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血狼>第334章:中东会战

第334章:中东会战

第334章:中东会战

胡志勇在救灾,中东朱可夫的部队开始大举反攻。斯大林听从了胡志勇的建议,大有破釜沉舟的死战决心。小鬼子很快顶不住了,只得不不抵抗,收缩着阵地。

“用优势兵力、优势装备攻其一路!”朱可夫不愧是高明的军事家,很快就找到了攻打日军的办法。更令他兴奋地,两个三兵团投入到敌后,很快在日军背后插上了一刀!

在第二线、第三线的印国部队很快就溃散,导致日军像得了传染病一般,扔掉阵地朝东南跑去。朱可夫下令万炮齐鸣,大量的坦克部队开始出击。

日军的坦克部队也赶了过来,在中东大地上演了一场坦克大战!

侯大顺紧紧地盯着屏幕,对胡志勇说道:“少爷,这种战法太笨。”

“这就是不动海陆空部队运用的二战时代!”胡志勇指着双方的阵地和集团军:“如果用直升机、轰炸机出击,配备上空地导弹,坦克部队很快就会被消灭!”

历史上,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

而现在,斯大林为了尽快收复中东,竟然和小鬼子上演了这出戏。日军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牙还牙,倾全力与敌人对抗。苏军的战略

部署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北线;巴什钦大将率领沃罗涅什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南线;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183.6万人,配备3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万门大炮和3130架飞机,总指挥由朱可夫元帅担任。

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从苏军先下手为强的战略部署下,部署完毕的第二天拂晓开始进攻。

面对这一形势,日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与此同时,120架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

坚守在

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汽油的燃烧瓶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日两军均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完成了对日军分割包围。

岛国人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加上后方的印军大量的投降和逃跑,终于退出了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苏军收回了中东,又趁机占领了阿富汗。斯大林没有让朱可夫继续用兵,而是开始构筑阵地,准备防守度过1943年的冬季。

德国再也不能进攻苏联,却因此因祸得福,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他和英国打得难分难解,这对丘吉尔来说简直是噩梦!

美军占据了意大利,他不停的在呼叫,希望盟军赶快朝德国进攻。罗斯福盯视着地图,良久说道:“先打法国,然后形成两面夹击!”

10月13日,意大利对德国宣战。而太平洋战争,美军开始进攻布干维尔岛。

所罗门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布干维尔岛,日军在北面布卡岛及南面巴布亚新几内亚设有空军基地。日本海军在南面的肖特兰群岛设有海军基地。这些基地用以保卫新不列颠之拉包尔和支援其在所罗门群岛其他岛屿之军事行动。

10月初,美军开始空袭拉包尔、布干维尔岛等地。11月1日,美军在布岛西岸奥古斯塔皇后湾登陆并粉碎日军抵抗,至黄昏前上陆1.4万人,建立滩头阵地。

次日,日本驻拉包尔海军出动重、轻巡洋舰各2艘,驱逐舰6艘,驶抵托罗基纳附近海域,企图攻击美军登陆部队并实施反登陆。

美海军第39特混舰队前往截击,双方展开激战。结果,日海军被击沉轻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美军1艘驱逐舰被击沉。

日军相继实施6次航空兵突击,收效甚微,并因损失惨重而逐渐丧失布岛附近海域制海、制空权,岛上守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胡志勇招收的百万新兵,经过两个月的紧张训练后开始重新整编。二十个精干的新兵师被运送到远东,其他部队还留在河南和广东等地。

救灾工作告一段落,胡志勇开始在这里实行低价粮销售,保证几千万人有度过灾荒的机会。疫情、灾情被控制,胡志勇和侯大顺这才离开。

经过上海,胡志勇对接替马先登在这里防守的阿吉说道:“新兵很快会开过来三个师,你要做好准备。”

“少爷,有我一个师和空军、海军配合,足以防得住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阿吉认为没有必要去安排这么多部队。

“这叫震慑!”胡志勇可不想和国民党、红党的部队发生战事,只要吓得住他们,就算完成了使命。上海不能毁于战火,无论谁取得内战胜利,他都会把这座明珠城市交出去。

岛国


状态提示:第334章:中东会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