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心魔之殇>第0196章 父亲的基因,成长的轨迹

徐文韬是熟稔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在徐文韬的骨子里,是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的。

徐文韬认为,男人出门在外,是要顶天立地干大事的。要干大事。首先要有俸禄,有地位,要光宗耀祖。其次要金榜题名,走向仕途,荣及乡里。再次要忠诚老实,遵从教化,不破坏纲常,实现成功伟岸的人生价值。最后才能惠及乡邻和亲人的福祉,才能有“大富”,成“大贵”。徐文韬把最小的儿子,取名为“大福”。

徐文韬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寄予的期盼,也可见一斑。

徐文韬还认为,女人要像梅花一样傲雪而放,要像素竹一样幽然淡描,要像菊花一样芳华雅静,要像兰花一样清纯雅正,而且要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可见,徐文韬是视幽兰为最雅最爱的。

但是,徐文韬是不幸的。八个儿女,就只有徐大福一个读了书出来,走上了“仕途”。除了二女儿秋菊,在文化大革命的时期,读了所谓的高中外,其他的儿女,都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徐文韬虽然看到了徐大福读上重点初中,读上重点高中,却在徐大福考上大学的那一年过逝了。

徐文韬只有把他毕生的希望和寄托,带进了黄土。

徐大福在家里最小,是为“满儿”。“爷爷重长孙,父母重满仔。”这自是规律。请百度,谢谢!

徐文韬在私塾读过一点古学,一生到老都能背出《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增广贤文》、《龙文鞭影》、《唐诗三百首》和《算学九规》。徐文韬靠着在私塾读的这些东西,在整个徐家垅,一直被称为“先生”。徐家垅里,谁家生了孩子,都是徐文韬取名字。所有本家晚辈的名字,都是徐文韬给取的。现如今,本家里生了小孩,这取名的任务,又转交给徐大福了。

村子里有个红白喜事,一般都要请了徐文韬去当主事。

徐文韬的字,写得极好。宁德那一带农村建房子,都喜欢在门楣上题字。一般的都是以自己的名和字为题,有点附庸风雅的味道,题得各领风骚。徐文韬,名韬字志毅。徐文韬就在自己家的门楣上,也题了“韬毅居”。凡有这类新居题名的,在徐家垅里,都是徐文韬的专利。

到了新春佳节的时候,徐文韬的生意更好。村里人要求他写一幅春联,都会客气地带来半斤猪肉、十只鸡蛋做为犒劳。

徐大福从小就佩服父亲。心想长大后,一定要做父亲一样的人,受人尊敬,让别人喊作先生。

徐大福却是最幸运的。他刚进小学的门,文化大革命基本结束了,已经开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了,也已经分田单干了。徐大福小学毕业已经是1986年。这时,已经开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已经分了田,搞了责任制。徐大福的家里,已经有饭吃了。这个时候的徐大福,已经可以把吃红薯当成一种享受。

徐大福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小学那五年的生活,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甚至连徐家垅里那么多活泼可爱的小学同学的名字,都已经忘却。但那小学一年级的事,却能在自己的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以至于终生难忘。

徐大福最感到幸运的还是:伟大的中国,刚好在这个时候有了伟大的应试教育。

徐大福小学毕业,就碰上了刚刚恢复的初中入学考试,徐大福竟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宁德一中的第一届初中班。这一次考试,决定了徐大福的一生。这一次考试,令徐大福的父亲徐文韬也大添光彩。有人夸徐文韬说:“先生就是先生,生出来的儿子,就是能争第一。”说得徐文韬满脸的兴奋。

徐文韬老是喜欢带着他这个最为得意的满儿子,在十里铺周边,四到处地转悠。乡里邻居,也对徐大福格外的亲热。徐大福的童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徐大福的兄弟姐妹,也以有着他这个聪明的弟弟而自豪。不管大事小事,都会关心着他,呵护着他,有时甚至是惯着他,让着他。农村的脏活累活,徐大福他很少干过,重担,他也没有挑过。徐大福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好好地的读书。

徐大福每一个暑假回家,一般会穿着一双皮鞋,套着一双雪白的袜子,徐大福是徐家垅里第一个在酷暑里穿皮鞋而且套着白色袜子的人。

每一年寒假从学校里回家,徐大福还可以抱着一个里面有着石棉的暖手炉。这个暖手炉,只要把木炭火炻放进它的鼓鼓的肚子里去了,一个通宵都能保暖。这是徐文韬怕儿子读书时冷着冻坏,专门从辉都采购回来的一个新鲜玩意儿。这新鲜玩意儿,徐家垅的人,真的没有几个人曾经见识过。

徐大福真正是一位幸运儿。徐大福用到了全村第一台双卡式录音机。这一台录音机,也是徐文韬专门卖给徐大福学英语的。

兄弟姐妹中,徐大福是第一个出过远门,到过辉都的人。高中毕业后,徐大福考上了郭中大学,又成了徐家垅的第一个大学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读了中文。

从此以后,村子里的所有父老乡亲,就真把徐大福当成了“先生”。由此,徐大福就干上了与文字和说话息息相关的工作。

徐大福大学毕业后,首先在宁德的一个乡办企业工作了两个年头,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大福认识了宁源县委书记成大功。成大功看上了徐大福的才华,便将徐大福调入了宁源县委办,让徐大福成为了县


状态提示:第0196章 父亲的基因,成长的轨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