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一开始就包含了太多东西在里面,老朱和洋儿媳妇的生活差异。年龄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儿媳妇玛莎是个作家,素食主义者。典型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老朱是太极拳教练,注重养生,接收的是儒家思想和中国的**,李安开头就用缓慢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展示两代人和两国人之间的各种代沟和差异,十几分钟的描述几乎没有台词,从这就可以看出导演拍摄电影的细腻和独特。之后儿子朱晓生下班归来。整部电影才呈现出一个正常的家庭状态,但是状况随之而来,饭桌上的一段争吵则和开头公公媳妇之间的安静呈对比,晓生一边用国语和父亲交流,一边又用外语和玛莎解释,整个场景滑稽的让人忍俊不禁,三个人坐在一张饭桌上吃饭,却无法交流。无法沟通。李安总是喜欢用吃饭的场景来表达一些主题,《饮食男女》里,一家人很少交流。却喜欢在饭桌上做沟通,但是《推手》里老头子是想沟通却无法不同,和洋儿媳妇唯一的交叉点就是儿子晓生,所以饭桌上加上孙子杰米,四个人的交流显得非常热闹,可是这种“热闹”却显得寂寥和可悲。虽然在大声呵斥两人闭嘴之后,晓生立马向父亲解释并不是针对他,但是前面的这些对父亲的耐心和百般忍让。却是铺垫了后面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的选择。因为老朱的意外失踪引燃了儿子心里的导火索,他毅然决定把老朱送到老年公寓,从而使家庭恢复原貌,可床头前老朱的一番回忆却又让他无法说出口,原来在当年的文革中,为了救儿子。妻子被活活打死,所以老朱说“我对不起你妈,我对得起你”。当晓生抱着妻子微笑着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能把老头子送走,又不会伤感情”时,那一刻,作为观众,真的千百般滋味在心头啊,不能说责怪晓生的无情,又不能原谅他的无情,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境地,作为观众都能感同身受,更何况剧中人。办法无非是那个自己觉得有情有义,实则是自私自利的假意撮合一对老人,晓生察觉父亲对朋友的母亲陈太太有意,于是想顺水推舟的让父亲搬出去。当陈太太明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还是倔强的陪年轻人爬山,体力不支的坐在台阶上哭诉“咱们干嘛这么为老不尊,一大把年纪给两个孩子来摆布,这算什么,嫌我老了没用了”。李安以一个远景反衬出两个老人知道真相后的落寞和无奈,我想所有看到这个镜头如晓生一样年龄的观众应该都会不约而同的拿起手机给远在老家的父母通个电话,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问候,老人们都不会觉得自己是被无情的遗忘或是抛弃了。就好似老朱在离家之前给儿子写的书信“常言道,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想不到这句话会应用到你我父子身上”,多少人不曾像晓生一样想过日后飞黄腾达了要把父母接到自己生活的地方,不管是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尽可能的弥补之前所没做到的,但是又有多少人是能在家庭和父母之间找到平衡的?
离家出走的老朱跑到中国城的饭馆做洗碗工,在劳累了一天下班后回到租住的小破公寓,想静下心来打坐,却不知是因为身体劳累,还是心里疲惫,竟也无力的倒在床上,这也就是老头子一直挂在嘴边上的“练精还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这练神还虚就难了”。
最后的结尾也在老朱和陈太太隐喻的对话中结束了,“我住那边168号房”“我住在那栋2101”,简单的对话却透出无尽的悲凉与辛酸,各自的儿女每周定时的来看看自己,看着晓生和玛莎一脸开心的表情,我在想,这难道就是最圆满的结局吗?
结尾李安又是一个远景定格在两个老人身上,只不过,在老朱嘀咕的“没事,没事”中,我们就暂且当这是最圆满的结局吧。推手中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无所不致的体现出来
老先生教太极拳时 学生本该穿练功鞋都换成了nike的红勾勾。
开头没有台词的场景,更是让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差异之大。
还有就是现在日益严重的老人问题。
老人们其实什么都不怕,就怕被忽略,就怕孤独。
看完《推手》后,去看看家中的老人吧。
中秋节快到了。他们不寂寞了。
李安导演的儿子表现让我印象十分的深刻,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郎雄老师的表演更是让人赞叹,三部曲中的表演无法忘怀。推手的镜头像极了李安这个人,表面看起来唯唯懦懦谦恭谨。内在里却显得极刚。这一点就算是在去年的色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