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家事>第九十章

朱长安口齿灵敏,讲得绘声绘色,从谢举子的出身来历说起,说到他如何进京,如何在路途中与于将军家同行,又如何和于家秀相识结缘,又说到他考中功名,他在京中的叔父替订鲁家的亲事。这下于家可不答应了,本以为是稳当当的女婿,只等他考中了就来提亲了,谁想到半道里杀出个鲁家来。

朱老太太听得十分入神,听到说起鲁家的姑娘时,转头问一边的陪房徐妈妈:“鲁家有这个年纪姑娘?”

徐妈妈说:“有的。您忘了?就是他们家三房的姑娘,老爷五十大寿的时候,她还跟她伯母一起来过,那会儿还小呢。”

朱老太太有了个模糊的印象:“哦,记得是个挺聪明的忻娘。”

“可不是么,鲁家人就是会读书,祖孙全入翰林,是好人家。”

鲁家世代书香,姑娘教养自然是好的。那于将军家以前没听说过,八成是刚发迹没多久的。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偏偏两家都不肯相让——

“好啦,你也甭陪着我了,赶了这么些天的路也累了,快去换了衣裳歇着吧,你慕贤弟弟也快回来了,你们兄弟俩经年不见,肯定有好些话说。”

朱长安笑着说:“我不累,我也那么长时间没见祖母了,您就不留我多坐会儿,难道还怕我吃了您的好茶?”

朱老太太笑着拍了他一下:“就你这张嘴哟,净会说这些话。我这里的茶你想吃可有的是——你祖父等下肯定要问你话的,你还是去换了衣裳预备预备吧。”

提到朱老爷子,朱长安可不敢嬉皮笑脸了,站起来应了一声是。

他从朱老太太屋里出来,正好朱慕贤从外头进来。

朱长安停着打量了一下这位堂弟——第一眼看过去就想,他长高了。

但不止是高了。

那一身的书卷气。还有沉静的目光,从容的神情……

当年离京的时候,朱长安送了他一程。堂弟从来没出过远门,红着眼眶,神情显得十分不安。那时候家里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谁也说不好将来会怎么样。朱长安自己也惶恐不安,还打起精神安慰他——

一晃,面前的堂弟已经不再是那时候孩子气的模样了。

“四弟!”

朱慕贤笑着应了一声:“三哥来了。”

他们两人过去交情就不错。虽然长辈不和,但是他们倒是很说得来。朱慕贤小时候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崇拜这个堂兄。他特别机灵。总能弄得到许多不常见的新鲜玩意儿,讲起外头的事情来一套一套的,逃课也总有办法不被逮。朱长安这人并不小气,有什么吃的玩儿的总不会忘了他一份。那会儿朱慕贤和他的关系,倒比和自己的同胞兄长还要好些。

虽然好长时间没见,但是这么一碰面,过去的那种熟悉感很快又回来了。朱慕贤问:“从收着京里的信,祖母就让人给你收拾屋子了,本来觉得你上月底该到的。怎么晚了这么些天?路上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儿,就是在潞州有事儿耽误了一下。”

朱慕贤陪着他进了屋子:“你瞧瞧还缺什么,回头让人给你送过来。”

朱长安开着玩笑:“四弟现在可出息啦,这眼见都当家掌事了,将来做哥哥的可得多仰仗你的照拂了。”

朱慕贤强忍着笑说:“哪里哪里。三哥太客气。”

朱长安可不全是开玩笑。他虽然年纪不大,可是自小在京城那些公子哥里头混大。比谁都更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道,光是有钱财那是不行的。有再多的钱,保不住,那等于没有。自家能有今天。那是老爷子几十年纵横不倒的缘故。现在祖父罢官,大伯闲置,自己爹娘的眼睛只盯着家里的产业——

可是朱长安想的更长远。这个家,将来靠谁?朱家这一代子弟虽然有七八个,可是将来能顶事儿,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也只有朱慕贤一个。自己读书是不成的,想将来富贵长久,当然要交好这个堂弟。

可惜他爹娘听不进去他的劝说,总觉得自家也不是没靠山。但就朱长安看,不管是父亲的相识,还是母亲娘家,都不大能靠得住。他们毕竟是外人,没事时还好,遇事谁不先想着自家?指望人家对你掏心掏肺的,凭什么?

“我看着你比在京城的时候瘦得多,人倒是更精神了。书院里怎么样?课业重不重?先生凶吗?有没有要好的同窗?”

“三哥一张嘴就问这么多,让我先答哪一句?”朱慕贤说:“你先换了衣裳,我让人送些点心来垫垫肚子,咱们有得是功夫,慢慢再说不迟。”

朱长安在屏风后头换衣裳,顺口问:“对了,隔壁住的什么人家?我来的时候,那家的姑娘还让人引了路,回头倒要记得道一声谢。”

“哦……”

朱慕贤不必多想,也知道朱长安说的是谁。隔壁就两家,周家只一个姑娘,眼见要出嫁,自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而李家的姐妹俩,妹妹太小,给朱长安引路的应该是李又林。

“姓李。”朱慕贤说:“他们家都热心肠,一年到头的不少事情常劳烦人家,倒是得好好谢谢。”

朱长安系着腰带,探出头来说:“这南边儿的姑娘和咱们那儿的就是不一样。瞧着一个个水灵灵的,精致得跟瓷人儿一样。”

朱慕贤嗯了一声,以前他们在京城时,朱长安嘴边也总挂着这些话,但是不知道怎么,这一次朱慕贤却不想他再说下去。

“京里一切可好?”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