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期,欧洲各国资本主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英国,还率先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网游之天下无双。欧洲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英国亟须在世界其他地区推销产品,向亚洲各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英国进行市场占领的先决条件。英国希望能够打通并掌控由欧洲到南亚的商路,黑海、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是维系其商路安全的战略区域,英国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它的安全。而这时的俄国,政治上依然是一个封建军事帝国,依然实行封建农奴制的黑暗统治,但由于俄国仿效欧洲,较早拉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俄国的近代工业还是畸形的有所发展。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俄罗斯大帝国的领土扩张需要,也同样为了原料和可能的广阔市场,从彼得大帝起,沙皇俄国就野心勃勃的制定了侵略扩张和争霸世界的方针。其中,南下把触角伸向波斯湾暖水海域,并控制通往印度与中国的道路,是其重要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侵略和控制伊朗,征服中亚,是俄国实现其国策的必经之路。基于此,在整个19世纪,英国和俄国在从土耳其到阿富汗展开了反复的战略争夺,对于整个中亚地区形势以及对于伊朗未来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英俄在中亚和西亚的争夺以及伊朗的反应
(一)英国的中亚策略和第一次俄伊战争
1776年,俄军在高北加索北部地区修建了许多碉堡和工事,准备向波斯发动侵略战争,首要目标是仍然隶属于波斯的格鲁吉亚。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于1802年9月12日颁发诏令,公开宣称格鲁吉亚是俄国的领土。崇信伊斯兰教的伊朗各族民众,对于西方列强特别是虎视眈眈的近邻俄国一向敌意很深,俄国吞并格鲁吉亚事件,使俄伊之间的仇恨加深,并使伊朗的决策者在以后的战略决策中始终不忘向俄国的复仇意愿。
俄国的南下战略,同英国的矛盾很快就凸显了出来。经历了工业革命并在世界殖民体系中逐步确立优势的英国在中亚和伊朗地区拥有十分重要的利益,英国希望把伊朗作为在中东殖民侵略政策的工具,[1]109并保护欧洲大陆前往印度的大陆通道,抵御俄国在中亚的扩张。但由于时值英国拉拢俄国、土耳其等国建立反法同盟,与拿破仑斗争的关键时刻,英国不愿激化矛盾,因此采取了较为缓和的策略。拿破仑的法国则希望在陆海战场上同时给英国致命打击,并且希望能够借道伊朗攻击印度,于是法国建议俄国联合进攻印度,而恰巧当时的俄国沙皇保罗一世崇拜拿破仑,他欣然答应并在1 年初提出一个进攻印度的具体计划,不过由于战略原因,计划被拿破仑拒绝。保罗一世准备借哥萨克人力量单独进攻印度,但1 年3月1日,保罗一世被刺,计划不得不终止。
英国为抵御俄国的扩张和法国进攻印度的计划,于1 年派遣马尔科尔姆劝诱伊朗国王倒向英国。英国东印度公司答应,如果伊朗遭到俄国或阿富汗的袭击,就给伊朗供应武器和现金援助,条件是伊朗不得允许任何欧洲国家的军队经过伊朗的领土,并且承诺一旦阿富汗进攻印度,伊朗立刻与英国结盟出兵阿富汗。与俄国关系紧张、同时亟需强大靠山的伊朗国王对于这个结盟条件并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精明的英国人只用一个援助的空口承诺就冻结了法国妄图借道伊朗的计划。
1804年第一次俄伊战争终于爆发。伊朗国王根据条例,理所当然地认为英国根据条例应该给予伊朗支持,但英国人没有进行答复。拿破仑见有机可乘,便趁机而入,在1807年5月派代表与伊朗在芬肯斯泰因附近签订了法伊攻守同盟条约。根据条约,伊朗必须撕毁同英国的政治关系,向英国开战,如一方与俄国开战,双方应该共同行动。而拿破仑答应给伊朗的,除了供给伊朗军队武器与装备、派遣教官外,只是所谓强制俄国将格鲁吉亚交给伊朗的承诺。
当1807年7月“法俄两个皇帝在一条木筏上会面,并确认通过一个永久性的条约分割世界”[2]32-33的时候,两个月前签订的法伊条约就化为一张废纸校园全能高手。后来拿破仑及他的军队在后来的法俄战争中被赶出俄境,“这才使伊朗国王大梦初醒知道他以为俄国和拿破仑相争,会削弱俄国的势力的希望落空了”。[1]114伊朗在军事失败、政治无援的情况下与俄国签订了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伊朗在放弃了多片领土主权和在里海上保有的海军权利后,第一次俄伊战争结束。
第一次俄伊战争中伊朗的失败,对于力图收服伊朗并从军事上控制里海区域的英国是个沉重打击。英国更加担心一旦俄国势力大增,控制伊朗,那么伊朗便再也无法成为英国作为战略抗俄的工具,而且俄国通过阿富汗和伊朗还可能对伊朗造成威胁。为防止伊朗完全屈服于俄国进而损害英国的战略利益,英国再度回首,向伊朗示好,在1813年俄伊古利斯坦条约签订的时候,英国即针对伊朗实施了新一轮的谈判签约行动,实质上也即是继续支持伊朗抗衡俄国以保护自己既得利益和印度安全的战略开始实行。
(二)第二次俄伊战争
其实早在法伊条约实质上化为一张废纸的同时,英国就再次向伊朗国王伸出了橄榄枝。在1809年与伊朗签订了英伊条约,条约要求伊朗必须和法国以及其他与英国为敌的国家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