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900>第二百四十八节 战争贩子同盟
给儿子留下的是一个难题,他的遗愿还是要捐出去的,但根据美国的法律,如果继承人不在两年内处理遗产,就要支付高昂的继承税。

而这笔艺术品的价值之高,据估计是整个美国艺术品存量的一半以上,因为美国毕竟只是一个100来年的年轻国家。除了老摩根这样疯狂从外国购买,自己国家生产出来的医术珍品还真没有几件。

根据市价估值,这批艺术品价值十几亿美元,当然老摩根花了多少钱买来的就没准了。毕竟不顾价格的购买可是很容易被当成凯子宰的,而且别人一看老摩根来买,大概也会聪明的提高一点售价的。

所以老摩根能统治美国的金融市场,却只给儿子留下了6000万美元,在美国连前十都排不进去。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老摩根跟小摩根不一样,老摩根就算没有一分钱,就靠那张脸,就价值十亿美元,他一分钱不花,就能调动个几亿美元不成问题,可他儿子没有他那么大的面子啊,他儿子还没有在纽约金融圈建立自己的维新,可别以为华尔街那群疯子,会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富二代的账。

所以小摩根还真是很缺钱。所以他低调的变卖摩根的藏品,不过他的行为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没人会相信摩根家族是因为缺钱才卖艺术品的。等小摩根筹够了钱后,他就停止了变卖行为,将最后价值40的艺术品全都捐献了。

不过小摩根到底是比不上他爹,他爹在的时候可以压制住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可以把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拆分的七零八落,却始终没有敢动摩根财团,但是小摩根手里,一个比一个厉害的美国总统最终也将摩根财团拆分了。

“我需要摩根先生保证。所有的军火订单,都交由我们的战时工业局!我相信这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好像美国人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火工业。”

对远没有老摩根霸气的小摩根,杨潮完全不客气。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一副不容拒绝的态度,就差嚷道:不同意就滚。

“不不不,我们的杜邦就是最大的军火工厂。”

摩根反驳道,他也不傻,知道战争中。军火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所以军火生意才是杨潮看重的,金融生意都可以先放在一边,让摩根财团去赚。

但杨潮说的很有道理,美国确实还没有开启他们的军火生产,原因很简单,美国没有大型兵工厂,所以当美国参战的时候,美军的装备基本上还是英法提供的。

当然,美国人发了战争财也是真的,不过他们提供的不是直接的军火,而是生产军火的钢铁等原材料,英法两国庞大的军工产业,只差原料而已。

杜邦准确来讲,也不能算是军火工厂,因为他们生产的是火药,只是半成品罢了。原本的历史上,杜邦提供了整个协约国40的火药供应,生产能力巨大。

杨潮点点头:“好吧杜邦是一个例外。但是杜邦在山东也是有工厂的,我本人还占有4成的股份。我相信杜邦愿意给我留一口吃的。所以让杜邦在中国生产好了,他们肯定也看到了,我国的原材料、人工成本更低。至于杜邦在美国的工厂吗,还是生产化肥吧,中国杜邦工厂可都转产tnt了,中国农民都没有化肥用了,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如果杜邦同意的话,我答应战争期间,中国境内军火生产全都使用杜邦的火药。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那么我将建立新的火药工厂。”

整个协约国弹药4成的份额,杨潮可不想放过。

摩根微微皱起了眉头,中国人这一招太狠了,杜邦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这几年可是卓有成效的,战前杜邦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化肥供应,利润非常可观,这些摩根可是清清楚楚的,因为他本人也是杜邦的股东之一,他本人跟杜邦更是亲密的朋友,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杜邦才有能力吃下那么庞大的市场份额,要知道美国盯着战争的,可不仅仅是杜邦,阿特拉斯火药公司眼红杜邦眼红的都快要冒火了。

可是现在中国人要杜邦在美国生产化肥,将火药生产都放在中国,杜邦在中国拥有庞大的化肥工厂,现在都转产火药,倒是足够满足欧洲的需求了,可是这样一来,美国杜邦可就没有了生意,虽然通过中国杜邦公司的分红,摩根也能赚一笔,可是那里比得上美国杜邦总公司股票上涨来的刺激。

历史上,杜邦公司的股票从战前的20美元,暴涨到了1000美元,涨幅达到了50倍。

“杜邦也许会答应,可是柯尔特自动武器公司、温彻斯特武器公司、雷明顿军火公司恐怕不会答应。”

“那他们大可以在市场上竞争啊,我只要摩根公司掌握的订单,相信您明白我的意思。”

杨潮心里却暗暗感叹,这个美国佬现在权力太大了,大到杨潮必须跟他合作,才有可能切下战争中最大的一块蛋糕。

战争打了半年,英国人物资消耗一空之后,第一个反应过来这是一场长期战争。

于是英国政府立刻开始进行持久战的准备,他们委任纽约私人银行摩根公司担任英国政府向美国私人银行募集战争借款的唯一金融代理,同时任命摩根共识为英国从美国采购全部战争物质的唯一采购代理。

摩根一面帮英国人在美国借钱,一面控制了所有美国军需品和战争物资的采购,英国、法国和其他欧洲盟国的粮食和食品等必需品的供给,都由摩根银行一手操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八节 战争贩子同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