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北朝书>第一部注解之《朱子语类》

不想用无谓的注解去凑那四千字赚亲们多2分,所以单独列出来,还可以让我多发发牢骚。

以下除了史料记载以外的言论谨代表个人意见。

这一章未央感叹“先王冠服,扫地尽矣”,翻译成现代话的意思就是说:“祖先的颜面都丧尽了。”这句话说得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下面。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皆便于涉草。”

朱熹也在《朱子语类》中明确道:“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属。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

意思是说,真正所谓的汉服衣冠,在隋唐之后就已经失传了,真正的汉服是五胡乱华之前的衣服。而所谓的“男子的圆领袍服自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这个公服或者说官服呀,其实是鲜卑服饰改良而来,因为在北朝末期,经历过一次重大的服饰变革运动,只不过被历史埋没了而已。各位观众切勿被误导。

汉服运动方兴未艾。而且这一草根运动与对“汉族”的理解有着深层的精神联系。从网上倡导汉服的言论来看,“汉服泛指三皇五帝时期到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前的汉族所着服装系统”,“汉民族服装尽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但其基本民族特征则并未改变”。

针对最后一句话来讲,参见上述史料,依照唐宋学者的观点来看,胡服在隋唐时期已经取代汉魏服侍成为华夏衣冠。不要喷我,唐宋学者比咱们更接近那段历史。

当然,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同袍,无论华夏衣冠是否是汉魏遗风,是否是民族融合的产物,都没有关系。只要不是马褂、旗袍,那就是对的,将汉服统称为三皇五帝时期到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前的汉族所着服装,也是对的。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所谓“倾国倾城”指的绝对意义上必须是身着汉朝服饰的女子。

可以想象朱熹大儒当年是何等的愤慨,他为什么愤慨呢,很简单的,因为他是儒生,儒生有个特点,就是“攘夷论”(俗称排外)“夷”就是非汉族的其他民族总称。

朱熹老师不仅是个儒生,还是个理学家,呐,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第一“天理”,第二“道统”。在那个被异族或者说是异端文明入侵和渗透的年代,陈朱理学诞生了。

一次,朱熹老师在给弟子讲课的时候,声色俱厉的喝斥学生,说:“你们要先学会做人,才能学怎么做官。做人,就要先懂得辨得华夷。”他骂皇帝说连自己的衣冠都保不住,谈何保卫国家,没有衣冠,何来民族,没有民族,何来家国。所以一批儒生犹如现在汉服同袍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用他们的道统和天理来捍卫民族的尊严。

用现代话来讲,朱熹老师属于愤青文艺二逼青年一类,他的观点就是现在所说的“大中国论”和“正统论”。

虽然我曾经觉得陈朱理学把女性的地位降低,对此深为不忿,但我合上书的时候,猛然发现,把道统思想作为民族核心并不是错误的。如果没有理学,就不会有前赴后继的儒生来维护民族文化,也不会把汉民族文化延续那么多年。

我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被落后的民族统治会变得更加落后”,果然如此。满清虽然在我的高中教科书上,虽然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统治过中国,但正因为他的剃发易服,才导致现代人的数典忘宗。满清做的绝,因为他是蛮夷,他的手段果决,打在了汉族人的致命伤上面,就是屠杀。多的不说了,有心的可以查查明朝崇祯年间中国的人口,对比一下顺治年间中国人口就可以知道了,被杀了的这些人,大多是反对剃发易服,坚持保守汉族文化的儒生。

大家今天都哈韩哈日,哈日我也不提了。哈韩,我是比较喜欢看韩国历史剧的,故此翻阅过大量有关朝鲜王朝与中原王朝的史料,在整个朝鲜王朝,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朝鲜儒生,清朝不能对他们剃发易服,因为没有办法,朝鲜王朝的子民几乎都是儒生,难不成要把他们都给杀光了?

《明成皇后》记载,日本入侵朝鲜,强硬剃掉高宗长须,剪短头发,他的痛不欲生让我想起年少轻狂时曾经在手臂上刻字的时候我的母亲大人曾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就是道统观念。

个人认为,道统观念是汉民族的文化脊梁,是我们不可抛弃的根本。

某贴吧言论:“服装有着严格的时代特征,我今天可以穿汉服,明天可以穿胡服,后天再穿唐装,反正都是中国的服装,是体验一种感觉或者是纯粹为了好看,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没有这个兴趣,那么一辈子都不考究服饰都无所谓。”

汉服也好,汉族也罢,我们当今所称的华夏民族,究竟曾经咱们祖先是怎样定义的。

本文的历史背景是北朝末年,南北朝,五胡乱华。

为什么五胡乱华,乱了什么,他乱了我们汉民族的衣冠和汉民族的礼乐!

大家都不知道,胡服是怎样融合或者偏激点说取代了汉衣冠的,在本书的第二部有关北齐篇章的时候会有介绍,史载当时北朝主宰民族鲜卑族与汉族阀门进行第二次大规


状态提示:第一部注解之《朱子语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