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逆水行周>第二百零一章 夜

夜,大帐内潘子晃正挑灯看图,虽然觉得一切安排妥当,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是好事,但也会导致自己过于自信。

然后一不留神被人趁虚而入,战场上一旦出现这种事,那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潘子晃是齐国宿将,但名声并没有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大,数十年来经历大小战事不断,没什么出彩之处,不过他很看得开,毕竟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别人都督幽州,喜欢时不时发兵讨伐契丹、靺鞨甚至突厥部落,以对方的人头作为自己的晋升之资,结果搞得幽州边境躁动不安,到头来为了防备对方的骚扰不得不疲于奔命。

而他却采用安抚的策略,任上数年和契丹、靺鞨的各部落首领礼尚往来,保得幽州边境无事,没有“斩首若干级”的捷报频传,却也没有各地的烽烟不断。

所以此次领兵南下,他不强求有什么奇功,而是要稳扎稳打,即便只是逼退敌军,也比争功冒进导致全军覆没好得多,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防敌军偷袭。

若对方真的要偷袭,他就要判断可能的来袭方向以及袭击方式。

邵陵,位于西面叶城和东面汝阳的中间,距离东西两座城池的路程都差不多,三座城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横线,有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连接。

而潘子晃率兵驻扎邵陵,可以从容接应东西两个方向,所以他只要不出事,就能确保叶城-邵陵-汝阳这道防线固若金汤。

他的打算就是在邵陵驻扎一段时间,等亳州军、扬州军动起来再南下,届时三面夹击悬瓠,那就是十拿九稳,所以正如刘子昂所说,必须提防敌军狗急跳墙、孤注一掷搞偷袭。

借助油灯灯光,潘子晃看着案上草图,这是己方营寨的布局,他已经看过许多次,各种防御设施做得都很到位,潘子晃不觉得敌人能偷袭成功,不然这几十年的军伍生涯就白过了。

十二年前,齐国灭亡前夕,他是齐国幽州道行台仆射、幽州刺史,听得周军破了晋阳逼近邺城,便组织兵马南下勤王。

然而刚到半路便得知邺城失守,眼见着大势已去,潘子晃率部投降。

周国统一北方,眼见着陈国也快完了,潘子晃原以为从此过上太平日子,未曾料又打了数年的仗,本来以为尉迟氏能不费吹灰之力灭掉宇文氏,结果...

也就是麻烦一些,宇文氏迟早要完,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潘子晃也不例外,

灯光摇曳,潘子晃的目光移到草图旁的舆图,图上一个显眼的标记,代表着豫州州治悬瓠,见着这个熟悉的名字,他想到了去世多年的父亲。

他的父亲潘乐从六镇之乱开始打了许多年仗,齐受魏禅,晋封郡王,最后出镇悬瓠,在任上去世,所以时隔多年再次前往悬瓠,潘子晃颇为感慨。

那年,他随父亲南下前往悬瓠,经过邵陵城外乐口,也就是现在的大军驻扎之地,听人说起过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激战。

当时魏分东西,西贼(西魏)东侵攻占了豫州,俘虏齐国州郡官员、将领及其家属逾千人,随后对方派兵押送这些人去长安,途经乐口时,为魏将(东魏)尧雄率数十骑所破。

潘子晃到现在还记得这场仗的情况,数十骑就能击破千余士兵、解救人质,真是让人听了热血沸腾,如今自己就在乐口扎营,却要慎之又慎,提防敌军依葫芦画瓢再来一场偷袭。

如果对方要偷袭,会怎么实施呢?

营地东侧是邵陵城,潘子晃琢磨若敌军在城里有内应,可以先放火弄得城中大乱,然后引得他的兵马出营去救,然后来个浑水摸鱼。

然而这个计策怕是行不通,因为潘子晃分派兵马驻扎城里协防,一旦有人生事可以立刻弹压,用不着援兵,当然,若是让主力直接在城里驻军会更好。

潘子晃一开始是想让兵马入城驻扎,但邵陵城池狭小,民居杂乱无章,根本就容不下两万人驻扎,即便清理一些空地都要花费不少时间,还不如在城外扎营,临近河边也方便取水。

想到“临近河边”,潘子晃又开始琢磨起来,在河边扎营有利有弊,方便取水是最重要的,但雨季很容易被淹,而敌军若在上游筑坝蓄水,可以来一个水攻。

而乐口(邵陵)的上游是哪里?

从邵陵向西一百多里是叶城,叶城城北有昆水东流注入汝水,昆水以南有醴水,同样向东流淌,与汝水于邵陵乐口处交汇。

汝水过乐口后继续向南流淌,下游百余里外便是悬瓠,醴水过乐口后继续向东流淌,名为溵水或隐水,其下游百余里与颍水交汇处附近便是汝阳郡治汝阳。

乐口,是汝水、醴水交汇之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旁支小河汇集,是一个水网密集地带,所以有“洄曲”的别称,雨季很容易发大水。

敌军要想筑坝水攻,就得进军邵陵上游,而两处上游方向,西侧是叶城,西北侧是襄城,都是朝廷控制之地,距离邵陵都不过百余里,敌军不可能在汝水、醴水上游筑坝。

最近各地也没有连绵暴雨的情况,乐口处水位正常,而潘子晃所部在这里不会驻扎太久,所以想来想去,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

敌军使用水攻的几率很小,所以要偷袭还得靠精兵摸营,潘子晃看着自己营寨的草图,觉得东面、南面都戒备森严,对方绝无可能轻易接近。那么就只有泅水偷袭。

要么是在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一章 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