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北伐中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绍会盟

渤海郡,议政大厅倾情一世。

袁绍听闻从洛阳传来的消息,拍案大笑道:“好个曹阿瞒,竟然敢孤身一人行刺董卓,真是大逆之极!大逆之极啊!”

对于袁绍的戏言,许攸附和一笑,说道:“主公,曹操此次的义举,敢冒天下为先,虽行刺董卓未果,但已然是声名起鹤,四方昭然,在我看来曹操不是疯了,就是胸藏大智。”

“为何?”听到许攸有意的夸奖曹操,袁绍不免有点不愤,搬弄着手指上的翠扳指,说道。

许攸道:“主公,你想想,董卓何人?豺狼也;此贼秽乱禁宫,亵渎朝纲,篡改律法,视汉帝如玩物,同百官如草芥,使天下之人怨声载道,敢怒而不敢言,然曹操行刺董卓,却为天下人之人开了先例,其有一就有二,天下人岂不会纷纷效仿曹操!”

“然曹操此次回了陈留,就形同如虎归山,倘若他率先竖起义旗,天下人又会怎样看待?”

袁绍不是傻子,稍稍分析就得知了其中的厉害,猛然惊醒道:“就如大泽乡陈胜,吴广呼!”

“主公明鉴!”许攸鞠手躬身道。

“那吾该当如何!”袁绍此时挺羡慕曹操的,应为他做了想做而别人不敢做的事,当然如果这事发生在他身上,就不敢用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了。

“须当……”当许攸准备再次谏言时,门外守卫的叫声却打断了他的思路。

“逢大人……”

厅外逐渐传来阶梯上的踏步之声,待走到尽头时,厅门从外向里被推开,露出一道人影。

迎面而来的是一位缁衫长袍,青衣穿着之人,眉宇之间行色匆匆,当他来到大厅之上后,对着袁绍长拜道:“逢纪拜见主公。”

“哦!是逢纪啊!我刚刚和许攸再讨论曹操刺董一事,既然你也来了,那你也听听吧!”袁绍看着逢纪微微一笑,悦色道。

逢纪低着头,让人看不清面上的焦着,只听他说道:“主公,曹操刺董一事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要讨论讨董一事了。”

“讨董!”袁绍眉头微微皱起,没听明白逢纪话里的意思。

逢纪身旁的许攸也比袁绍好不到哪里去,一脸疑惑看着自己这位同僚,不知道他话里卖的是什么关子。

逢纪从袖袍之中拿出一份文书,恭敬的交到袁绍手里,袁绍疑惑的看了眼逢纪,拿过文书,目光中充满好奇。

仔细的看着文书中的所写,袁绍的嘴唇喃喃动起,就是没发出声音,看完之后就把文书给在一边等候的许攸。

许攸迫不及待的接过文书,目光仔细浏览起来。

“好文章啊!当真是好文章啊!慷慨陈词,言辞激昂,句里行间无不是有种血气凌然,惊人骇气之意,我料定写此檄文者,必是曹孟德。”

看完之后的许攸并没有说关于文书之上的内容,只是一个劲的夸是篇好文章,字字珠玑,句句精妙。

“哼!”袁绍似乎很不喜欢有人在自己身旁说起曹操的好话,只是冷冷地道:“这曹阿瞒当真厉害,一回去就是招兵买马,举义起兵。”

许攸马上开口道:“主公,事不宜迟,我们应当抓住先机,乘势起兵啊!”

“这是自然……”曹阿瞒乃是宦官之后,要说他能召集各路诸侯,那不是贻笑大方,到头来还不是靠我袁本初,袁绍得意的一笑,在他的眼中,一个太监的后代,怎能跟自己四世三公,海内名门的袁氏相比。

许攸刚想说几句奉承话,拍拍袁绍的马屁,但逢纪很不合时宜的接口了。

“主公,这讨董檄文并不是曹操所写。”逢纪道。

“哦!那也对,曹操一介武夫,怎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那是曹操身边的什么人所写,我倒想见识见识。”袁绍微愣之间,然后自以为很聪明的说道。

逢纪摇摇头,低声说道:“也不是,这篇檄文跟曹操没有任何关系。”

“那是谁?”许攸忙是喝道,脸色之间还带点红色,刚刚自己和袁绍都认为这檄书是曹操写的,现在却被否定,这不是让逢纪在一旁看着笑话吗,许攸觉得自己刚才和袁绍的对话,就像是两个小丑,在自卖自说。

但是更让许攸意外的,这讨董檄文竟然不是曹操所写,那是何人所写,本来自己还想向袁绍建议,撰写讨董檄文,占据天下大义,不过现在看来,聪明的人不只有自己,写这篇檄文的人其智慧更甚自己,因为他懂得牢牢抓住时机。

袁绍的脸色更不好看,作为人主,往往都要表现出一番威严,但此时,他却跟许攸有一样的想法,就是被当成猴看了,那望向逢纪的眼神,满是怒气,仿佛在说:“你要不解释清楚,就有你好受的。”

逢纪更是觉得冤枉,心想:“刚才你们俩一唱一和的,说的好不热闹,哪有给我插嘴的份啊,再说,我也没说这是曹操所写,你们这样看我,干我屁事啊!“

但是逢纪还是挺起腰骨,装作面不变色道:”此檄文乃江东的刘尚所写。”

“刘尚?刘尚是谁?”袁绍琢磨了半天,硬是没有从脑中找到刘尚这个字眼,难道是无名之辈,但就算是无名之辈,他写的这些檄文又有什么用?

袁绍以前本就身居洛阳,常常跟在何进身边,参与着皇宫的立嗣之争,接着又与董卓勾心斗角,逃到渤海后就马上打造军器,拉军队,屯积粮,哪有空知道外面的事情,现在逢纪提起刘尚,他当然不知道刘尚是何人了。

“刘尚,扬州牧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绍会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