱指责,好弄些条条款款显示自己的才能,却不从老百姓本质需求出发,不从长远的国家利益出发,整的各种流程报表审批盖章,越来越复杂,造成大量的内耗,整几个月,甚至几年,一件事都定不下来,糊涂蛋明朝,外有强敌,内有动乱,君主糊涂,大臣扯淡,活该被灭。

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

就052导弹驱逐舰上面的那几块有源相控阵雷达就曾经经历了几次难产,整个项目差点黄了,最后出来晚了好多年。

无论是过去的宋朝、明朝,还是今后的社会,都需要重视此事,多干实事,少扯皮,多做有利于富国强兵的事,这样大家都有保障。

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由,私事公办,真是令人痛心。

为了个人恩怨全然不顾邦国地区利益,不团结,对自家人心黑手狠,世事真艰难


状态提示:171三十六计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