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完这些,马丙笃又把目光望向队员们休息的房间,至此,自己所率领的第一战区文化挽救武装工作队全员到齐,52个人将在明天天亮时开始建队以来的第一次行动……
马鸿陵读到这里实在困得不行了,看看飘窗外昏黑的天色又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自己边整理边阅读已经用了七个小时,头晕眼花、脚麻腰困十分疲惫,不是因为陈洪涛给的军史资料文字过多,而是将一片片散乱的战史记载努力还原成爷爷的连续经历太费脑筋。这中间还有许多衔接不上的地方,也有许多没有提到的环节,比如爷爷从川康回到西安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杨虎城回国后为什么没有参战而是一直关押直到被害,爷爷又如何承担起战区巡视与文物抢运这两项职责,这些都是马鸿陵想知道的,一会继续再看吧!趁着五一假期这两天认真看完,也好提早给陈洪涛答复。
从茶几上把第一个盒子里的资料按顺序整理完毕,马鸿陵在屋里走动了一会,伸懒腰甩胳膊,活动了一阵又从第一个盒子里继续翻找,剩下的纸张却没有了活动记载,都是爷爷的各种立受奖记录,有领授中正剑的记录,也有领授仅发与文职的中正勋章的记录,更有领授抵御外侮、英勇作战的宝鼎勋章的记录,其他领授的各种奖章、奖状、纪念勋章林林总总不下五十份,虽然对民国时期的奖章勋章不熟悉,但马鸿陵却能感知到其中的份量,但是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这能是自己种地几十年为生的爷爷获得的吗?
第一盒资料再也没有什么线索,马鸿陵又打开了第二盒资料,这只盒子上写着“相关人物”四字,时硕同样散乱的悼念着与爷爷有关的人物记录,记载的大都是生平履历。太爷爷马鱼排在第一位自不用说,还有杨虎城、孙蔚如、赵寿山、李双全等三十八军故旧,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马鸿陵熟悉的小人物也在其中,初看姓名没有认出来,但往下看时才知道,都是爷爷曾经的部下,比如这个名叫“鲁连升”的人物资料,在姓名之后写着调查者的注释:鲁连升,外号小道士,陕西大荔人,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153团1营,初任马丙笃勤务兵,后任国防参议会第一战区巡视员副官,少尉军衔,精通中国武术及射击搏斗,婚姻未知,子嗣未知,1945年9月脱离部队失踪。2003年4月20日至25日我局派员至大荔县寻访,未有此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