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逆水行周>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参几何

夜,皇子宇文维新看着案上盘子里放着的一支人参,陷入沉思,他不是在想这人参该如何吃,而是要以这支人参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不是诗词,不是歌赋,是纯粹的说明文,字数不得少于一千字。

对一支人参进行说明,这不难,问题是说明文字要超过一千字,让宇文维新觉得十分郁闷:他就算东扯西扯,都扯不到这么多字.

父亲又要求“言之有物”,不许胡乱写一通凑字数,种种要求,真的难住了宇文维新。

写来写去,也就写得三百余字,距离千字还差得远。

眼见着时间所剩无几,宇文维新只能放下笔,放弃“挣扎”。

在一旁看书的宇文温,见着儿子认输,放下手中书本,问道:“很难么?”

“嗯....”

宇文维新点头认输,做母亲的陈媗开始抱不平:“这一支人参就要写千余字,也太难了吧?”

“不难,仅以写作技巧而言,一个刀笔小吏,对着这人参写个千字文章不在话下,五郎写不出来,是因为词汇量不够,又不会说车轱辘话。”

宇文温说到这里,开始教育儿子:“日后你出镇一方,和下面的吏员打交道,千万提防这些人在公文里跟你说车轱辘话。”

他以人参为例,开始“炫技”:“夫人参者,非花非草,非金非石,集天地之精华,处极寒之山壤....”

“既非东海之草木,亦非西洋之异果...”

“南梁陶通明(名医陶景弘)有诗云: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

“懿德嘉猷,润兹金石,扬名不朽,其在斯乎...”

宇文温一口气说了千余字内容,听得宇文维新瞠目结舌,他词汇量确实不够,听得父亲硬是把“人参”二字演化为千余文字,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父亲督促你们用功读书,不是说日后要靠做学问治理一方,你们的学问不够,将来怎么和胥吏斗?碰到个两个积年老吏,互相推诿争功,一个个巧舌如簧,让你评判一二,该怎么办?”

家中排行第五的宇文维新,j距离出镇一方为时尚早,但听得父亲这么一说,用力点点头:“孩儿知道了!”

见着那人参,宇文维新好奇问道:“阿耶,这人参确实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么?”

宇文温闻言反问:“你阿姨怎么说的?”

“阿姨说人参是好东西,能延年益寿。”

阿姨,是庶出子称呼生母时用的称呼,当然,长大之后的孩子,知道嫡庶之别后,私下里还是会喊生母“阿娘”,宇文维新的母亲陈媗,对人参的功效深信不疑。

宇文温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说什么“科学”,点点头,答道:“人参能安神定魂,滋补身体,延年益寿应该是可以的,至于起死回生....世间可没有长生不老之人。”

“那,那些得道高僧和道长呢?”

“人家只是年纪大,气色好,至于什么活了数百年,呵呵,可有户籍凭证?总不能他说活了多少岁,就活了多少岁吧。”

宇文温时刻不忘给儿子灌输“科学思想”,“反迷信”:“江湖术士的骗术,你们也知道了不少,道理都是一样的,什么长生不老,都是扯谈。”

宇文维新的问题依旧有不少,譬如人参是不是会成精,据说挖人参得先用红绳将其茎拴住等等,宇文温对此都一一作了解答。

当然,为了维持人参的神秘性,他都会说即便没有实证,都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见着夜色已深,宇文温让儿子早些休息,起身离开,向自己寝宫而去,陈媗交代儿子几句后,快步赶来,两人走在灯火阑珊的小路上,边走边谈。

宇文温吩咐道:“人参这东西,不要供成神药,该用就用,莫要囤积太多。”

“可是,这许多名贵人参,总不能切片泡茶呀。”

“那你斟酌着办,实在吃不下,我与皇后说,多送些出去。”

“那...这人参,真就没有太多功效么?”陈媗极其相信人参的药效,但见着宇文温不置可否,立场有些动摇。

“这个嘛,说不清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宇文温的话,让陈媗心中稍定。

陈媗如今分管库房,其中包括药材,当然这分管指的主要是管账,不过陈媗名下也有不少人参,主要是送给自己母亲,以防不时之需。

而宇文温觉得人参这种药材没必要储存太多,因为即便人参有奇效,也不可能起死回生,囤积多了没用,还不如适当“变现”。

人参的功效,即便是在后世也争议颇多,宇文温不是什么专家,不好妄下断言,但人参作为滋补品想来是没错的,所以认为该吃就得吃。

更何况,每年从辽东运来的人参,真的太多了,总是当宝贝一般珍藏,皇宫都快变成人参铺。

人参到底能不能起死回生,其实宇文温不关心,但他依旧把“辽参”的概念炒作起来,为的就是开发辽东。

要吸引百姓闯辽东,那辽东总得有一些高价值的特产,能给移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还得见效快,那么号称可以“起死回生”的人参,自然是少不了的。

只要挖到一支百年或者千年山参(号称),转手一卖就是数千贯甚至上万贯的收入,如此暴利行业,比淘金还要夸张,足以刺激百姓前往辽东碰运气。

宇文温觉得,如果“挖参热”能为开发辽东带来兴旺人气,极力鼓吹人参能气死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参几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