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重回明末当皇帝>第二十五章 炸药包实验

项玉的陷阵营在涂岭大战之后几乎要被取消,但是在他的请求之下,郑成功最后还是同意保留他这个营的编制,不过却并没有给他补充兵力,也许郑成功只是想在原来的军队派系之中再另建一个,也许是为了以后扩军留下编制好方便扩充,总之,项玉的部队被保留了下来。

这时的陷阵营只剩下四百五十人,如果加上重伤的士兵,人数较战前要减少了整整一千人,不过这也是整个泉州府战后剩下的最后一支军队了,尽管项玉的军队本来就不是泉州的。

周全斌死后军中少了一系,郑成功并没有取消泉州府的编制,而是将周全斌的军职转给了项玉,这样一来,项玉便是泉州府指挥使,下辖三个营的编制,被封为破虏将军,不过他手下的士兵离满编还差上万人,这样的军职只是徒增笑料罢了,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上的东西。

陷阵营驻扎在海澄的东面的白水营,由于人数比较少,所以营地并不大,营地外面是一大片空地,士兵们便在这里操练火器和阵法。

涂岭一战之中暴露出来很多问题,明军的火器给清军的压力并不强,依靠着绝对优势的地理条件,还打不过战斗力低下的绿营士兵,这说明这支明军的战斗力很成问题,眼下士兵人数不多,有没有作战任务,项玉便让张聪担负起训练士兵的任务,每天都操练士兵的射击和三段射的阵法。

项玉自己则找来几个军队中的老匠,琢磨着怎么改进火绳枪或者火炮,火绳枪这时只剩下了七百多支,火炮却一门也不剩都丢光了,明军这时候很缺乏铜和铁,因此自己也不能浇筑大炮。

项玉在涂岭一战中映像最深的一幕就是,看到明军装备火器之后,清军在冲锋的过程中,距离明军阵地越近,士气越高,反观明军,这个时候反而乱了分寸,士兵们手忙脚乱,火力甚至都下降了不少,这是什么原因呢?项玉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是因为清军知道火枪的射击速度比较慢,一旦自己冲进了敌方的阵型中去,那么敌人就很难再对自己开枪了,而己方因为人数优势,加上都是近战武器,因此会大占便宜,所以士气大涨。

而明军呢?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才内心惧怕手上的动作自然就慢了下来,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在三四十步的这个范围内加大火力,防止和拦阻清军的靠近呢?

项玉想到了一项后世的武器——手榴弹,手榴弹体积小巧,质量小,携带、使用方便是单兵利器,加上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装甲目标可以防御手榴弹,因此对于步兵来说这类投掷武器是能够对敌方造成大量杀伤的杀器。而且清军一般都是大规模冲锋,讲究以人数优势压倒敌方,从而在肉搏战中占据优势,想想看,密集的人群是不是正是手榴弹发挥的理想环境。

项玉将自己的构想跟几位工匠讲述了之后,工匠们丝毫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反倒令项玉自己有点吃惊了。

原来早在北宋时期,宋朝军队就装备了一种投掷武器,叫做震天雷,曾近用来对付过契丹人和金军,在汴梁一战中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武器声响大,威力小只能吓唬吓唬骑兵的坐骑,对身穿铠甲的士兵杀伤力并不大,因此在宋朝以后军队中就基本上很少装备了。

项玉这才明白原来古人就已经有过这样的设想了,看来宋朝的科技确实是十分发达,不仅有四大发明的中的三项,而且还发明了火炮,突火枪,震天雷这种火器。

项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几名工匠取出了一枚明朝制作的震天雷,这东西用一层铁皮包裹着,外观上看上去像是一个酱油瓶,“瓶子”里面装着火药,通过一根引线点燃,作战时点燃引线投掷出去就可以了,因为是铁皮包裹在外面,所以它也可以用来投掷,通过投石机来发射,这样可以增加射程。

项玉拿起来试了试手感,不禁暗暗摇头,这玩意太重了,恐怕得有七八斤,实战中用起来恐怕投掷不远,那就起不到他要的效果。

“徐师傅,你看能不能把这震天雷稍微改造一下,把这个铁瓶子换小点,后面接上一个木柄,也不要太长,大概在五六寸就可以了,上面还是包上一层铁皮,里面装上火药,再放上一些铁片,等到爆炸之后就可以对一定范围的敌人造成伤害了。”项玉照着自己印象中在电视上见到的手榴弹的样子,说给了工匠们听。

这个姓徐的工匠就是之前的那个徐则清,他听完项玉的话之后,没有立即回答,在脑海中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项玉微微有点失望:“怎么了,徐师傅?有哪里有困难吗?”

徐则清拿起震天雷说道:“将军你看,这颗震天雷之所以这么大,并不是因为工艺不到位,而是为了能够多装填一些火药,以便震天雷的威力能够增大,因此才做成铁皮的,里面全部装填的都是火药,爆炸之后将铁皮击碎,破碎的铁片一样可以对敌人造成杀伤。”

项玉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若是按照将军您的意思,虽然震天雷的体积是减小了,但是里面装填的火药恐怕就会大大减少,这样一来震天雷就没有什么威力了,也就跟一个大一点的鞭炮没什么区别了。”

项玉皱了皱眉,这才想到了这个时候的火药威力太小,要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要求震天雷减少体积,变得跟手榴弹一样确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 炸药包实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