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梁熙把d市话剧团的事情简明扼要地告诉给了方叙。
却不料两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显然方叙觉得这个安排无疑是下下策,皱眉道:“巢闻今年都二十七了,好不容易争取来个机会可以翻身,你怎么把他送进话剧团里去了?这一年半载能出什么结果吗?你还不如给他找几个二三流的电视剧或电影的配角或龙套来演演,填满档期,维持曝光率,到时候影片接二连三开播上映,刷够存在感。以他的外形条件,轻轻松松就能赚一把颜控粉丝,现在只是缺曝光的机会而已。”
“宁缺毋滥,贵精不贵多。”梁熙正色道,“巢闻是实力派演员,不走偶像路线,他要靠演技来收服观众,而不是只靠脸。”
说到这里,梁熙不由想起了当初巢闻那句“不过是一具外在皮相,要是喧宾夺主,那不如毁了它”,眼神坚决,实在倔强。
若真像方叙所说的去做,那个男人怕是会感到羞辱吧。
多半会觉得,还不如整天无所事事泡在影院酒吧颓废过日来得好。
方叙笑了,毫不留情道:“宁缺毋滥?梁熙,你可要搞清楚,这个词得要什么人来说。如果巢闻身价千百万,片约络绎不绝,选都选不过来,那你才该宁缺毋滥,现在巢闻就和个刚出道的新人没两样,什么都缺!靠脸圈粉怎么了?你以为现在还有多少人的粉丝是靠演技撑着?老一代的演员变丑了,圈粉靠的是情怀,可年轻的演员丑了,就算演技再优秀,粉丝都比那些男女花瓶少半截。”
梁熙沉着道:“粉丝的多少,或许是评判一个偶像的标准,但绝对不是衡量一个演员成就的指标。”
“你这是自恃清高。”方叙放下筷子,看着梁熙,“你这说法要是用在上个年代,我姑且还能认同,但现在时代变了,在娱乐圈内,脸显然是比演技更重要的存在,粉丝也是比那些什么什么奖要有意义得多。没有粉丝,谁去充你的票房和收视率?没有票房和收视率,你拿什么去成功?”
“仅被作品的高质量所吸引来的观众,才是最真实的。”梁熙反驳道,“是因为我们变了,所以娱乐圈才会变,应该是我们改变时代,而不是沦为被动者。”
“太天真了!”方叙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怎么和陈乐凌钻同一个牛角尖里去了!”
梁熙这才想起去年除夕的时候,陈乐凌在酒吧里所说的有关于“叫好”与“叫座”的话。
那时候方叙和陈乐凌的意见也是相左的,差点吵起来。
而她的意见大概是位于二者之间。
梁熙不紧不慢道:“师兄说我天真,我倒是觉得师兄的想法太浮躁了。无论哪行哪业,完善自己才是加强竞争力的根本,我把巢闻送进话剧团也正是为了磨砺他的演技,为未来争取到更好的角色做准备。要是他没有这番历练与学习,而是忙着奔走在剧组中演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角色,那他的演技就如一把宝刀,会慢慢锈掉,而且心境也会染上浮躁,不利于日后的长远发展。”
“演技?”方叙哼了一声,“你信不信,我为荣禹东接一部片子,然后让公关宣传团队全面打造他,强调他演技大有长进,然后联系好剧组的其他人或业界知名人士出几分通稿,在网上结合一些剧照散开流传,引导舆论,最后观众们看完这部电视剧或电影后,会有什么感受呢?要是我再在其中的舆论导向中拿巢闻与荣禹东做对比,暗示荣禹东的演技比巢闻要好,你说最后的结果会怎样?不说全部观众吧,起码会有一半的观众会受到影响,觉得这个话是真的。”
“可是这都是虚的,你所打造出来的这个形象也是假的。”
“是又如何?观众买账,片方满意,我们还不是名利双收?这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师兄,总会有明眼人揭穿的。”
“明眼人?你去看看网上那些人,十有七八成都被牵着鼻子走,他们……”
这时,有人敲门,随即门被慢慢推开,服务员提着放了鸭掌鸡翅的干锅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中间开的洞里架着,
两人的争执被打断,皆是一愣。
方叙脸上重新挂上笑容,他道:“唉,怎么会纠缠起这个话题呢……算了算了,不说这事了,免得坏了我们师兄妹的感情。”
说着,他为梁熙夹了一只鸡翅,提醒道:“戴上塑料手套吃。”
“师兄,你我的想法都没有错。”梁熙眼底无波无澜,语气笃定,“但我只想遵从本心,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而且我相信,我会成功的。”
方叙的动作一顿,然后抬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沉默片刻,他才微笑道:“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