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行业,可不比其他。在某些方面来说,基本上可以算是衡量某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力行业。虽然那大多数都是在说军用大型舰只,而不是民用的,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关联的。想要单单依靠环亚就把这么多东西包圆了,就算环亚实力强劲,那也不行。
更何况,环亚可不仅仅只有船业一个行业,还有其他很多的行业,分摊下来,单独一个行业,在国内普遍投资偏低的情况下,可能会显得比较大方,但和国外那些船业巨头相比,刘东这点钱,还远远不够看。
其实说那么多,还是环亚现如今的底蕴不够,虽然环亚算是一飞冲天,好像一下就能跨入财团的门槛。但实际上,真正和那些老牌财团比起来,还少了很多底蕴。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人脉上,甚至就算是客户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现如今的环亚,就像一口气吃成的胖子。刘东弄出这么多的产业,赚钱虽然是主要目的,但也未尝没有给环亚打基础的想法。只有把基础打牢以后,环亚的发展,才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过几年的那些以销售为王的企业,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赚了一点钱,就开始大规模的扩张。
但他们的扩张,并不是理性的扩张,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就盲目的扩张,力图一下就把企业做大做强,至于什么成本,什么盈利率,那绝对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如果刘东也是准备这样流行一把就走,那以刘东现在的总体实力,完全可以在国内搞鲸吞,引起巨大的经济轰动。但那样做之后呢?管理不到位,资金链枯竭,产品跟不上公司的步伐,最后只有倒闭的份。
刘东并不想自己的环亚成为那样的存在,所以就必须把基础给打牢实,经得起风浪,经得起考验。环亚船业也同样如此,如果刘东不是忌讳日本人的贪欲,不是忌讳美国人的制裁,那他大可以大大方方的赚钱,就算成为一个代工基地,那赚的钱也不会少。虽然大头不会到自己这,但就算是汤水,都足够回本。
但刘东想要的环亚,并不是代工厂,而是实实在在,能够影响到行业范围的核心企业。所以即便是有便利的捷径,刘东也只有走最为艰难的那一条路。
“我何尝不知道那样做会很困难,但我们环亚目前,也就只有迎难而上。虽然我是有万国造的意思,但不代表一定要混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性的吸收长处,最好就是要那种技术类是,或者是某一个部分整体相同的技术。
比如说主船体,我们就可以全盘采用某一个国家的技术,然后上层建筑,又采用另外一个相近,或者比较匹配的技术。然后再细分下来,主船体的里面也可以具体的划分出来,上层建筑又具体的划分出来。我们的目标不在于真要把船弄成四不像,而是选择性的吸收。这样一来,我想技术方面的吃透,应该要简单一些。反正选择相近的技术,这样磨合下来,其实也不算太废功夫。”刘东越说,思路越是清晰。
听到刘东这么一说,张亚平点头说到:“如果是这样,那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量,就会减轻很多。都选择相近的技术,那我们形成自己产能的过程,也会加快许多。”
“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可以收购国外的船舶制造厂。这几年,海洋运输行业,一直都比较低迷,由于欧洲那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而让整体的海洋运输产业,波动变低。这样一来,那些大型的船舶制造业公司,影响不会太大,但对于那些中小型的船厂来说,这就是个灾难。而我们大可以去收购那些中小型的国外船厂,资金用不了多少,但好处却不少。
每一个船厂能生存一段时间,都有自己的绝活,只要我们有目的性的选择,那么吸收掉他们的精华,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反正现在总体的行业不景气,我想那些船舶制造厂的老板,肯定也乐于出手。但现如今国际范围内,又能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出手?
虽然国际性的大型船舶工厂,会乘着这个时间收购一些工厂,增加他们的底蕴,但他们能收购的船业,毕竟不会是全部,绝大多数船厂,只有在那儿耗着,撑得住就活,撑不住就死。只要我们能够针对性的做出措施,肯定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技术也引进了,钱还花不了多少。比起整体引进某一个国家的技术,或者某一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来,不但效率高,钳制少,花费也会变得最少。这样对于环亚船业发展来说,很是重要。”这个时候,刘东的思路越发的清晰起来。
虽然刘东很关心环亚船业,但不代表他会无限制的支持环亚船业,总体上,是有一个度的。如果环亚船业在技术引进方面,能够省下更多的资金,那么在其他方面的资金规划上面,就会宽裕许多,越是宽裕的环境,就越是能让环亚船业的实力快速增强。那样一来,环亚船业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加强。
听到刘东这么细致的分析以后,张亚平才发现,刘东的这个主意,是真心不错。如果按照之前整体引进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公司技术的做法,那样做是会让开始的时候变得简单,但很容易被引进技术的那些工厂或者国家,抓住自身的软肋。
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当环亚船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能够对那些引进技术的工厂形成威胁,那么张亚平绝对相信,之前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