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饭,又玩了一会儿,洛芯和洛川郡主就告辞了。
送走她们,汶锦把唐融叫到水榭,推心置腹说了好多话。唐融的心结并没有全部解开,但答应和清华郡主一起回铭亲王府,天色将暗,才送他们离开。
“临阳王殿下让人送来的怪石呢?”
“太太让人抬到她房里了,说是要给姑娘雕磨一件礼物,贺姑娘及笄。”
汶锦弯了弯嘴角,没说什么,难道唐二蛋送给她的怪石真是宝贝?她当时随手丢掉了,萧梓璘又给她送了回来,真是用心良苦。
想到萧梓璘的所作所为,她想笑,又嗔怪气愤,恨恨地跺了跺脚。
夜幕降临,汶锦去正院,准备陪周氏吃晚饭。看到周氏躺在床上,仍是一副恹恹之态,她心中生疑。她询问因由,周氏只说是偶感风寒,也就遮掩过去了。
她们吃过晚饭,正在闲话家常,海诚回来了。见海诚一身疲惫,却难掩兴致勃勃的喜色,就知道今天的宴席他不只吃喝尽兴,还被宾客高看了。
他与萧梓璘同去,估计连皇上见了也会给几分面子,自然没人敢冷落他。
海诚接过汶锦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说:“悯王府回了不少礼,明日你清点一下。悯王殿下喜得贵子,满月时咱们没在京里,我寻思着是不是要补一份礼。”
“想必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受贵妃娘娘调教,悯王殿下对我们二房不可能大气。今天他对你热情,你别认为他想向你示好,他是给临阳王殿下面子。”
周氏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补礼,当时咱们没在京里,他也怪不上来。说起来只是一个侧妃生了个儿子,咱们这么殷勤,反而轻贱了自己。”
“我同意娘的说法。”汶锦举起双手,冲海诚嘻笑了几声。
“行了行了,就听你们的。”海诚也是从善如流之人。
周氏笑了笑,问:“今天府里都是谁去悯王府赴宴了?”
“老四一家和白姨娘都去了。”海诚叹了口气,又说:“老四带着达哥儿在席间应酬,见到我都没认出来,我们去西南省时,达哥儿还在襁褓之中呢。”
“父亲,你回京之后也回府里住过几次了,没见过四老爷和达哥儿吗?”汶锦微微皱眉,“你去西南省为官十来年,在府里没见过,认不出来也正常。”
四老爷海训也是科考出身,现在国子监任职,正五品侍讲,官阶不高,却很清贵。国子监也学生寄宿,侍讲要值夜,每个月海训也要轮到四五次。
海诚回府住的日子正逢海训在国子监值夜,连儿子也带到国子监教诲了。致使海诚回京一个多月了,都没与他的四弟和四房的侄子见上一面。
这本不是大事,只是太巧了,巧得让人心里不舒服。
周氏也知道这其中的端倪,冷哼一声,说:“你以后可别管小白氏再叫白姨娘了,没听到国公爷说吗?人家现在是平妻了,你要叫她叫白如夫人。四老爷也是嫡子了,国公府就你一个庶子,偏偏你的官做得高,人家不理你也正常。”
海贵妃的生母是海朝的元配发妻,她死后,白家又把庶女送来,是想给海朝做继室,就是这个小白氏。结果,小白氏也让海老太太斗败了,成了妾室。
小白氏忍了这些年,终于提了平妻,也算是熬出头了。
海诚叹了口气,说:“快别说这些让人憋闷的事了。”
“那说什么?”
“对了,我今天拿回来的礼物你怎么安置的?”
周氏愣了片刻,说:“都放到厢房了,我正想问你那只白玉簪是怎么回事呢。”
“那只白玉簪和那些礼物都是范大人送给绣儿的及笄贺礼,他离京匆忙,在路上准备好这些礼物,派人专程送来了,还给我写了一封信。”
“绣儿及笄,他送簪子是什么意思?难道……”周氏见海诚给她使眼色,话没说完,就打住了,又对汶锦说:“时候不早,你回房休息吧!”
汶锦摇头一笑,“我不累,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我想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