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900>第四百八十六节 偷袭珍珠港(1)

包括报纸上最近刚报道的程璧光跟北洋舰队司令在旅顺港视察海军情况的消息,其实都是欺骗行动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掩饰悄悄沿着日本北部海域,乔装成商船的航母舰队,纯粹的航母舰队,加上几艘护航的驱逐舰,将用飞机赶在美国大西洋舰队到达之前,将美国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一举摧毁。

没错沿着日本北部阿留申群岛绕道到夏威夷,正是杨潮记忆中的日本偷袭珍珠港计划,日本人能成功,没道理中国海军不能成功。

虽然杨潮理智的判断,现在的中国海军还远远没有达到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训练水平,但是现在中国海军去偷袭珍珠港的难度也比那时候更低,而使用的兵器基本上已经拥有了。

日本当时为了偷袭珍珠港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一路上进行了无线电静默处理,采取传统的导航措施横穿危险的阿留申群岛,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海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目的仅仅是躲避美国的雷达监听,可现在中国海军根本不需要,因为雷达技术现在还无法监听到大海上的信息,大海上距离百公里外几乎就是无线电的禁区,所以中国舰队大可以通过无线电跟船队沟通。

至于为什么他们的无线电可以远距离传输,那就要靠杨潮在太空中的探查器了,至于中国海军自己的疑惑,一句军事秘密就解决问题了,他们最多能猜到杨潮派遣了飞艇在天空中帮他们中转,或者在某些荒岛上建立了中继站,反正绝对没有人猜到是太空中的外星科技。

为了偷袭珍珠港,将美国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打下去,杨潮也是再次大开金手指,亲自动手了。为此还越权偷偷跟程璧光见过面,恩威并施的让程璧光答应进行这次秘密行动,当然这是破坏中国政治制度的,所以程璧光必须对潘训保密。由他提出是海军自己的构想,让潘训亲自批准。

自己不掌握权力,在幕后遥控一切,确实很不方便。幸好杨潮在军队中的影响力甚大,陆军不用说了,吴佩孚还算听话,就算吴佩孚不听话,吴佩孚手下的所有集团军司令。都是出自最早跟杨潮起家的那六十多个华勇营士兵,吴佩孚跟杨潮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只能是吴佩孚自己被架空。

海军也是如此,海军的这些庞大的家当,几乎都是杨潮当年通过各种手段给他们弄到的,其中有从日本抢到的超无畏舰,有从高尔察克手里买下来的超无畏舰队。最重要的是,海军中的主要军官,半数是萨镇冰建立的烟台海军学校培养出来的,半数是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烟台海校的军官不用说了,肯定是听杨潮的,福建籍的军官,其实通过福建会馆的影响也是杨潮的人马,毕竟现在福州船政局都被福建会馆给吞并了。

所以杨潮虽然放弃了政权,但是军权却始终暗中掌握着,目的只有一个:求稳。

杨潮担心一旦军队失去自己的控制后,会不受政府的约束变得军阀化,毕竟政府中无论是潘训还是米青等人,都不具有对军队的影响力。他们是纯粹的文官出身,而且威望尚不足以影响人心,起码吴佩孚的资历怎么看都不输给潘训等人。

因为一直暗中掌握军队,所以杨潮才能做出现在的布局。才敢跟裕仁夸下海口,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他一定能力促政府跟美国开战。

所以程璧光才不敢不卖杨潮一个面子,跑去向潘训汇报海军的偷袭计划,因为程璧光很清楚他跟吴佩孚一样,一旦跟杨潮意见不一。被架空的只能是他们,杨潮平时不干涉他们就已经是很克制了,犯不着在关键时刻跟杨潮拧着来。

因此才有了这一次的偷袭珍珠港行动。

潘训在总统府焦急的等候着,此前在菲律宾南洋舰队已经消灭了一只美军舰队,主要是俘获的,毕竟南洋舰队在马尼拉主要以封锁为主,逼迫马尼拉投降主要还是因为海军陆战队登陆后给美军的压力,所以停泊在港口,借助岸防火力顽抗的美国舰队基本上是完整的投降了。

只是马尼拉舰队只有十艘战船,还都是小型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不是美国人不想在这里放战列舰,也不是他们不敢放,而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这里跟香港一样是不能有主力舰的。

因此马尼拉舰队无伤大雅,可有可无,真正要命的还是太平洋舰队。

由于这些年跟中国关系紧张,美国对太平洋舰队的经营可谓十分用心,不但在珍珠港修建了设施完善的海军基地,还将海军一半的主力舰船都放在了珍珠港,尤其是新舰和航空母舰比大西洋舰队更多,因此可以认定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比大西洋舰队更强大。

这里有美国10艘超无畏级战列舰,4艘3万吨级航母,已经60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其他鱼雷艇、潜艇等多达200艘,总吨位50万吨,基本上就是美国海军的一半,可是航母却拥有美国5艘航母中的4艘。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强大到了程璧光当初很难被杨潮劝服,因为程璧光很难相信单靠航母轰炸就能干掉美国10艘超无畏级战列舰,大炮巨舰的思维就是,能对抗战列舰的只有战列舰。

杨潮先后以陆军的例子强调制空权的重要性,空军轰炸的威力等等,也拿出了当年在东京湾跟日本海军决战时候,飞艇冒死轰炸将日本海军全部击沉的例子,可依然很难说服程璧光,最后是答应只有航母舰队空袭掉美军航母,接着轰炸港口设施、飞机场和道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六节 偷袭珍珠港(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