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开府
当张锐打开上都送来的这份诏书时,立马被上面的“加开府、仪同三司”几个字给惊呆了。
“加开府、仪同三司”。自汉朝建立以来,只有三公以及大将军等少数几个职位的朝廷高级官员才能享有这一殊荣。
“开府”是指开设府第,以设置官吏。等于朝廷承认一个官员,有属于自己专属幕僚机构,僚属可以自选。而这些自选的幕僚也有品级官职,他们品级官职也得到了朝廷承认。
就如高鸿毕业后,不想去外地任职,而去求太尉将他直接选入太尉府出任僚属官员。这样,他在太尉府的官职品级得到朝廷的认可。后来他再转入朝廷出任官职时,也比照了在他在太尉府任职的官品。
“开府”制度,也曾在圣祖开国时期用过。圣祖分封过赵公、英公、卫公等几个担任过地区统帅的将领“开府”的权利,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权利处理战区事务。而自圣祖以后,朝廷除三公之外,就没有人再能得到“开府”的权利。
之前韩擒、刘炯担任西部战区统帅,最多时兼理着西部战区管辖下七、八个州的军政事务,权利之大并不亚于朝中的三公,而他们都没有得到“开府”的权利。当时战区内的军政高级官员均由朝廷指派,韩擒、刘炯虽对他们有任免之权,但也要报请朝廷同意后才能执行。
朝廷不轻易分封外臣,特别是给军人以开府建衙的权利,就是要限制军人的势力范围,避免出现割据一方的局面。而现在,朝廷竟然给自己这个发动兵变之人,以开府建衙的权利,就好比:一个人手拿着武器,正准备去抢劫银行。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银行工作人员,递上来一张上亿元的银行支票,对抢劫的人说:“拿着吧。别再去拼命冒险了,去好好享受吧。”这等天方夜谭般的奇事,是真的么?
再有“仪同三司”,从字面上讲是指出行仪仗等同三司。三司,在圣祖以前是指太尉、司空、司徒三个职位,在圣祖之后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朝廷三公。仪同三司,也就是品级地位等同于三公。三公,是朝廷的正一品大员。等同三公的品级,也就是官品已经做到了顶峰。
这种荣耀,自汉朝建立以来,也只有汉文帝时的宋昌、汉章帝时的马防、汉殇帝时的邓骘以及汉献帝时的伏完等少数几人享有过。宋昌曾劝文帝以代王入即帝位;马防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之子,又有破羌之功;邓骘、伏完皆是皇亲国戚,所以他们能够享有这一殊荣。而自圣祖之后,这种殊荣就再也没人享有过。
如今,朝廷将“开府、仪同三司”这些权利、殊荣统统加封到自己身上,这不能不令张锐感到震惊。他的第一反映是:其中必有阴谋!但阴谋究竟在何处,他一时也没想明白。
上都来的这份诏书上称,朝廷早就对周延以及其下的十五军团在洛阳目无法纪、大肆屠杀的行径深恶痛绝。当时没有立即宣布治周延之罪,也是鉴于洛阳已被周延十五军团控制,如果立即惩治周延,恐会激起周延等人的反叛,局势将更为复杂。
朝廷本来计划调中路军统帅杨素到达洛阳,将周延和其部下分开,然后抓捕周延,对十五军团实施缴械。未料,开远候能当机立断,迅速妥善地处置了洛阳之乱。为此,陛下甚感欣慰,朝廷上下也为开远候能决断、果敢地除恶扬善而拍手称快。
为褒奖开远候为国除害的功绩,特此晋升为上将军衔,并设立安东都护府,命其出任安东招讨使,仪同三司。同时,解除其军机处调配处参议的职务。
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为:幽、辽、吉、北、平、玄、滨海七州以及渤海周边地区。(这里所指的渤海,并不是今日的渤海湾,而是现在的整个日本海地区。)都护府可在上述地区中任选一地,建立府衙,并自行招设幕属。都护府将管理上述七州地区内,所有军政事务。
都护府下设两个直属军团,即第三飞骑军团和暂编第五十二军团,共计十万人马。当都护府管辖地区内出现内乱、外患时,招讨使有权便宜行事。即可以先行动,再向朝廷汇报。都护府下属军团开支,将在管辖地内的各州府赋税中提留。
如果说这其中有阴谋,上都朝廷这次抛出的这个诱饵,实在让人难以拒绝。再说手握着十余万兵力,掌握着北方七州的军政大权,即使上都朝廷有阴谋诡计,又奈我何?
但是,这个道理上都的内阁大臣们都不会不懂。既然他们心里明白,还要赋予自己开府建衙的权利,就只能说明他们有掌控局势的信心,不怕自己割据一方。他们哪儿来的这种自信?其中又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安排?
“伯药兄,你对诏书上的事情是怎么看的?”张锐一时想不明白其中的机关,便问送来诏书的李伯药。他相信,凭自己与李伯药这么多年来的交情,只要他知道其中缘由,定不会有所隐瞒。
说起来,李伯药能见到张锐,也是幸运之极。当初,范明交待周楚德说,不能让南北两个朝廷的使者见到张锐。周楚德一直谨记在心,他在被张锐派去攻打汴州前,还专门嘱咐驻守洛阳的各城门军官,让他们见到自称是朝廷来使的人,就一律杀之。
幸好李伯药来洛阳的路上,遇到秦书营的游骑,随后又见到了秦不知周楚德下达的不许南北朝廷使者进城的命令,而且他刚到潼关就随同程节来到洛阳,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