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密十三>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相惜和臭味相投

朱祁镇的你们看着办吧这句话一出,给了徐有贞等人莫大的信心,第二日就开始了秋后算账,大批朝廷命官被逮捕,有些的确是和于谦较为亲近的人,但是大多数还是与徐有贞石亨等政见不一的人,只是借此机会消除异己罢了。还有一些则是曾经做过一些有损于朱祁镇事情的人,当时的落井下石,今日却造成了自己的牢狱之灾,重者还可能身首分离有杀身之祸,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后悔了。比如是金刀案中的卢忠,还有那个砍掉南宫周围树木的高平,都难逃此劫。当然同时内阁成员也变动颇多,江渊,商辂,陈循等等内阁大臣被撤换下来。

徐有贞石亨等人帮助朱祁镇谋取政变,就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这帮复辟大臣没有亏待自己,互相保举提名,朱祁镇和卢韵之也一一首肯,这让他们尤感欣慰。徐有贞晋。石亨则封为忠国公,也算应对了前过的,石亨日后必定拜公封侯的预言。

张軏功劳也是不小,被封为侯爵,名为太平侯。而杨善杨准等人则是低调了很多,略胜半级以示表彰,卢韵之更是推辞了朱祁镇把他列为三公的想法。卢韵之手握重权已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趋势,要这些虚名也就没用了,况且于谦已死,在世的群雄没有能与卢韵之抗衡的,更不用再政务上压制别人了。如此一来,杨善和杨准的升迁就好理解了,一个为卢韵之的岳父,一个是卢韵之岳父的伯父,这两个身份比皇亲国戚还要好用,所以升不升官也就可有可无了狂蟒之灾。

但是同是中正一脉的曹吉祥却一跃而起,得到卢韵之的授意,接管了司礼太监的职务,牢牢的控制住了内宫,同时监管三大营。加之卢韵之手中所握的兵权,现又是自己人监管,守备京城的主力,国之利剑的三大营已经成为了卢韵之的私兵。

这次夺门之变,京城三大营的兵力起到了重要的阻拦于谦城外大军的作用。当年程方栋占据京城,于谦向卢韵之被迫议和,在兵权交割的时候,卢韵之和于谦曾有过约定。一,绝不更换异姓自立为王,江山仍有朱氏皇族来坐。二,一旦有边疆战事,定会抵抗外敌,不让外族入侵。三,定国安邦,让动荡局面平复,百姓脱离战争的灾祸之中。

有了这三条约定,于谦才放心的把兵马交给了中正一脉,于谦不相信中正一脉,但是于谦知道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中正一脉还是靠得住的。卢韵之此次并没有违反曾经的约定,做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因为这个约定本来就思前想后很是全面。

第一,卢韵之是复辟,没有自立为王,也没有立异姓为皇,依然是朱祁镇这个姓朱的坐江山。第二就压根不存在了,这几年边疆战事并不紧急,没有需要调动京城兵马的危及情形。第三就是此次政变除了在南宫被王振杀死的那些死忠于于谦的守备外,根本没有伤亡,更牵扯不上普通百姓和局势动荡。城外大军对峙也不过是震慑而已,好似演习一般。夺门之变可谓是兵不血刃,就一举成功了。

京城权力更替之后,权势最高的内阁已经形同虚设,但是徐有贞却挺在乎内阁的构成的,内阁原先的五人中被裁去了四人,只留个不当事的高谷,于是徐有贞提拔了同为夺门之变的参与者许彬,以及自己的亲信薛瑄入阁。即便如此,还是少了一个,徐有贞看中了李贤,于是李贤也入阁了。令徐有贞没想到的是,日后自己的失败竟与李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是他能提前知道定不会做出提拔李贤的举动,还会把李贤打入深牢大狱,起码此时复辟一党还是如日中天的。

于谦死了,被押入牢中的时候就已然不行了,徐有贞的意思是宣称于谦畏罪自杀,而卢韵之和朱祁镇则不允许。朱祁镇声称于谦若是死在牢中,百姓定误认为于谦是被折磨而死,是以隐瞒真相的作为,与国威不利。而卢韵之则是答应过于谦,让他死的光明磊落最好是被奸佞所害,就如徐有贞这样的人最为合适,当然这个理由卢韵之并未明讲。徐有贞也不敢多问,皇帝和卢少师都说话了,谁敢不从呢。

于是乎王雨露出现在了天牢之内,半个时辰后于谦面色如初,神态依然,只是紧闭双眼,若是有人把手搭在他皮肤上就会发现冰凉一片,原来只是看似活人罢了。

罪名已然张罗好了,那就是迎立外藩,换句话说也就是谋反罪。

正月二十三日,崇文门外,于谦被斩首处决,天气冷寒加之王雨露用药的确高深,于谦栩栩如生的在百姓面前最后一次露面,随着人头落地血如涌注,活灵活现的逼真至极也真难为了王雨露。本来徐有贞意欲要腰斩于谦,却被卢韵之瞪了一眼不再敢自作主张,徐有贞这种人可能永远不明白什么叫做惺惺相惜,活血只懂得臭味相同吧。

随着于谦的斩首,他的家也被抄了,可是每个前去抄家的官员都面如死灰,他们皆深深地被死去的于谦又震撼了一回。因为这个朝中一品大员竟然家徒四壁,手握着兵权有大量军械粮草损耗军饷可以贪污,竟然还是如此清廉,家中唯一值钱的就只剩下朱祁钰曾赐给于谦的宝剑和蟒袍。众人都明白了,什么才叫清官,什么才叫忠臣,国之财,过而不取。

于谦的儿子儿媳纷纷被发配边疆,本来叛国罪应该诛九族的,可是他们却被逃过一劫,想来也一定是卢韵之的功劳。

于谦的儿媳张氏被发配山海关,儿子于冕被驱逐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相惜和臭味相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