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米笑了。
她在林氏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份从没有过的决心和坚韧,想必娘现在已经做好了去面对一切的准备,而她们这些子女,就是娘亲的后盾和勇气。
“娘,您放心!您还有我们呢!你大儿子是武状元,三儿子是文状元,将来啊,哥哥们还会给你挣个诰命的,您就是诰命夫人了,哪个不开眼的敢得罪您啊!”
林氏听了这话,不由得好笑的点了点周小米的额头,“那我可就等着了,要是你大哥,三哥没给我挣个诰命回来,我可朝你要。”
周小米皱皱鼻子,小声道:“我可是金口玉言呢。”
林氏就道:“好了,你别在娘跟前闹了,娘累了,想休息了。”
“哦!那好吧,娘,你早点休息,明天咱们娘俩在说话。”周小米起身给林氏行了礼,这才笑着出了屋。
林氏摇头失笑,“这孩子。”
不一会儿周瑾洗漱完毕,回了屋,倒在床~上就叹了一声。
林氏就问:“咋了。”
周瑾沉默了半晌,才起身道:“直到现在,我还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林氏一边叠衣裳,一边道:“他爹,咱们不都说好了吗,千万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
“是啊!我就是那么一说。”周瑾笑笑,“秀玉,要是让我选,我宁愿跟你回村里,还住咱们自己盖的那大房子,喝自家井里的水,吃咱家的豆腐。”那是一种真正的宁静生活,是他幸福生活的开始。周瑾觉得,只有在那里,他才活得自在,踏实。
“行行行,等以后啊,咱俩老了,能自己作主了,咱就回到那儿养老去!咱俩还磨豆腐,中不?”
周瑾就哎了一声,道:“睡吧!”他躺了回去,背对着林氏,也不知道睡着了没有。
林氏把叠好的衣裳放到了一旁,看着周瑾的背叹了一口气,吹了灯,放下床幔。
一夜无话。
第二天,林氏和周瑾早早就起来了,虽然在路上奔波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的生物钟早就习惯了早睡早起,哪怕是舟车劳顿之劳,也改变不了这个习惯。加上他们刚到汴京,对陌生的环境还要适应上一段时间,所以天还没亮呢,两个人就醒了。
老五和老六就没有这么精神了,到底是人小,一番折腾下来,早就累得不成样子了,所以直到吃早饭的时候,两个孩子也没能起来。
林氏就道:“让他们睡吧,睡醒了再吃。”到底是老儿子,有些偏宠着。
“倒是你二哥,那么早就出门了,生意有那么忙吗?”林氏抱怨了两句,就坐了下来。
周小米想了想,就没说什么,坐下来陪着林氏和周瑾一起吃早饭。
一顿早饭吃得静悄悄的,林氏和周瑾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周小米十分惊奇,她甚至还在饭桌上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小秘密。
林氏吃饭很慢,而且每一口都很小,周瑾呢,似乎也改变了吃饭的习惯,没像往常那样大口大口的喝稀饭,而且连声音都没怎么发出来。
她一下子就懂了,心里也不好受起来。
爹娘以前吃饭不是这个样子的,他们喜欢一边吃一边说话,特别是爹,吃饭的时候有很多习惯,比如喝汤,吃面条,都会发出声音……
他们是在改变自己,还特别去学了礼仪,虽然在那些世家出身的人眼中看来,他们的礼仪还很不到位,但是周小米知道,他们已经在尽力改变了。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改变一个已经被刻画到骨子里的习惯,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可是他们却在改变。
周小米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也默默的用起饭来。她想起了一直留在家里跟在林氏身边的顾嬷嬷,那是个说话平和,却处处都透着几分不寻常的人。当初宋氏把她留下来照顾林氏,也是有谆谆教导的意思吧!
饭后,周小米就问起林氏关于顾嬷嬷的事。
眼下跟着他们从辽东府过来侍候的人,除了周安一家子,李嫂,顾嬷嬷,娟子以外,还有几个惯常跟在林氏,周瑾身边侍候的人。另外跟着过来的,还有家里的几个厨子,其他的人则都留在了林家集,有一些人不愿意离开故土,就帮忙负责照看宅子,一些人则是留下来照顾周家的生意。
“顾嬷嬷啊!人不错,挺实在的。”林氏知道周小米的意思,就笑了,“其实顾嬷嬷也是为了娘好,这些规矩啊,娘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更别提去照着做了。不过你想想,要是以后娘真跟你爹进了尚书府,哪怕不长住,也得住上一段时间吧?就算是为了你祖母,只怕也要出面跟人应酬。所以啊,这礼节方面的事情,可不得注意吗?咱们不能伤了你祖母的面子啊!”
周小米闻言,点了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娘,不用太辛苦,慢慢来。”
林氏笑,“傻孩子,我跟你爹都来汴京了,哪儿来有时间慢慢来啊?”
是啊,时间很紧。
“娘……”
“好了,娘没事。你看现在不挺好的吗?有顾嬷嬷在一边提点着,娘也知道见什么人该行什么样的礼,吃饭,走,卧,都有什么讲究,这挺好的。”
周小米能说什么?
“要不,娘,咱们上街转转吧?汴京城可热闹了,卖什么的都有。比辽东府还要热闹呢!”
“娘不去,我坐了那么久的马车,到现在身子骨还乏着呢!你要是没事,不如跟娘说说这府里的事,说说这左邻右舍,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