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过渡章节,两章合一
在民间,自古就有一个年底必须结清欠账的规矩,欠债的人过年之难,犹如过关,故称为年关网游之天下无双。只这样困窘而难捱的日子,若非遭遇天灾**,大唐帝国治下的百姓已经甚少再有体会了。每每过年,都是庆贺一年的丰收和期望来年更好的大团圆日子。
曾经的余家也是如此,然而于他们而言,惠泽二十四年的这个年节,却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年关了!
先是因一个仆婢的缘故,刚归宁的姑奶奶余诗仪就和二小姐余锦绣一起受了伤,一个伤了脚,一个伤了手,连例行的团圆饭也因此而流产;接着便是大年夜里,明明“福”运至,偏偏却引起了一场大火,烧了豪奢的牡丹园和住在其中的余二太太古氏;然后一夜之间城外庄子上无声无息的被袭击,死三十六人、失踪一人;最后,余家老太太坚持不住打击,痰迷了心,魔怔了。
继丞相大人余定贤因燕喜楼饮宴之事沦为长安城笑柄以后,余家再一次的为长安城的百姓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人都在传说,是余家招惹上了什么灾星或者霉星,所以这些倒霉的事情才会如此一件接着一件的来,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某些赌坊竟然开起了盘子,大张旗鼓的下注赌余家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出事,又会发生何种事情。
如此一来,更是吸引了众多百姓的谈论和猜测,什么走在路上被石头砸死、喝水被呛死、被鬼神勾了魂魄……如此等等,各种天马行空的事由都被想了出来,说的神乎其神,仿佛他们已经看见了余家的人遭遇这些事情了一般。
而余家,也一改往年活跃于长安城各个世家权贵府上的作风,再无任何走亲访友的心情,都龟缩在家中,办丧事的办丧事,侍疾的侍疾,一时之间,原本风起云涌的府中竟是和谐平静了许多。
只古氏的丧礼办得有些冷清,除了二房几个媳妇的娘家,旁的亲友多是差人送来奠仪,并未亲自前来致哀吊唁。
这也是人之常情,大过年的,别人都欢欢喜喜的,偏偏你家要办丧事,人家自然不乐意沾了晦气。加之大家都觉得传言中余家遭了霉星的说法有几分可信之处,也生怕自己也沾上,当然能离多远就离多远了。况且不过是丞相大人弟媳的丧礼,一个连诰命都没有的普通民妇,也不值得他们来吊唁。是以,丧礼就在清清静静的氛围里,很快的结束了。
丧礼结束的时候已是到了正月十五,尽管他们想尽了办法,终究还是没能够求得余定贤松口,余家二房三兄弟只得带着一干家眷,不情不愿的扶着古氏的棺灵回川蜀老家成都去了。
眼看着这一大家子人离去,前世将会发生的许多事情,也将随之无声无息的过去,锦绣心中颇觉可惜。他们这一去,就算不守孝,至少也得过了百日才会返回,若是他们真要实打实的扮演一回孝子,老老实实的结庐守孝,那可就是二十七个月的事情。
先不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会发生多少事情,但就是这个正月里,若是按照原定的规律,就能够出现多少次教训二房的好机会,最终却全部因为这场葬礼而丧失了!好在对此锦绣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二房除了二老爷二太太夫妇,其余人也没有将她得罪到你死我活的境地,暂且放过他们,于她而言,也算不得多可惜。
只是她眼红啊!明明是她费尽了心思想要得到的离开长安城的由头,别人倒是毫不客气的先用了,虽然他们并不想要这个这个结果。可锦绣心中还是有短短的一瞬,忍不住出现一丁丁后悔的念头来。
二房倾巢而出,整个的余府里,顿时空了一大半。加之过了初八,朱旭晟也在吏部述了职,换了一个新的县城任职,得赶着前去赴任。余诗仪本想带着锦绣一起离开或者留下来想法均被拒绝,在不甘中带着儿子随同丈夫启程了。
是以本该热闹喧嚣的上元节,就显得分外的冷清。连挂在廊下那盏盏大红色灯笼的光线里,都透出些寂寥萧索的味道来了。
拈着细细的针线,锦绣望着窗外,在崔妈妈灼灼的眼神下,有一下没一下的绣着梅花,表情有些许的无奈。
也许是觉得锦绣做事太过锋芒毕露,柳氏想要磨磨她的性子,看出她对崔妈妈信任中带着一些恭敬,便吩咐崔妈妈盯着她刺绣。而且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就不允许出房门。所以别说去东西两市或者曲江池看一年一度的灯会了,就连今夜的烟花,也没得看了。
对此,锦绣颇觉无奈。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她都不喜刺绣,虽然她学得并不差,绣出来的东西也似模似样,说不上多精致,却比一般的豪门贵女好得多。
可是祖母有令,奶娘又一丝不苟的执行着,她也只能妥协。
“小姐,刺绣的时候不要发呆,别扎了手。”看着锦绣目光呆滞,绣花针就要往手指头上戳去,崔妈妈赶紧一把抓住她的手腕,语带责备的念叨。
锦绣顺势放下绣绷和绣花针,拉着崔妈妈的胳膊摇晃着撒娇道:“崔妈妈,我都坐了一个下午了,眼睛都花了,先歇一会儿,好不好?”
“小姐……”崔妈妈很无奈。小姐做什么都会力求最好,除了绣花。可是于女子而言,女红可比那些个琴棋书画重要得多了啊!
锦绣还想耍赖,门外就传来一个欢快的声音:“小姐,听说老太太又在撒泼耍赖,非要老爷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