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便是如此。
她得爱有多深?只看如今后宫中,先帝那些比她年轻得多的妃子,却早在当今登位之后一两年里,就一个不剩的全部“病故”了,便可见一斑。
是以,当年一心求子,以期保住自己爱情的她,根本没有任何的心思理会初生的女儿。更何况,这个女儿的出生,叫丈夫和公婆都失望了,甚至于是她爱情开始幻灭的导火索。女儿,是直接导致她悲惨生活的源头,她没有因此而恨她折磨她,就已经是慈母心肠了。
而后来,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儿子,便更不将女儿放在心中。至于那时候的先帝,好不容易有了子嗣,能够稍稍叫他的地位更巩固、更名正言顺一些,却没想竟是个女儿。失望之余,他只一心求药,想尽快得到一个嫡子,自然也顾不上那个本就柔弱无比,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的女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平大长公主李道亦幼时的处境,便可想而知了。
比之前朝,大唐的后宫要干净得多。可到底是女人云集的地方,就算有祖训,后宫与朝堂关系被淡化的近乎与无,也终究不可能完全的没有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后宫,再干净也干净得到哪里去。爹不疼娘不管的李道亦,受了多少的苦楚和折磨,怕是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无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无数次挣扎着从阎王殿爬回来,那么的艰难,竟是真的叫她活了下来。
在一次生死大劫之后,她柔弱的身体竟是突然就好了起来,而后更是爆发出惊人的天赋,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文治武功,堪比太宗。这样的她让其祖父正康帝称赞不已,即便是到死的那一日,都还在为她不是男儿身而深感遗憾。
她更是如同所有的皇子皇孙一般,被特许年满十二岁,便跟着上朝观摩、学习如何处理政事的机会。不过短短两年,就叫那些曾经极力反对她入朝的官员不得不承认,比之皇子皇孙,包括那个曾经完全将她忽略的太子父亲,她的能力都远远超出了许多去。
如果她是男儿身,怕是绝对不二的皇位继承人了。
如此几年下来,小小年纪的她在朝堂上竟是渐渐的有了一言九鼎的地位,功绩更是数不胜数。
在她的光芒掩盖之下,先帝与当今,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了。
她人生中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年过二十,还依然待字闺中,无人问津。其实,这完全可以理解,大唐虽提倡解放女性,提高女子地位,可男人们到底还是比较喜欢柔弱型,依赖型这一类的女子,即便是有独立自主的女子,也不能压在男人的头顶。
可以想见,如此强大而强势的女人,还真没有几个人有那个胆量敢娶回家去。于是,她的终生大事,就这样耽误了下来。不说太子太子妃,就是正康帝,也开始忧心起来,可相看了无数的男儿,都未能找到适合她的那个人,而她自己也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更坚持要等一个属于她的男子,不肯随意嫁人。
那个时候的她,羽翼已丰,几乎没人能够勉强她。
然而,当正康帝年龄渐老,生命逐渐走向完结,众人都以为她会越过其父,成为帝国第一位女皇的时候,她竟是突然离开了朝堂,跑到巴蜀这个偏僻的地方,嫁给了一个农夫,过起男耕女织的日子来。而那个男人,对她还呼呼喝喝,丝毫没有任何敬意,更不用提什么惧意了。
这一下,好悬没将弥留之际的正康帝给直接气死。自家样样出色的孙女,挑来挑去,挑了个农夫也就罢了,反正李家自太宗开始,就没什么门户之念,嫁娶的时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征求个人的意愿。可看着原本雷厉风行的姑娘,竟是在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农夫面前,装起了温柔贤惠,实在叫人接受不了。
可接受不了又能怎么办?二十来岁的姑娘了,总不能刚嫁了人,就和离吧!再憋屈,他们都认了。可她,却连回长安都不肯,因为她的丈夫,舍不得家里的那几亩地,和后山上那满山的药材山货以及猎物。
于是,那个曾经在朝堂上、在大唐厚重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安平公主,就这样沉寂了下去。后来,不管是她的祖父驾崩、还是父皇登基、驾崩,抑或是她的弟弟登基,她都再没踏入过长安城一步。
即便她受封安平长公主,享食邑三千,儿子更是封了候爵,并受到重用,调任全国各地,她终其一生,也再未离开过巴蜀大地。
这样固执又冷漠的她,彻底的惹怒了本就对她不怎么在意的太后,这个女子,在长安便成为了一个禁忌,没有任何人提及。前世的锦绣,甚至连听都不曾听过大唐还有一个安平长公主存在,更不知道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么多传奇故事。一直到救了宫家小姐,认识了宫家人,她才从祖母口中,听到了这个女子传奇一般的人生。也是在那个时候,她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竟还有如同安平长公主这样的女子存在。比之华清书院的冯教授,生活得更加的肆意、洒脱。
作者有话要说:我食言了,不过,我会再补上一章的!
哭……慢性咽炎好难受,慢咽舒宁不管用,有没有建议?嘤嘤嘤……
据说今天是世界末日,不知道天会不会亮,会不会看到我的更新,我还有没有机会补起欠的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