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果真如秦玉所料,次日一早,仁德帝的圣旨便传到墨府。册封乔楚为国子监司业,连同乔楚的册封圣旨一起下达的,是秦玉封为大国师的旨意。而传旨之人,便是万翔鹤。
当万翔鹤拿着圣旨出现在墨府时,秦玉与乔楚丝毫不意外的相视一笑,心下却有着一丝不解。
仁德帝的宫中尽是万翔鹤的眼线,即便下旨,也断然不会用玉玺。这圣旨之上的玺印,多半是万翔鹤假冒的。
果不其然,秦玉怀揣着圣旨走马上任时,只是感叹万翔鹤的势力已经如此庞大。
虽然她没有见过玉玺,虽然那伪印很逼真,但是却逃不过乔楚那双狐狸眼。而朝中不乏有独具慧眼之人,却是对以假乱真的玉玺没有半点质疑。
可见万翔鹤所需的,并不是单单一枚玉玺那样简单。
放纵仁德帝,对明明唾手可得的皇位迟迟不动手,只怕,令万翔鹤忌惮的,另有其事。
国师之位,晋国施行的是中央集权,虽然有党派纷争,但是明宣帝的权利却并无分化。明宣帝又极其注重帝王权利的集中统治。
国师之位,历来只有得道高僧才可当得。明宣帝重孝道,重礼法,却不迷信。虽然也敬天奉神,却不沉迷依赖。
晋国历代的君王,夜氏皇族唯舞独尊的孤傲,让他们并不将希望寄托在鬼神之上,也并不需要用鬼神之论来迷惑苍生,蛊惑人心。
遂以,晋国开国至今,并未出任过一代国师。
相反,姜国却不同,这种鬼神之论,六国之中以楼兰为最。姜国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今下,却无实权。而楼兰,虽无国师,却有大祭司,大祭司掌王权,权利地位在楼兰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在百姓心中,是无比神圣的存在。
称呼不同,却是大相径庭。
历代国师,都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可随意进出宫中,更是在宫中设有国师居住的宫殿。如今秦玉正坐在朝圣殿,翻看着历代国师留下的书卷。
国师之位,虽然在仁德帝这一代君王之下已经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在往届国师之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不如楼兰把持朝政凌驾于帝王之上,但是却有着改变朝廷局势风向,轻易便可置人于死地的地位。
这些国师留下的手札,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
她虽然一直防范姜国,甚至也在姜国安插了眼线,但毕竟不如自己深入得来的消息精准。就如同这一次,她竟然意外的发现了,姜国隐藏的一匹狼,夜恒。
姜国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在她的认知之外的?万翔鹤究竟在忌惮什么?除了一个夜恒,仁德帝究竟还隐藏了什么?
原本是要趁着这次混入姜国,接机除掉万翔鹤的臂膀万翔鹏这一大隐患,此时,却犹豫了。咱不说夜恒此人的实力,便单单看这份心机,便不是好对付的。
该不该留着万翔鹏来制衡夜恒?
秦玉的目光,突然被这札记上的一行字吸引。
这是最古老的一本札记,上面已经微微的发皱泛黄,上面的落款是帧敬元年,济道。
帧敬元年,姜国开国那年,济道。
秦玉的手指不觉得在案上点了点,咬了咬唇。
济道,姜国开国元年的国师。传言济道是得到高僧,上听天意,知晓过去,预知未来。曾多次助姜国躲过灾难,救百姓脱离水火。
通晓天意是真是假秦玉不知,但是秦玉却知道,这位高僧,却是有些本事。她在晋国时,翻看书卷,便曾看见过这济道的事迹。
帧敬二年,姜国瘟疫横行,是这济道国师不日不夜在难民中视察,最终研制出了解救之法。帧敬四年,姜国大旱,颗粒不收,又是济道开坛做法,求得了甘霖。帧敬七年,济道预知姜国会有地裂天灾,帝君下令疏散百姓,果真不日后,上天震怒,雷电交加,地动山摇。
最终,这济道国师,却因着泄露天机,尸骨无存。而姜国,则为了感念济道,在皇城脚下,特建了一座济道寺,让众人供奉,就是历代国师所在。
而历代国师的遗留之物,便被收藏在这朝圣殿当中。
秦玉拿的这本,便是济道的手札,吸引秦玉的,是这手札上的一行字。
帧敬三年,十月二十九,夜,与院中修禅,见清觉寺竹林骤亮,紫光闪现,甚诡异。竹林复曰鬼林,进者无出,年年异光,伴其异声,其音如雷。百年无人再进,遂封。见光闻声,似得召唤般进林,无人可拦。
林深处,得见一汪清潭,一座石洞,刻龙凤之印。洞前,天神看守,人头兽身,耳戴青蛇两条,声出其兽。
震惊,惊觉此乃天神奢比尸,跪地匍匐拜之。
奢比尸怒,意欲食之,近身而离,莫伤吾。此刻惊觉,帝君所赐随身之琅玕,救吾性命。
再后面的事情,秦玉只大概看了看,后面大概是说,开坛求雨等事,全是求这奢比尸所得。这手札上的记载,对秦玉来说,何等熟悉。
济道寺修建以前,济道所在的寺庙便是清觉寺。这手札上的记载,便是济道的亲身经历。
《山海经》有云,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按照济道所写,确实便是这《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奢比尸。
龙凤之印,神兽看守。若只是在晋国见到,也不足为奇,但是,这姜国竟也有此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