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中华联邦之帝国再起>第十一章 结束的开始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当北海道的军情被送到阿尔弗雷德司令官手中的时候,这位进退两难的司令官的心情突然就放松了下来。

司令官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因为原先的焦虑而紧皱的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好似心中写下了千斤重担,甚至手中已经研究了半天的战局、情报也被扔到了一边,端起已经有些凉了下来的红茶开始慢慢地品了起来。

看到长官这幅反而若无其事的态度,那名送战报的参谋就不知所措了,北海道攻略失败,唯一的一个师还被中华联邦给前后夹击全歼了,没有一个能游过津轻海峡的。这种情况司令官应该非常紧张才对吧,怎么司令官大人好像一点也不关心啊?那自己还火急火燎的那么慌张干什么?

“gace,您这是?”挥手示意参谋退下之后,一直侍立于主君身后的侍从官上前给公爵大人重新斟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然后略带不解的问道。

面对自己这位出身于家族直属贵族的侍从官,公爵大人也是丝毫不在意其略显逾越的举动,反而在卸下重担后,可以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所以就把这场和中华联邦之间因为一次挑衅而莫名其妙扩大化的冲突的前前后后一一道来。

原来在战前,因为潘德雷肯已经和洛阳方面就瓜分日本达成了秘密协议,所以潘德雷肯军部的战争方案中压根就没有和中华联邦发生冲突的预案,毕竟半年前帝国精心策划,动员了整个帝国大半机动兵力,参战总兵力前后高达八十余万的吕宋战役,在短短一周内被中华联邦翻盘,八十万大军最后被按到地上暴揍了一顿。就如同朝鲜战争之后的白头鹰,有了三八线的教训,所以在十八度线也就懂得守规矩了,同样有了前车之鉴的潘德雷肯虽然有了跨时代的武器格拉斯哥,但是很显然单独的一种新兵器在没有经历大规模实战考研之前,是无法给予帝国的掌权者们实实在在的信心的,就是汉斯猫的闪电战那也是有了大*和高卢鸡两场彩排,才敢在苏东战场上大显身手,就这样也被北极熊的大纵深战略给抽了回去。

但是,中华联邦有句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格拉斯哥的表现实在超出了布列塔尼亚军方预计的太多,给了那些方面军和帝都太大的惊喜,日本这样一个颇有实力的小国居然在短短十日内就大势已去,国家防御体系全面崩溃,军队成建制的溃灭,投降。这样在开战后仅仅半个月,战争的胜利就唾手可得。这时候那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少壮派们在兴高采烈的欣赏自己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的时候,不爽的情绪油然而生,特么的整个日本都要被帝国全面占领了,中华联邦那些黄皮猴子什么也没做就像白白的拿走三分之一的战果,这搁谁谁都不情愿啊,凭什么让人吃白食啊?

于是,中华联邦又有一句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原本军人们就都是鹰派,自己掂量一下实力,拥有格拉斯哥的帝*面对占据着十倍兵力优势的日本军队都能做到摧枯拉朽,那即是日本军队战斗力不如中华联邦,手中握有格拉斯哥这种革命性的武器,不说战斗力能够超过中华联邦两三倍,那至少也是打成平手了吧。在对比一下双方的兵力,帝国一方可是出动了四十余万大军,而中华联邦却只有不到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这样粗粗一算,就是老成持重的阿尔弗雷德公爵也觉得胆气十足,更何况底下那帮无法无天的少壮派军官了。

于是在方面军上层的默许下,南路军不仅空军频频捞过界,经常跑到划分给中华联邦的四国九州轰炸,到后干脆直接伸手,不仅占领了日本无血开城的大阪,甚至越过畿内抢占神户,意图染指山阳山阴两道,更不用提在明知中华联邦登陆九州之前悍然轰炸登陆港口佐世保,这是在*裸的打脸啊。

而中华联邦的东海道行营总管、镇东将军甘庆波显然也不是好脾气的人,秉承着中华联邦自古以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观念,面对布列塔尼亚的挑衅举动,这位定海郡侯也是毫不客气一巴掌抽了回去。不仅在空中筑起了一道龙翼之墙,甚至毫不在意己方的兵力劣势,直接空降神户,与南路军针锋相对。

所以,当因为经济原因赶到日本视察的修奈泽尔受到消息的时候,冲突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南路军被打残了数万人,格拉斯哥丢了几百架,就连被围困在东京日本政府都是兴奋异常,原本死气沉沉,斗志低下的日本守军甚至发动了一连串的反攻,将帝*打退了数公里,重新占据了荒川防线,若不是之后日本首相、强硬派领袖枢木玄武被莫名其妙的暗杀,东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拿下。

但是,帝国的大局的形势注定了潘德雷肯现在绝对不允许和中华联邦为了九州、四国两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小岛,在万里之遥日本进行一场无法预知的战争,毕竟不同于原本动漫中的情节,此时布列塔尼亚占领日本只是为了富士山下的樱石矿和皇帝陛下所要求的伊豆群岛,而九州,四国,关西对于帝国而言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面对近在咫尺的中华联邦,九州四国所谓缓冲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难道中华联邦在关西还是在三韩的差别很大吗?

所以即使面对方面军上下一帮少壮派的请战,修奈泽尔为了限制战役的规模,最后和日本方面军司令官达成一个协议:以北海道战事为止亏线,若是北路军能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结束的开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