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昶变天下>二七七 陈桥兵变(一)

有人却坚决反对。听闻柴荣又欲亲征,李处耘深夜面圣,“皇上,龙体重要,万不可意气用事。”

柴荣不悦,“若不能驱逐契丹,立功千秋,留有身体又有何用?”突然觉得不对,李处耘一向听令,怎会来劝阻,“处耘,何人让你来劝朕的?”

李处耘不敢隐瞒,答道:“大蜀皇上。”

柴荣点头道:“下去吧,朕知道了。”再大度的领导也不会喜欢自己的部下听他人之令,即使是好意。柴荣心中对李处耘已有不满。

就在柴荣豪情万丈,准备立下不朽功勋时,旧病复发,无奈地拖延了北伐的日期。

有人觉得这是个大空子,北汉的刘承钧。别看他年少,但夺回他刘家江山的信念根深蒂固。听闻柴荣又病,大喜,点兵五万,进犯周境。

柴荣冷冷一笑,黄毛小儿也敢狮子头上发威?便准备下令赵匡胤等人率精兵征讨。

“皇上,此举不妥。”赵匡胤有不同意见,“我精兵本为北伐契丹所用,刘贼小儿,不堪一击,杀猪何用牛刀?”

柴荣卧床,一脸病容,点点头道:“此话有理。朕该派何人出征?”

赵匡胤显然早有准备:“忠武军节度使李重进大人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即可。”

柴荣想了下,同意,随即下旨两人出兵阻击汉军。

“大哥破格提拔,一举成为殿前都点检使,许多老将老臣心中很是不服。”饮酒时,石守信不解问道,“此正是军中立威最佳时机,为何放弃?”

“哈哈,石将军不必心焦。”被赵匡胤招入麾下不久的谋士苗训笑道,“立威的机会以后还多着呢。”赵匡胤此次主动向柴荣推荐那二人,正是他的主意。

赵匡胤摆摆手道:“我这也是为皇上着想。若我大军出征,汴梁岂不空虚,异心之人便有机可乘。”

“赵将军对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昭辅敬将军一杯。”另一位刚刚加入这个阵营的谋士楚昭辅道。

“哈哈,大家一起。”赵匡胤大声招呼。近阶段,赵匡胤的身边除了那十位结义兄弟外,网罗了不少人才,又与其他部下关系越来越紧密,象高怀德、潘美等人。

王溥、范质等大臣多次在柴荣面前提起此事,柴荣不以为意。他的本意便是提拔赵匡胤,见他如此深得军中将领信任,自是高兴。

说实话,此时的赵匡胤确实并无其他想法,只希望不辜负柴荣的厚爱,努力将禁军带好,成为大周王朝倚仗的肱骨之臣。

孟昶把迁都的愿望一说,得到众臣的响应。成都毕竟偏安一方,道路险峻,不利于如今大蜀之治理。而金陵四通八达,又是富饶之地,南唐已治理多年,何乐而不为。

迁都规模巨大,劳命伤财难免。为此孟昶提出分批次,循序渐进,尽量小规模多批次地迁移。王朴已前往金陵与赵普会和,为孟昶的到达打前站。

不是没人反对,比如婵蕊便在无人时劝道:“你难道不知道后来有个南京政府被打到岛上去了吗?”

孟昶笑道:“当然知道,但与我何干。”

“我是怕你步他后尘。”婵蕊俏脸一绷,道。

“我的亲姐,我早他将近一千年,谁步谁后尘啊。”孟昶睁大眼睛道。

婵蕊耍赖般道:“管它早一千年还是晚一千年,反正金陵是不祥之地,不可为都。”

孟昶“呵呵”笑道:“那是别人做皇帝,不是我。”

婵蕊知辩不过孟昶,摇着头道:“你就等着亡国吧。”

孟昶还未来得及反驳,佳人已去,不禁摇头自言自语:“又不是我老婆,管得还真宽。”

刘承钧不成气候,在李重进、李筠两路大军的进攻下,五万人马损失一万,吓得赶紧又退回太原。

听闻这个消息,柴荣的病好了大半,能够下床上朝。

赵匡胤没有表功,柴荣却多次在众臣面前赞扬他的识人识军的才能。

大蜀开始迁都,朝中大臣也在不断迁往金陵。王处回主动提出留守成都,赵季良、赵廷隐、李昊等退下去的老臣也愿在成都享安晚年,孟昶皆准。

离开成都那日,成都百姓沿途相送,延绵数百里。有不少人痛哭不已,以表达不舍之情。孟昶心中又怎舍得这块土地,忍不住落泪。

历史上孟昶被宋军俘虏,押送汴梁时,数万百姓冒生命危险为他送行,据说大哭至死者多达百人。但此时的我不是他,我是雄霸一方,心怀天下的大蜀皇帝,我是为胜利而离开,我是为更大的胜利而离开。想到这,孟昶不禁一笑,抹去泪花,挥手向人群致意。

“出蜀下江东,此子野心勃勃,皇上不能不防。”宰相范质小心提醒柴荣。王溥、魏仁浦等臣纷纷应和。

柴荣没有答话。孟昶在几日前便已来函告知迁都之事,他的心中已有芥蒂。

“范大人可知大蜀皇帝与我皇乃结义兄弟?”说话的却是赵匡胤,“他俩情深义重,一个治南,一个治北,相处和谐,怎会反目?我大周首要任务是驱逐契丹,夺回我疆土,此略不可变。”

知我者,赵匡胤也!柴荣点头道:“赵将军所言极是。南方安定,便可一心对决异族。若再有挑拨我兄弟关系者,朕绝不饶之!”

范质、王溥等人不再敢言。

“粮草已备足,将士已待命,请皇上允末将率兵北上,直捣幽州。”赵匡胤马上请命。

柴荣的精神又来了,“哈哈”大笑道:“好,十日后朕御驾亲征,不捣幽


状态提示:二七七 陈桥兵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