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宋江大传>第六十三章 元夕又逢君
不见了晁盖等人,心中不觉一惊。放眼望去,但见四周人头攒动,哪里还有他们的身影?宋江知道越是在这种情形下越要保持镇静,着急慌乱只会让自己乱了方寸,行差踏错,他索性将这件事抛在脑后,跟着人群随波逐流。

宋江被裹挟着,一会儿从人群的边缘地带来到中心地带,一会儿又从中心地带来到边缘地带,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风波摇摆不定。他很不舒服这种命运不由自己掌握的感觉,索性从人群中退出来,不再往前挤。

宋江沿着御街信步来到丰乐楼,这里是他和武松、戴宗常来之地,武松发现与他走散后,定然会到这里来寻他。当宋江来到这里时,楼中已是人满为患,这也难怪,丰乐楼作为东京最大的酒楼,每届灯节,有头面的官儿们,就会早早地在这里预订下阁子,到期携带内眷、歌妓,或者约几位同僚好友,一起浅斟细酌。这里不愧是欢赏灯市的龙门,他们居高临下,一眼望去,可以全部清楚地看到搭制在宣德门外以及重要街道上的几十座鳌山灯楼。

宋江无奈之下,只好退出丰乐楼,一边在周边漫步欣赏御街两旁的花灯,一边等待武松前来寻他。宋江抬头仰看碧空,只见一轮皓月当空,似在俯瞰万家灯光把整个东京城罩上一层银色和金色的光采,再看到楼底下的东京市民熙往攘来的太平景象,连天上的月亮似乎都有些飘飘然起来,将更加明亮的银辉洒落下来。

宋江看着陶醉在一片欢歌笑语中的汴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们日以继夜地追逐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用一把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刀子在老百姓身上刮下维持这种生活所必须的血肉脂膏,而这些东京的市民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早已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进而陶醉在这些达官贵人为他们营造的太平盛世的氛围里。

不,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麻木不仁,宋江现在就看到了一道迥异于常人的身影,她与这个热闹的夜晚格格不入,静静地站在寂寂的一角,赏着她自己的花灯,这个人正是李师师。

李师师此时也看到了宋江,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日子里,宋江却独自一人在这个无人光顾的角落里观赏花灯,想不引起李师师的注意都难。李师师先是一愣,继而脸上一喜,像是想起了什么。

宋江知道她认出了自己,上前行了一礼道:“宋江见过李姑娘。”

“那日走得匆忙,竟然忘了问及义士姓名,回去之后师师倍感遗憾,今日终于得偿所愿,还望义士莫怪才好。”李师师从宋江不卑不亢的行为举止中看得出,他与那些抱着某一项政治目的前来登门拜访她的人不同,他对她并无所求,他来跟她见礼也仅仅是出于一种礼貌。李师师对宋江这种略显冷淡的态度在心中竟然升起了略微的不满,她觉得他们的关系似乎应该比这更近一些,宋江的态度也应该更热情一些才好,这样的想法使她感到诧异。

宋江看到李师师愁眉不展,不由问道:“李姑娘似乎遇到了什么难以决断之事?”

李师师回过神来,举了举手中的花灯,方才轻启朱唇道:“近日,我动手制作了这只花灯,本想着题首词在上面,一时之间难得佳作,义士可有佳作奉赠?”她也只是随口一问,并不认为宋江这样一个江湖豪客,能够填词作赋。

那是一只玲珑杏花灯,外面罩着一层砂纸,作为灯芯的杏花好像用一幅冰绡雪縠,轻轻叠成数重裁剪而成。在花瓣儿冰雪般透明的质地上,淡淡地化开一层红晕。再浓一点就太华丽了,再淡一点就太素净了,只有像这样浓淡适中才恰到好处。要怎样一双巧手,把一点薄薄的胭脂匀注在它的粉靥上才能有这样的神韵?

宋江沉思半晌,不觉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师师一时听得痴了,梦呓般得重复这句话。她想请宋江帮她将这首词题在灯上,却已不见了他的踪影,李师师怅然若失,不觉手里一松,那只玲珑杏花灯滑落在地……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元夕又逢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